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点点文史萧燕燕历史原型,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萧燕燕历史原型:萧太后萧绰和历史上的政治女强人们相比有何自己的独特之处

前言宋太宗赵光义在高粱河之战后,整整纠结了七年。七年后,他等来了一个机会——辽国辽景宗耶律贤病故。辽国继位的是一个12岁的小皇帝,执政的是小皇帝的母后——萧太后。辽国此时是一个母寡子弱的政局。这个政局对于宋太宗来说是一个机遇。故此,宋太宗就抓住这个机遇,想要北伐幽州。

萧燕燕历史原型:萧太后萧绰和历史上的政治女强人们相比有何自己的独特之处

然而,他遇到了一个他最意想不到的对手,一个不简单的女人——萧太后。同历史上其他女强人相比,萧太后有着她的不寻常之处。

萧燕燕历史原型:萧太后萧绰和历史上的政治女强人们相比有何自己的独特之处

耶律贤病故,萧太后萧绰掌握辽国大权辽乾亨四年九月,35岁的辽景宗耶律贤在外出打猎的时候病死在了行在,他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继位,他的母亲萧绰摄政,此时的萧绰30岁。

萧燕燕历史原型:萧太后萧绰和历史上的政治女强人们相比有何自己的独特之处

一个12岁的小皇帝,加上一个30岁的太后,就是此时辽国的实情。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周世宗去世后的情形,一个20多岁的符太后和一个8岁的柴宗训。

萧燕燕历史原型:萧太后萧绰和历史上的政治女强人们相比有何自己的独特之处

新老皇帝交替的时期往往是政局最微妙的时期。

萧燕燕历史原型:萧太后萧绰和历史上的政治女强人们相比有何自己的独特之处

《契丹国志》:“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皇子幼稚,内外震恐。”

然,事实并不是像宋太宗想象的那样,虽然12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不是一个可怕的政治对手,但摄政的萧太后确实一个不简单的人。萧太后,萧燕燕,一个不寻常的女人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萧燕燕。她所出身的家庭是一个政治世家。她的父亲是辽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萧思温在辽国是一个非常有权力的人。正是因为这个背景,萧燕燕才做了辽景宗的皇后。而萧燕燕本身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

(一)懂政治,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

萧燕燕的从政经验早就娴熟于心了。首先,跟着她的丈夫辽景宗学的。辽景宗继位的时候,政局不稳,她是亲眼看到他的丈夫是怎么样摆平政坛动荡的,辽景宗那一套一套的办法,她都全看会了。其次,亲身实践而来。虽然辽景宗是皇帝,但是他不能主政,因为辽景宗一直有病。《辽史》载:“(辽景宗)幼染伤寒,未能尽愈。”辽景宗从小就落了伤寒这个病,一直没好。而且是病到不能处理朝政,所以萧燕燕嫁给辽景宗以后,就代替他处理国政。

对于政治,萧燕燕不仅是耳闻目睹,而且是亲自操作,亲自“下厨”了。(二)迅速完成了政权交接

萧燕燕以她老到的政治手段,迅速地完成了政权的交接,而且稳定了辽国的政局。为此,她做了三件事。

1)未雨绸缪,解决继位问题

萧太后和他的宠臣韩德让商量好,趁着辽景宗还有一口气,先下一道圣旨,让所有掌握兵权的诸王待在自己家里,夺了他们的兵权。再者,以皇帝的名义召诸侯王的妻子进宫扣为人质。等到辽景宗一咽气,所有的事情都解决完了。于是萧燕燕便召集所有大臣,颁布先帝遗命,推举梁王耶律隆绪为帝。

从这来看,萧燕燕是非常的英明,未雨绸缪解决了继位的问题,如此也就名正言顺了,便以太后掌国政。

2)千头万绪,抓住了核心问题

在当时那样的一个局面之下,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诸王势力强大,一个是边防问题。诸王的问题,萧燕燕是通过削兵权,扣诸王老婆为人质,很完美地解决了。而边防问题,她同韩德让一起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3)头脑清醒,解决关键问题软硬兼施

强硬的问题就是削弱诸王的兵权,软的措施就是在朝堂之上演了一段小品,公然哭弱。主角是萧燕燕,韩德让和皇室宗亲耶律斜轸是配角。萧燕燕在朝堂之上放声痛哭,说她老公死了,她又年轻不懂事,孩子又小,她没有依靠,不知道怎么办。此举,把诸侯王和众大臣全吓着了,不知道她要玩什么。这个时候,就走出了两个人,要英雄救美。《辽史》:“信任臣等,何虑之有。”您就信任我们两个人,不要有任何顾虑。

韩德让和耶律斜轸两人明确表示效忠萧燕燕,支持新皇上。这让其他的人不敢有想法了,因为这两个人势力太大。

从这三件事情上来看,萧燕燕虽然是个年轻的女人,但她却是一个女政治家,在政治上她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人物。萧太后的“三驾马车”在政权交接的关键时刻,萧太后明白此时此刻任何一点失误都将是悲剧性的,类似的教训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为了稳定朝中大局,让12岁的儿子顺利继位,她把宝押在了韩德让和耶律斜轸这两个人身上,同时重用耶律休哥这个有勇有谋的契丹皇族。

韩德让

作为汉人的韩德让为什么那么有势力呢?韩德让的祖父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契丹人抓去了。后来不知怎么地就跟当时皇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的家族攀上了关系。因此,深得耶律阿保机的信任,于是韩德让的家族便一跃成为了当时辽国最有权势的一个汉族的贵族家庭,一直延续至今。

耶律斜轸

耶律斜轸是皇族成员,他得到了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的欣赏,萧思温把他推荐给耶律贤,耶律贤也是信任他,就让耶律斜轸娶了萧太后的亲侄女,等于他是萧太后的侄女婿。在耶律隆绪继位的时候,萧太后让耶律斜轸当着她的面和小皇帝结拜。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也是出身契丹皇族,他的祖父耶律释鲁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三伯父。耶律休哥对新皇是忠心耿耿。他不仅很有权势而且还是个军事奇才,在高粱河之战中,宋太宗就是拜他所赐,中了两箭。萧太后慧眼识英才,让他负责幽州地区的驻防。

韩德让,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这三个人,一个是在辽国最有权势的汉族贵族,另外二个都是辽国的皇族成员,并且都很有权势和能力。

萧太后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牢牢抓住了这三个人,让他们支持她,站在她这一边,以此来震慑群臣,谁要想再动她和小皇帝那没门儿。有了这三个人辅佐她,辽国的政局基本是稳定的,不会因为新朝刚立而使国内动荡。总结萧太后出身辽国政治世家,自小就耳闻目睹了辽国的政治。嫁给辽景宗以后,更是代替辽景宗主持朝政,亲自参与决议国家大事。这与历史上其他女强人(如宣太后,窦太后,武则天)相比,她占有独天得厚的优势。

另外,萧太后未雨绸缪,懂得笼络人心,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及韩德让这三个重臣,将辽国大权紧握在自己手里,开始了她长达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

更是在辽国战局不利的情况下,逼迫宋朝签订澶渊之盟,从大宋获得了大量的好处(大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

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一女强人。

我是点点文史,以上均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点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