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我来回答你吴怀先。
中国现在流行的做法叫抱养或者收养,甚至,是受西方的影响,也就是说,没有啥血缘与家族利益讲究,纯粹是喜欢孩子,或者是出于爱心公益,从孤儿院吴怀先、教堂或者民政机构接收孩子。但中国古代,不是这样的,民间叫过继,文化点叫立嗣,大都在家族内部展开,牵涉到血缘与财产继承,它就讲究多了。
立嗣是中国传统的继承制度——宗祧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宗祧与立嗣,在周礼中有详尽的描述。周时还是局限于大宗,也就是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大夫与士之贵族阶层等领域,封建结束,秦汉之后,它就渗透到了民间,并逐渐积淀为顽强的社会法俗。家国同构,上至统治者,下至庶民百姓,统统认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话,那么家之大事,就在祀了,或者换个说法,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上以事宗庙,就是男性继承人的祭祀义务(古代女人不得上坟的)吴怀先;下以继后世,就是男性继承人一代一代的生子义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有男性后代,才有人祭祀祖先,烧香上坟;自己实在生不出来,或者生出来了中途夭折,那么,都要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按血缘关系的远近,选择应继之人,这叫立亲;可以按喜欢程度,择喜爱之人,这叫立爱;可以按品行,择优秀接班人,这叫立贤。象我们河南民间一些地方,曾有这样的规矩,弟兄两个,如果老二生了儿子,老大没有,哪怕老二只有一个儿子,也得过继给老大家。这叫长门长房不能绝嗣。
立嗣,作为宗祧制度的重要一环,如果说在西周是宗法制度,秦汉是社会习俗的话,那么到唐朝就诉诸法律条文了。到了清朝,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条款,地方官手里更是层出不穷的判例断案。历史与现实中,我们更是可以找到诸多的例子:同治皇帝死后,慈禧太后选择的皇嗣子光绪是她老公咸丰皇帝的侄儿、她儿子同治皇帝的堂弟吴怀先;鼎鼎大名的袁世凯,本是他爹袁保中的第四子,袁保中的弟弟袁保庆无子,遂把袁世凯过继为嗣子。
若是寡妇立嗣吴怀先,更讲究。中国传统,寡妇不得再嫁。女人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所以,象周莹这样的寡妇,更得过继一个儿子了,而官府与民间,从政策与习俗上,给予各种保护。立亲,立贤,立爱,任由你选。
吴家起初是东西中北四大院,人称吴户老四门;后来由东院洐生出一个南院,由北院洐生出一个西巷子,人称吴户小六门。按亲缘,周莹应该按最亲的支系从南院抱养一个,但她不喜欢南院的孩子,选的是中院的,两岁的怀先。
如果寡妇穷,候选人会不情愿;如果寡妇是富婆,候选人会打成一片。周莹是后者,和南院打了多年的官司,买通官府,以“择贤立爱”为由,又给中院1万两银子,才抱了吴怀先。
电视剧中,是五个候选人一共进行三场比赛,表面上是立贤,也就是挑选最优秀的,实际上是挑自己认为最合适的。
比如那个最大的,再优秀,也没人愿意挑。两个原因。一是你大了,知道这边不是亲娘,再怎么养你,你也不跟养娘亲。二是,政府与民间不见得认同。清朝的寡妇立嗣是法、理、情,什么都考虑到了。
比如同样是光绪年间,江西一个23岁的寡妇,想立一个19岁的侄儿为嗣子,但是地方官就不给她判,理由是,嗣子嗣母两个年纪相当,“假其家庭之内,落寞自处,不足以承寡母之欢颜;假其定省温清之节一一无违,亲爱殊常,反足以动旁人之物议。此非善全之道也”。 一句话,嗣子不搭理嗣娘,嗣娘要嗣子干嘛呢?可是嗣子对嗣娘亲热,这两人的年纪也不是个事儿,不宜哪。于是让她重新选定嗣子,以避免招人物议的情况出现。直到今天,这种法理人情,还在中国的抱养制度中体现着呢。比如单身男人要想抱养一个闺女,收养法第九条专门规定:“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如果说现在这个规定是保护女童的,那么清朝地方官的这个判案,就是保护寡妇的。嗣子可不是随便立的,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历史上的周莹,挑的吴怀先当时才两岁。这个太好理解了。跟我们现在一样,有些人抱养孩子,要求不超过五岁。一是自己养大的才亲,二是孩子太大就记事了,永远记得你不是亲娘,以后容易有矛盾。问题是,吴怀先后来跟周莹也不亲,生前娘俩还打官司,死后,养子也没把养母葬祖坟里。堪可哀也。
8月30日,以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清末咸阳土生土长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人生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开播,全国各地的影迷及旅游爱好者不免会对剧中女主人公周莹充满好奇。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了解周莹及其庄园的前世今生……
剧中的江湖少女,其实是大家闺秀
8月30日,由丁黑执导,孙俪、陈晓领衔主演的年代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开播。电视剧中的江湖少女周莹,到底是怎样一位女性?
