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唐睿宗和安定思公主的妹妹,自小极受宠爱,为了不让她远嫁吐蕃,7岁时李治夫妇将送她到在宫中专门修建道观出家,道号就是“太平”,这就是她名字的来历令月公主。年长后介绍驸马薛绍,薛绍母亲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城阳公主,薛绍一表人才,年轻英俊。681年7月,太平公主举行了一场超豪华的婚礼,因婚车豪华宽大,最后把墙拆除才得以进门,盛况空前。太平公主连生了四子,相夫教子,生活幸福甜美。688年薛绍和太平公主被牵连进李贞、李冲父子谋反一事,薛绍被武则天扔到狱中活活饿死了。
武则天又为她选定自己堂侄武攸暨,但此时武攸暨已有妻室,武则天派人赐死其妻,二婚后太平公主行为放荡,大肆包养男宠,还与朝臣通奸,并将自己中意的男宠张昌宗进献给母亲武则天令月公主。
公元683年高宗李治病逝,武则天先后将二个儿子李显、李旦送上后又拉下皇位,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立武周王朝令月公主。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特别宠爱,认为她性格权谋手腕都类似自己,有意让她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决策,太平公主深受宫庭生活的熏陶、遇事沉着机敏,富于权变谋略, 因有母后武则天称帝的先例,太平公主也野心勃勃,对皇位虎视眈眈。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李显复辟为帝。李宪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为由,李隆基成为太子;太平公主暗地参与了政变,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食实封五千户,有权力开府,此时太平公主已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
唐中宗李显昏庸懦弱令月公主,大权操于他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之手。公元710年,韦后惊恐于唐中宗对她和安乐公主擅权跋扈的义愤,遂狠心用药饼鸩杀了中宗,立16岁的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摄政,改制为唐隆,欲学武则天称皇称帝,朝野哗然!
710年7月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令月公主,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继位。此时太平公主增加实封到万户,三个儿子皆封王,太平在朝中广树私党,前后七任宰相,有五人出太平门下,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升迁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朝野奏折可直报太平府,由太平提出裁决后交睿宗签署,软弱的睿宗哥哥李旦,完全成为妹妹太平的傀儡。
刚开始太平公主见李隆基年纪轻轻不以为意,后来见他英明神武,怕他日后尾大不掉,对自己专权不利,逐渐把矛头对准了隆基。一来散布流言,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当太子;二来派人监视李隆基,经常向李旦打小报告;三是有目的地聚拢朝中反对李隆基的力量,形成一个意图不轨的小集团。
712年,面对太平的专横擅权和步步进逼,睿宗逊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明皇。太平大为愤怒,玄宗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双方剑拔弩张,各自磨刀霍霍,暗藏杀机,均想置对方于死地。
公元713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本人被李隆基赐死在家。至此动荡不宁、暗流汹涌的吊诡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唐玄宗才得以掌握了全部大权。
太平公主为什么会败给李隆基呢?1、太平公主之败,在于不审时度势,女人当权放在封建社会男权夫权至上时代,人心里必不会容许。
2、太平公主空有野心而没有武则天的才能魄力,多是弄权勾结,少有为国为民之举,又碰到才能堪比李世民的李隆基,自然日暮途穷,走上末路。
3、李隆基身为太子时,二人为争皇位都早剑拔弩张,李隆基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太平公主反李隆基就是谋反,属名不正言不顺。而李隆基则名正言顺。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应该是我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也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面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武则天为了巩固政权,其使用了非常多的极端手段,甚至不惜害死了自己的两儿一女,这“三”都成了武则天登上权力之巅的牺牲品,着实让人胆寒,虽然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在绝对的权力的面前武则天可以说是心比石头还要硬。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究竟是什么原因武则天要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痛下杀手。
武则天在651年被李治从感业寺接进皇宫封为昭仪,此后武则天先后为李治生下四子二女:分别是长子李弘、长女安定思公主、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次女太平公主,这里并不包括李隆基!
首先我们来说武则天杀害的第一个儿子李弘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自小便被寄予厚望被封为太子,在李弘开始监国后处理政务的能力得到了父亲李治和朝臣们的一致认可,如无意外将来必登大典,只可惜李弘在他23岁的时候就突然暴毙了。
虽然正史上,说李弘是死于肺结核,因为我们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基本得了肺结核也就没救了。
但是普遍认可的说法还是:因为李弘不赞同自己母亲在王皇后和萧淑妃死后,将他们的女儿给囚禁起来的的做法,李弘为自己的两个姐姐求情,引发了武则天的不满,所以武则天秘密毒死了李弘。
被武则天逼死的儿子—次子李贤李贤—武则天所有子女中最有才华的儿子,李贤府中的慕客王勃更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
在李弘暴毙离世后,李治便立李贤为新一任的太子,他在监国后跟他的哥哥李贤一样处理政务的能力得到了父亲李治和朝臣们的一致认可,在无意外,那大唐的下一任天子非李贤莫属了。
但是李贤和武则天有矛盾,他对武则天干预朝政非常的不满意,所以引发了武则天不满的情绪,在武则天宠幸的术士明崇严被杀后,武则天查也不查直接认定就是李贤干的。所以便在武则天的怂恿和吹枕边风下李治将李贤贬为平民,流放至巴州。
在后来武则天已经完全把握了整个大唐的朝政,仍不放心远在巴州的李贤,便派丘神勣去巴州监视李贤的一举一动,但是等丘神勣到了巴州后什么也没说就逼着李贤自尽了,李贤走的时候才30岁啊。
其实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是武则天也好或者是其他人谁都一样。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武则天便不再是一位母亲,在那至尊皇位的面前亲情真的不算什么了,最是无情帝王家你怎么认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