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前来中国认亲高桥光,掀起“回国热潮”,但是有几分真心?
从1972年开始,中日逐渐开始邦交正常化,此时的日本军事上受到美国监管,政治上受到限制,但是经济实力却是亚洲第一,而且二战期间日本军队战斗力强大,周边国家都不是日本的对手,虽然战败,日本仍然自视为亚洲老大高桥光。
1995年日本经济达到巅峰,GDP达到美国的70%,在美国的一手策划下,日本迎来经济危机,房地产泡沫被挤碎,经济陷入长达20多年的停滞高桥光。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日本对待中国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对于国际地位被中国反超也逐渐习惯。
日本近几十年出现来中国“认祖归宗”的热潮,人数高达93万,难道日本人真的想要回归中国?日本人来中国,无非是一下原因高桥光。
一、日本地位低下:日本经济水平高高桥光,位居世界第三,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而且日本掌握了大量基础和核心技术,尤其是在电子、机床、材料等领域。但是日本地位低下,几乎是美国的殖民地,因此在日本经济威胁美国时,美国毫不犹豫让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反观中国是五常之一,拥有镇宅利器核武器,这让日本十分羡慕。
二、日本自然环境险恶: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在板块的挤压下,日本地震频发,每年有感地震上千次,平均每天3次,而且美国科学家称日本很可能会沉到马里亚纳海沟。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则安全的多,不仅地震极少,丝毫不会有沉入海底的危险。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这也是日本无法比拟的。
日本从来没有放弃入主中国的梦想,从唐朝到明朝,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为了入侵我国,至少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而中国掌握了核武器,日本靠武力入侵已经不可能成功,于是打亲情牌,企图以认亲的方式进入我国,如果日本人真的想要“认祖归宗”,又何必爆发二战?日本野心从未消失。
高桥是清在日本崛起中的重大贡献可以说无可替代,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桥是清是日本第20届首相、第7届日本银行总裁。在思想上积极主张对外扩张、在行动上为侵略战争效劳,是日本对外侵略的鼓吹者和身体力行者之一。
不过高桥是清发迹较晚,但是在进入日本银行之后却开始青云直上,在1899年担任日本银行副总裁,并且很快得到了施展的机会。
为了筹措足够的军费,2月24日,即战争刚开始2周,日本政府派遣日本银行副总裁高桥是清前往美国。表面上高桥是去美国进行“市场调查”,实际上是募集外债,指标是1亿日元。在送别高桥时,元老、原外务卿井上馨含泪对高桥说:“你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外债,军费问题无法解决,日本将遭灭顶之灾。”
但高桥是清非常出色得完成了前后五次募款任务,总共筹集了14亿日元的资金,并且通过这个办法成功割断了俄国的资金来源,迫使俄国在日俄经济战中遭到严重的失败,陷入了财政破产的困境。
1911年,58岁的高桥就任日本银行总裁。成为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主要决策人物之一。两年后山本权兵卫首次组阁时,他加入立宪政友会,接着以该党党员的身份入阁任大藏相。原敬组阁后,再次出任藏相,大力推行积极财政。
1921年1月,时任原敬内阁藏相的高桥在众议院进行财政政策演说时提到整顿军队计划,他说:"(计划)用陆军六年时间,海军用八年时间……",台下有人接下茬喊"不倒翁九年",引起哄堂大笑。这就是他被人们称为"不倒翁"的来历。
高桥蔵相 (左) 和斋藤内大臣1921年11月,首相原敬遇刺身亡,经西园寺公望与重臣、推荐高桥接任首相,藏相仍由高桥兼任,原内阁的全部成员全部保留,继续推行前内阁的施政方针。
但高桥因为主张削减军费开支,他还表示,一旦实现裁军,将把军费节之用于发展文教、水利事业。但高桥仅当了半年的首相,天皇就却把首相大印授给了加藤友三郎。
之后高桥多次担任大藏相,力主削减军费开支,与军部代表通晓论战,曾经一度压制了军方的意见。但此时的日本已经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最终导致被日本陆军激进派军官发动的"二·二六事件"夺去了这位稀世的财政政治家的生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