周莹一身江湖气?娘家夫家都是红顶商人
荧屏中,周莹被输光钱财的养父周老四卖到沈家当丫头,逃跑时躲进吴家东院大少爷吴聘的轿中,因颇具商业头脑而得到了吴聘父亲吴蔚文的赏识,被获许留在吴家。
三原县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陶赞说,现实中的周莹出生于现在的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太爷爷是巨商、刑部员外郎周梅村,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周莹重孙女吴国华也表示,周吴两家本就是世交。
影片中的吴家家大业大,少爷吴聘是五品同知。据泾阳籍作家庞曼介绍,现实中的吴蔚文和吴聘也确实亦官亦商,吴蔚文是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曾任湖北后补道台、山西宁武知府等职,同时,他凭借办理淮盐盐务掌握数百盐引之便,在扬州设立盐务总号“裕隆全”,各地设立分号,一年就有数百万两银子收入,是远近闻名的大盐商;周莹丈夫吴聘则是资政大夫,官至正二品,比他父亲还高一级。
这样看来,周莹并非影片中沈夫人口中的一身“江湖气”,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家闺秀。只不过,这位大家闺秀嫁给丈夫不久后便守了寡,独自撑起吴氏家业。
为“冲喜”嫁吴聘?吴家后人辟谣
影片中,吴聘生病,周莹为给吴聘“冲喜”而嫁给了他,那么,现实中身为大家闺秀的周莹又是如何嫁入吴府的?
在泾阳有这样的传说,周莹父母早逝,由其兄嫂抚养长大,17岁时由兄嫂做主嫁给重病缠身的吴聘“冲喜”。陶赞则称,周莹年幼就被指定了婚姻,丈夫成年重病缠身,成亲后不久便去世了。
然而,周莹后人吴国华特意对此辟谣。她说,周莹原来的墓志铭写着,吴聘和周莹结婚3年后,吴聘才去世。吴聘和周莹曾有过个女儿,不到一岁就夭折了,这在《吴宓日记》中有记载。吴国华说,吴聘在世时,周莹便过继了中院两岁的侄儿吴玉成做儿子,改名叫怀先,字念昔,也就是她的爷爷。因为思女心切,在吴怀先10岁时,周莹还收养了一个女儿,名叫秀翘。
“诚信”复兴吴家?原始资本和知人善任也必不可少
在一段预告片中,当学徒的周莹被教育经商要诚信经营。那么,在现实中,除了诚信经营外,造就一代陕西女首富周莹的还有哪些因素?
