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的鱼类种群生存与两方面紧密相连江豚宝宝长江戏水:一个是工业污染的影响,一个就是渔民的过度捕捞。
长江从2000年左右的时候起就鱼类数量大量减少江豚宝宝长江戏水,实际上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渔民的捕鱼的收获都是飞快地减少的。记得小时候在江边的集市还能看到像猪肉一样挂起来分割售卖的大鱼,而后来根本就没有见到了。
对于捕鱼的减少江豚宝宝长江戏水,渔民提升捕捞手段,绝户网、电鱼、毒鱼……种种手段下来,长江支、干流都近“无鱼”。
过度捕捞就是长江鱼类减少的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因素江豚宝宝长江戏水。“活化石”白鳍豚的灭绝就是如此。
3D打印白鳍豚琪琪
或许以后咱们的孩子就只能看到这种3D打印出来的白鳍豚了江豚宝宝长江戏水。
2020年时,十年禁渔,近期多有关于“江猪”现身的报道。江猪就是江豚,是现在长江中仅有的哺乳动物了,被称为“水中的微笑精灵”。
江猪的微笑
当然,事情也不是那么乐观,“江猪”的寿命是20年,两年时间还不足以改变太多。江豚是以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为食物,江豚数量的变化直接说明这些鱼类的数量肯定是增加了的。
这说明禁渔措施对长江生态的恢复是有效果的。
就禁渔本身对民众而言,食用水产大多数都是养殖的,长江流域水产本身只占食用鱼类的0.12%,当时的渔民本身大多属于无鱼可打,入不敷出的状态。禁渔倒是促进了这些渔民迈入新生活,从某种角度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生态恢复对人类益处良多。十年禁渔希望能让长江的更多濒临灭绝,稀少的物种能够休养生息,恢复。
如果禁渔能让母亲河水清鱼美,物种多样繁衍,想必禁渔十年甚至更长都是值得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