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比较好奇王一博属于,流量明星有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
虽然流量说一直存在王一博属于,但是,我对艺人的分类依然是演员,歌手,撑死了加个偶像。
这还是因为朴有天拿奖以后王一博属于,拿不到“演员”这个抬头,让我对“演员”的要求变高了。虽然他这辈子都拿不到了。
在这一时期,流量=偶像是我的理解,就是,没有正经专业,啥都干点的艺人王一博属于。
王一博属于啥都干点=偶像=流量王一博属于。
但是,这个公式对么?
到18年,朱一龙白宇被称为流量。
这俩科班诶!而且,属于除了演戏,其他都是副业,副业也几乎不干的那种。
白宇虽然当时在偶像剧里跑三到十八番,但是,他那时候也在《少帅》里从少年演到老年了,朱一龙此前的作品非常杂,偶像剧占比非常低——感觉刚刚涉足,就红了。
当时的说法是,因为没有代表作,所以,他们是流量。
你有代表作就意味着你有作品红了,并且你演的角色红了,红了=有流量,有了有流量的作品的演员≠流量。
这就诡异了呀!
带着这样的疑惑,进入了19年,然后,经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在进行中的黑历史和过去的黑历史的密集信息中,近来还有幸做了一回流量运营的受害者,大概搞清楚流量是什么了。
流量,就是粉丝经济,什么叫粉丝经济?就是艺人本身就是粉丝周边。他们不需要公众喜欢,甚至需要公众厌恶来孤立粉丝。
然后,非常直观的,让粉丝给他们花钱。
为什么从归国四子到火盆,大家都不喜欢流量明星,甚至有点讨厌,甚至非常讨厌,因为,流量的运作里就是招人讨厌。
流量明星有个特质就是出镜率特别低,这么说吧!归国四子最红的时候,他们四个长什么样子,我不知道。
我是到极挑知道的张艺兴,公开恋情很久以后知道的鹿晗,这还是因为他讲话和长相的反差,签儿是因为他和刘亦菲船戏那个片段,黄子韬是因为101看久了。
但是,他们的粉丝我很熟。
非常讨厌。
就是那种,你要不出警,我都不知道你家哥哥又出事了。
如果是在这个定义之下,我觉得,各家粉丝回家数数自己收藏的商务换取的人形立牌或者海报啥的。
你家哥哥最近一两年的出场率是不是比这些牌牌加一块儿还少?
艺人出场率低,很正常,需要沉淀啊!需要观察生活啊!甚至就是为了不让声名累害作品啊!
但那你出场率低,你还卖货,不虐粉,你怎么卖?
我还是那句话,艺人的主业是艺,代表作可遇不可求,但是,你得有作品。
那么,在这个定义下,王一博是不是流量明星,那我个人觉得,就王一博现在这个出场频率,厂家应该来不及出超额的人形立牌和海报。
所以,王一博只是一个偶像。
当然,这只是我最近的一个理解。总不能简单粗暴地说红的艺人就是流量吧!
只要公众审美上去,红的一定是实力派,人凭什么和火盆用一个定义啊?何况,这本来就不是个好词儿,有了火盆,更糟了而已。
一:首先就艺人来讲,
王一博他是流量明星,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就他爆火的原因是陈情令,但是陈情令是耽美剧,这并不是人民大众所认可的剧,其表达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所不同,他成为顶流的背后并没有好的作品的支撑。
而赵丽颖却是实力派演员,其出演的花千骨,陆贞传奇等一系列的电视剧,让人民大众早已熟知了她,并认可了她,大家亲切的称呼其为“颖宝”可见她受欢迎的程度。
二:粉丝的行为,
王一博的粉丝的疯狂大家的心知肚明,为了自家的明星疯狂“打榜”“四处开撕”“刷屏”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给自家的粉丝进行招黑,大粉带头撕,并煽动散粉,导致了明星及其粉丝的路人缘及其的差。
赵丽颖的粉丝还是比较理智的,在网上并没有太多的负面新闻,当然这次的粉丝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拉踩引战也是很不好的行为。
三:明星对待自家粉丝的态度,
王一博等明星对待自家的粉丝基本上都是放任不管,这是事实!对于自家的粉丝的行为不加以管理,而是放任;这也就导致了网络中抵制其的声音越来越大。
赵丽颖的态度则是积极管理自家的粉丝,23日工作室发声回应争论,呼吁粉丝以积极、正向的方式开展网络活动,共同维护网络文明。
这么一对比,高下立判。
四:矛盾,
在第一次搭戏的时候就有矛盾,二次搭戏的话,大概率又会产生矛盾,粉丝担心自家明星,所有做出了此类欠妥的做法。
五:最后,
我们作为一名网民,我们也要合理吃瓜,不要不明所以,做一名高素质的网民,净化网络环境,人人有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