据吴国华介绍,吴聘去世后,因吴怀先年幼,周莹临危受命掌管吴家家业。此时吴家本身已有庞大的家业,但公公死后,吴家经营的商业逐渐衰落,然而仍有不少商号、店铺和资本。有原始资本做支撑,坚持诚信经营,同时周莹还知人善任、驾驭有方。她身边围绕着几十个能人谋事,其中尤以扬州总管罗天增与杨茂亭、王子绪、王幼农等人著称,他们个个多谋善断,经营有方。
周莹接手管理家务后,不久便使吴家重新兴旺起来,除了照常营业的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的淮盐外,先后又在湖北、上海、四川、甘肃、陕西设总号分店。各大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生意,南通北达连城一气。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
仿紫禁城建吴氏庄园,“安吴青训班”就设在此
据介绍,《那年花开月正圆》以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拍摄期间,剧组分别赴周莹家乡三原县的城隍庙和成就她商界传奇的地方泾阳安吴堡等地实地取景。
那么,周莹娘家和夫家的家院又是什么样的呢?
周家大院17院仅存1院,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
周家大院,位于三原县城西北鲁桥镇西南约4公里的孟店村。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嘉庆初年(1787~1798),距现在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陶赞介绍,周家原有房屋17院,当时在孟店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群号称“孟店周”。清同治十一年(1872)因战乱烧毁了十六院,现仅存1院,即现在的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该院为五进大院,占地面积3206平方米,建筑面积979.8平方米,在建筑特点上采用的是南北结合的建筑风格,座南朝北,进深71米,每进三五相间均有大门相隔,若敞开所有的中门,可一眼看到后楼,给人以清静幽雅之感,是陕西省独一无二的古民宅。
讲述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影视片,《那年花开月正圆》是第一部。然而,据陶赞介绍,在周家大院取景拍摄的片子有数十部之多,其中她所知道的有名的片子有张艺谋执导、巩俐和葛优主演的《活着》,王志文参演的《走出凯旋门》,陈道明主演的《桃花满天红》,赵雅芝主演的《雪娘》等。同时,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就在《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当日,就有剧组在周家大院取景拍摄。
吴氏庄园成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大量游客
据泾阳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李甜出示的资料记载,接管吴家家务后不久,周莹便使吴家又重新兴旺起来。据介绍,曾经泾阳城内山门角以西两边都是安吴式义堂的房产,有二十几院,占了半条街道。
周莹依靠其经营积累,大量购置地产,土地多达数百亩,主要集中在安吴堡周围,口镇以及冶峪河畔的寇家花园一代的土地,都是为其做活的男女工匠耕种。为彰显大气,她专门派人去京城查看紫禁城的格局,然后仿建了三进四合院,偏正共四院,称之为吴氏庄园,极尽奢华;在安吴堡东南二公里之遥的寇家村还修了一座花园,园中亭台楼榭,曲折游廊,假山鱼池,还修有温室暖房……
吴国华说,周莹过继了她的爷爷吴怀先为子。吴怀先继承周莹家业一生经商。吴氏庄园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剩下了中间的一院,其他的都分给了其他人。剩下的那一院曾作“安吴青训班”,全国各地去往延安的热血青年都需要先到此地参加政治、军事培训。青训班的学员最多时达到1500余人,胡乔木、刘瑞龙曾在此工作。因为青训班,吴氏庄园剩下的一院成了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大量的游客。周莹曾经听戏的迎祥宫,在2010年拍摄电影《白鹿原》时再次吼起了秦腔……
周莹重孙女、《那年花开月正圆》总顾问、出品人吴国华讲述电视剧背后的故事
筹备到播出五六年:“孙俪是个有美德的演员”
据了解,《那年花开月正圆》由咸阳市和北京华视娱乐集团等联合摄制,在前期策划阶段,咸阳市密切配合,积极推动,给予诸多支持。
剧本第一稿《大义秦商》出自周莹后人——重孙女吴国华。该剧的策划人之一、咸阳市委宣传部马宏说,“这部电视剧从最初筹划到现在播出,经历了五六年之久,编剧换了几波,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为了提高故事的趣味性和影片的观赏性,剧本经历四五稿,选用顶级创作团队,最终才确定苏晓苑女士为编剧。”目前这部剧正在热播,智能电视用户可打开当贝影视快搜来收看最新一集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