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漏洞就是韩冰绝不可能是特务,剧中的韩冰是1931年在江西参加红军的,那个年代参加红军肯定是从底层开始奋斗的,且不说经历过五次反围剿有多么残酷,走过万里长征的红军战士,从出发时的八万六千多人,走到陕北的时候仅仅剩下六千多人,走到陕北的女性仅仅只有30人,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如果派遣特务要从这么低级的层面开始奋斗十几年,最后能够活着到陕北的能有几个风筝剧情?而且还是女性,这可能吗?而且1931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军统”,戴笠也不是特务机构的负责人,即使是真的特务从1931年参加到革命队伍中,在这个革命的熔炉中熏陶这么多年,也会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
韩冰从五十年代初期就被隔离审查,一直到文革结束,按理来说,跟她联系或者说是为她服务的特务组织,为了避险也会斩断跟她的联系,那么马小五去香港的情报和韩冰丈夫包里的文件她是怎么传出去的风筝剧情?
《风筝》最后的结局也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郑耀先看着韩冰在自己面前自杀,是一个特别不圆满的结局,韩冰不管是作为特嫌还是因为冤假错案,她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牢狱之灾,不管她是为了自己效忠的信仰还是因为遭到错误的关押,她到了满头白发的时候还是孑然一身,连个孩子都没有,她已经用自己的一生来偿还了,无论如何都应该放她一码了,我们跟台湾,跟国民党都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为什么不能让她善终呢风筝剧情?
已经看完了未删减版的全集,对以前的诸多费解之处都有了深刻理解,但到现在唯有一点不明的是,袁农是如何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能够坚持地下工作这么多年的风筝剧情。
《风筝》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尽管长达5年没过审,可一旦放飞,顿时引来赞赏无数,尽管是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两台联播,但两台都是长时间占据同时段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前两位,可见观众对这部剧的喜爱程度风筝剧情。
本剧看到现在,恐怕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袁农这个人物,简直可以用“刚愎自负、愚蠢无脑”几个字来形容,可以说他的存在像神一样,不知道当初为什么派了这样一个人去领导重庆的地下工作。
先说第一件。他派人装病去陆汉卿那里进行秘密联络,大家都知道陆汉卿表面上是行医的郎中,所以你怎么也得派个病恹恹的人去吧,这样可以迷惑敌人,但袁农却派了个身强力壮的人前去,连陆汉卿私底下都骂他愚蠢。
再说第二件。袁农要派游击队除掉六哥郑耀先,事先跟陆汉卿通报时,陆汉卿当然极力反对,因为他知道郑耀先是自己人,但又不能明白地告诉给袁农。为了阻止他,陆汉卿只好搬出纪律规定来告诫,但谁知这货却置纪律要求于不顾,一意孤行,差点让郑耀先死在自己人手里,还白白害了三个游击队员丧命。
接着说第三件。戴笠派江心跟随郑耀先去延 安,江心看到那张全家福照片后,不顾纪律,冒险约见袁农,袁农先是告诫江心喜怒不要形于色,注意肢体动作,可说到激动处,自己竟然也控制不住情绪了,这是一个成熟地下工作领导者应有的素质?还有,袁农叮嘱江心一定要趁这次延 安之行干掉郑耀先,这么大的事,而且郑耀先还是去我方根据地延 安,竟然不请示就私自做主?要江心这么一个弱女子伺机干掉赫赫有名的大特 务头子,袁农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
还得说第四件。和谈破裂,特务第二天就要对重庆的地下组织展开大屠杀,郑耀先冒死送去情报,让他们马上撤离,袁农这厮不动脑子,只是一味地怀疑情报来源的真实性,认为送情报的人是在忽悠他。和谈破裂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袁农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破裂,那么下一步敌人可能采取什么行动这还用想吗?唯一能有侥幸想法的是,敌人可能还不知道他这个秘密联络点,但既然有人已经把情报送到这里来了,敌人还会不知道吗?
别的还有槽点,就不一一列举了,客观地说,袁农是个无比坚定的革 命者,这个角色能演绎的让人生气让人恨,演员曹克难功不可没,但是,像这么一个“刚愎自负、愚蠢无脑”的人物我们怎么会让他长期负责地 下工作呢?要么是上级看走了眼,要么就是编剧编走了眼,你说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