这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俄罗斯土耳其战争。
作为名副其实的世仇,历史上俄罗斯的前身沙俄帝国与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前后共进行了12次你死我活的较量,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盛极而衰以及沙俄的不断膨胀俄罗斯土耳其战争。
虽然今天的俄罗斯与土耳其开始有了化干戈为玉帛的迹象俄罗斯土耳其战争,而且双方还有了“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S-400导弹防御系统交易等融洽的局面,但隐藏在骨子里的对立和仇恨却终归无法消弭。
而这种仇恨产生的根源,在于俄罗斯与土耳其各自的地缘环境以及不同的国策俄罗斯土耳其战争。
在沙俄帝国崛起之前,俄罗斯从13世纪被蒙古统治了250多年,这250多年时间让俄罗斯彻底成为西欧国家眼中的“白皮鞑靼人”,简称蛮夷俄罗斯土耳其战争。而俄罗斯“蛮夷”的特征之一,就是继承了蒙古的扩张传统,形成了“噬土成性”的民族特性。
但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西方梦,双头鹰虽然望向东西两个方向,但“高贵”的西欧人无疑更让俄罗斯心驰神往。在始终不被接受的情况下,俄罗斯开始剑走偏锋。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这个延续了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终于寿终正寝。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末代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被罗马教廷收留,为抵御奥斯曼帝国向欧洲的扩张,罗马教廷将索菲亚许配给俄罗斯大公伊凡三世,从此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将东正教奉为俄罗斯国教。
随后的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
因为俄罗斯自诩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所以自然和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奥斯曼帝国成为不共戴天的世仇。
俄国建立后,开始疯狂向外扩张,先后将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等地纳入版图,与占据了巴尔干半岛、黑海周边、高加索等地区的奥斯曼帝国产生了激烈冲突。
1654年,俄罗斯与东乌克兰合并,随后土耳其在1676年入侵乌克兰,第一次俄土战争爆发。
其后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共进行了12次战争,双方都堵上了各自的国运,而奥斯曼帝国也终于一蹶不振。
对于俄罗斯而言,虽然国土很大,但却几乎没有优良出海口,黑海虽好,但却被土耳其控制的土耳其海峡严密控制,所以俄罗斯在多次俄土战争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夺取土耳其海峡,控制进出黑海的咽喉要道。但将触角伸向地中海的俄罗斯无疑严重损害了西欧列强在地中海、中东和北非的权益,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1853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就是英法等欧洲列强干涉的结果。而这场战争也使得俄罗斯元气大伤,自击败拿破仑之后积攒的威望也烟消云散,昔日的欧洲宪兵不得不步履蹒跚地开始农奴制改革。
但俄罗斯终归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在控制了黑海北岸的乌克兰,同时在二战后依靠铁蹄“解放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并建立起共产主义政权后,作为超级大国领袖的斯大林依然在试图颠覆土耳其,彻底控制土耳其海峡。
而这样的计划,终归因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而作罢,俄罗斯依然被困在黑海。
而奥斯曼帝国虽然在一次次战争中被打得头破血流,尤其是一战期间几乎打到亡国灭种的边缘,但因为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努力,土耳其重新夺回了大片领土,尤其再度完全控制了土耳其海峡,这就使得土耳其有了极大的战略价值。
正因为如此,尽管欧盟始终以土耳其穆斯林化为理由拒绝土耳其加入欧盟,但北约则始终不敢对土耳其怎么样,毕竟一旦土耳其倒向俄罗斯,黑海门户洞开,西方国家围堵俄罗斯的计划必将功亏一篑。
所以土耳其也有了待价而沽的资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甚至拿扣留核武器威胁美国,嚣张程度不亚于卡扎菲。
作为土耳其的现代苏丹,埃尔多安在执掌了土耳其十多年后,终于开始走上反世俗化的路线,而这无疑使土耳其融入西方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埃尔多安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要的是一个以安卡拉为中心的泛突厥联盟,而这个嚣张的联盟,不仅包含了高加索、中亚和俄罗斯南部等广大地区,更囊括了新疆,这自然令俄罗斯怒不可遏。
要知道,即便没有侵犯俄罗斯的土地,埃尔多安这个联盟对高加索和中亚的声索也严重侵犯了俄罗斯的权益,因为俄罗斯大国复兴的关键,就在于高加索和中亚,所以双方自然也是势同水火。
当前的土耳其,为增加对抗西方的筹码,不惜和俄罗斯交好;而俄罗斯为了对抗西方,也和土耳其寻求缓和,但双方难以调和的矛盾,必然会随着国际关系的瞬息万变而随时一触即发。
所以,俄罗斯和个土耳其的宿敌关系,是不可能转圜的,而两国的对立甚至战争也从来没有停止。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我是静夜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