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李春平赫本:
李春平先生魔幻般的传奇人生李春平赫本,在国内几乎是家喻户晓。跌宕起伏的人生,比小说家撰写的还精彩。
但是我从一开始就颇为质疑李春平赫本,如果事情如李先生所说的那样,他和那位世界著名的电影明星举办的轰动纽约的豪华婚礼,怎么可能被如此严密地封锁,至今也无人能够确切地说明这位电影明星的真实姓名。
我曾经拜托几位已经在美国定居多年的朋友,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李春平赫本。但是我被告知,找不到任何可信的资料。
我想,美国基本上还是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家,连前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都被揭的底儿掉李春平赫本。一位著名女明星不大可能一手遮天,把她的“隐私八卦”新闻,严密地封冻起来。
网上有传闻,说李先生是在美国。因为洗钱的事情,得罪了黑社会,只得回到中国避难。此传闻似乎也经不起推敲。
李春平先生在中国确实做了大量的慈善事业,我深深为之赞叹。
如果朋友们有更为确凿的信息,还请跟帖指教。
怎样的人生称得上是传奇?
毛主席的人生,就是一部大写的传奇。
毛主席生在湖南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谁能想到,这样的一个农家孩子,能够走出大山,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5亿中国人的命运。
毛主席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写的传奇,是一连串的传奇。
第一个传奇,毛主席因为表哥的一句话,坚决出去读书!和所有的青年人一样,17岁的毛主席并不喜欢韶山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他希望能到湘潭去,到长沙去,那里有广阔天地。父亲准备让他当米行伙计,将来子承父业,毛主席同意了。可是,刚从外面回来的表哥文运昌,给他讲了外面的世界,还给他介绍了新派的东山学校。毛主席动心了,他要读书!
父亲反对,毛主席就找来很多亲戚来说项,父亲最终同意。毛主席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第二个传奇,毛主席因为一段演讲,投笔从戎,参军入伍!毛主席在东山小学,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全部课程,老师们一致同意让他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可是在湘乡中学仅仅一个月,辛亥革命爆发,一个革命军人来到学校演讲,毛主席深受影响,当时就决定投笔从戎,翻出学校院墙,参加了湖南新军。
当时,大多数中学生会参加学生军,毛主席看不上学生军,他参加了正规军。在湖南新军,毛主席各项训练十分优秀,并且用自己读书写字的能力帮助了很多人,同时对民国军队有了深刻了解。
毛主席投笔从戎的经历虽然是有6个月,可是对后来的武装斗争思想很有影响。正是当初的经历,让毛主席能够提出“官兵平等”“军民一致”“军事民主”等思想,建立战无不胜的人民子弟兵。
第三个传奇,毛主席因为一则广告,进入湖南一师,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毛主席退伍后,在长沙图书馆自学近一年,每天读报看书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一年后,父亲不再提供自学机会,毛主席在报纸上看到了湖南第四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于是他报考了湖南四师,后来并入湖南一师。
在湖南一师,毛主席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等,毕业后,他们成立了“新民学会”,后来成了中共湖南党组织的基础。
第四个传奇,毛主席因为一场重病,放弃留洋机会,成为最了解中国的人!新民学会的大部分会员,准备出国留学,毛主席选择了留下。毛主席的说法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母亲病重,需要照顾,另一个版本则是他对蔡和森说要总结历史经验广做社会调查。其实这两个版本其实是一回事。
当别人都在德国、法国留学时,毛主席在北京、湖南、上海等地从事社会活动,期间上山下乡广做社会调查,还曾在图书馆阅读学习,自己也开文化书店,办《湘江品论》。毛主席的这些见闻和实践,让他成了那个时代最了解中国国情的人。
第五个传奇,毛主席因为一场谈话,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五四运动和湖南的“驱张运动”取得胜利,毛主席从北京返回长沙,路过上海时,他们有了关键性的第三次会面。毛主席和陈独秀促膝长谈、通宵达旦。从这时起,毛主席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按照陈独秀的安排,毛主席开始在湖南组建共产主义小组。
毛主席身上,还发生了很多传奇故事,其实毛主席的传奇,更是中华民族的传奇。
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