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看了这个视频,我觉得孩的父母,打孩子做得太过分了,孩子毕竟是你亲生的骨肉,为什么舍得下的手打孩子呢颜艳红虐童事件?孩子犯了什么错误?

孩子让你打怕了,就是别人也舍不得打孩子,何况你们是亲生的父母,真是猪狗不如,简直是畜生颜艳红虐童事件。

小猫小狗生出的崽子也有亲情颜艳红虐童事件。你们做父母都有神经病吗?如果你不想养孩子,干嘛要生孩子?生了孩子就要好好的抚养孩子,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干嘛用暴力手段打孩子呢?

我的看法孩子的父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颜艳红虐童事件,判他个三年五年,孩子不能由它亲生父母抚养,如果孩子继续在父母身边,如果有一天,亲生父母把孩子打死,一条幼小的生命就凋谢了。

现在社会媒体也都知道这件事情颜艳红虐童事件,我想也有很好的办法安排解决这个孩子的以后的生活和住处,希望这个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成长,不要让这个孩子在心灵上在次受到创伤了。

大家请看视频链条。://m.toutiaoimg.cn/group/6638502994830705165/?iid=54257814569&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45688230&group_id=6638502994830705165

[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在公安机关调查结果公布之前,在事实没有公布之前,我不妄作结论,但视频里这样无底线的打骂摧残,恨不得致小女孩于死地的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女孩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往好的说,她从内心发奋要立志成才、快快长大、远离苦海。往坏的说,心中从小就积满怨恨,有朝一日,终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教育子女这一套我不懂,但这般毫无留情的毒打,怎么说也不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观。也许有人会说,这家人看上去生活条件艰苦,父母工作很辛苦,这位父亲还是个送外卖的,工作中必定遇到很多顾客谩骂刁难,可我想说的是,正因为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更应该明白教育小孩、立志成才、振兴家族的道理!

现实中,还有很多家庭的养儿观念深受传统思想束缚,重男轻女、不打不成才……殊不知,现在是21世纪,每一个小孩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老一辈那种打骂式教育已经落伍了。

无论如何,如此打骂自己的孩子,已经超出了日常的家庭教育范畴,公权力有必要及时介入,期待警方的调查!

说说近日的两起虐童案吧,一起是黑龙江佳木斯4岁女童被继母打进ICU,一起是彭州3岁女童疑被继母虐待致死。

颜艳红虐童事件:你怎么看待深圳父母虐童事件

这些案例触目惊心,特别是孩子所受的伤害,是很长时间都无法弥补的。佳木斯的4岁女童,一息尚存还有活下来的希望,而彭州女童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颜艳红虐童事件:你怎么看待深圳父母虐童事件

有些人天生自私,丑恶

颜艳红虐童事件:你怎么看待深圳父母虐童事件

我们经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往往忽略一件事情,有些恶,是天生就带来的。

比如上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校园霸凌,可能有些都不能被法律制裁,但是却实实在在的伤害了别人,也许有一天,那些伤害别人的人,看到某个感人的电影或者电视,他们也会流泪,但是这种人,骨子里却有一种自私的情结在里面。

两个继母,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伤害不谙世事的孩子,其实就是她们人性里的丑恶,被某个特定的事情给激发出来了。

你不能想到,一个光鲜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如此狠毒的心。

有一句话说得好,千万不要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那两个继母也是如此,她们人性中恶的因子,在看不见的地方总是被无限扩大。佳木斯那个虐打孩子的继母有一个儿子,她为什么不打自己的儿子,非要把拳头对准4岁的小女孩,这就是她人性里,又自私又罪恶的东西。

而彭州那个因为虐打导致女孩离世的继母,其职业还是一个幼师,这本身应该是一个高尚而具有爱心的职业,但是她却打死了女童。

她肯定不可能去幼儿园打别人的孩子,因为这是职业,而且她也不敢,那她为什么要把罪恶之手伸向无辜的女童呢,这就是她本性的恶劣了。

历史上很多这样的案子,都有利益纠葛

不知道两位继母虐待孩子,和家产有不有关系,历史上出过很多因为争夺家产而发生的虐待事件。

这个世界上熙熙攘攘的人,来来往往,要么为名,要么为利。

小时候听过一首歌,就是唱继母的,歌词里有这样一句,“小白菜地里黄,三两岁没了娘。”没有娘的孩子,后面的凄苦可想而知。

《明朝十大奇冤》之锦衣卫烈女奇冤,就是关于一个后妈想要儿子继承爵位,杀掉继子,冤枉继女的故事。当然结局很好,继母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当然现代社会这样的事情已经少了很多,但是并不代表不存在,针对这样的虐待事件,应该多一些保护孩子的法令,不要再有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了。

继母的手段都极其残忍,佳木斯女童,被烟头烫,被剪刀剪嘴唇,彭州女童在医院被检查出,颅骨多发骨折、双侧脑实质大片梗死改变等等。

这些残忍的手段,无法一一赘述,也许我们叙述这件事时,只是用冷冰冰的文字表达着事件的过程,可是谁能感受到孩子曾经经历的恐惧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