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饰演诸葛亮一角,是成功的唐国强资料。不但表演自然,而且神似。仿佛把我们带到二千年前的诸葛亮面前,看到了诸葛亮大智大勇,鞠躬尽瘁的感人形像。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从年青到老年,时间跨越几十年唐国强资料。无论表现未出矛庐时的潇洒飘逸,还是坐帐中军指挥千军万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雄姿,那羽扇纶巾,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把诸葛亮演义的淋漓尽致。
同时对诸葛亮的内心世界,也有深刻的揭示,如三顾矛庐时刘备态度的心里变化,表演的十分逼真,表现诸葛亮由拒绝到知遇,再到祟敬,决心帮助刘备干一番大事,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绝非村野山夫,是真正的卧龙出山唐国强资料。才搅得天下大乱,在群雄争霸中为刘备羸得一席之地,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再有空城计一折戏唐国强资料,诸葛亮身踞一座空城,面对城下司马懿的百万大军,镇定自若,抚琴弹曲,生生吓退了司马懿攻城大军。当演到诸葛亮慢慢的站起身,用手轻轻的抹去额前的冷汗,把诸葛亮成功与恐惧相矛盾心理表现真实的展现出来,令人信服。
唐国强饰演的晚年诸葛亮唐国强资料,更是崔人泪下,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表演的淋漓尽致,令人祟敬而唏嘘不己。
总之,我感觉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大气自然,毫无作做之感,让人看到了真实的诸葛亮一般,使人难忘。
俗话说:“熟能生巧。”唐国强演了那么多的皇帝,理应他演得更好才是。就像公司员工的资历一样。资历越高,代表水平也越高。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传说——唐国强所演角色覆盖着上下五千年。
百闻不如一见。
左起: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秦始皇、汉宣帝。
左起:诸葛亮、北魏太武帝、唐太宗、唐玄宗。
左起:唐德宗、宋仁宗、西夏王朝开国皇帝李元昊、成吉思汗。
左起: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
左起:皇太极、雍正。
陈道明演的皇帝其实也不少。
左起:咸丰皇帝、多尔衮、康熙皇帝。
左起: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秦始皇。
还有张国立。
左起:康熙、雍正、乾隆。
唐国强不仅饰演的皇帝多,而且他能让每一个皇帝都看起来有自己的特点。至少不会像陈道明一样,演了六位皇帝,单单造型就不存在差异:都是特别整齐的小胡子。你看陈道明演的咸丰皇帝,不就是康熙皇帝的感觉吗。
绝对的威严。
和绝对的威严。
可不是说:“陈道明演技不好。”千万千万不要误会。只是说在演不同皇帝的时候,都有着“康熙”的即视感。
除了《楚汉传奇》的刘邦。
陈道明演的刘邦,在最大程度上消磨了“康熙”的影子。哪怕一个眼神,都透着市井和邪气。
到底该怎么把握皇帝的角色?陈道明和唐国强有着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肯定是:敬业和专业。
不同点在细节:
陈道明塑造角色时,往往会从整体出发。有小说就从小说开始研究角色,有历史资料就从历史资料开始研究角色,然后再从剧本中研究角色。
剧本中的研究,又具体到“全部剧本”,也就是说:“不仅要看自己的剧本,还要看别人的剧本。”全面的分析角色,一定更利于表演。
至少不会在表演的时候手足无措。
显然,陈道明注重的是方法和节奏。讲究的是张弛有度。用角色的行为举止,来贴合角色的性格。
唐国强饰演皇帝时。他会带着顾虑。首先皇帝不能演得太平板。什么意思?就是说不能一味的演成一个好人或者坏人。要重点突出对社会积极的那一面。
他很注重留白。什么是留白?就是说在完成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时,要合理自然的停顿,给观众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精髓是抓住一个角色的心态。比如雍正这个人的孤独。
所以在演皇帝这件事上,有些“方法派”的陈道明,略逊一筹于“深入角色内心”的唐国强。
最后说一下张国立。
张国立饰演的皇帝,多少带着戏说的成分。整天不上朝,像偶像剧里的男主角,整天不务正业。这样的角色,即使演,也只能演出谈情说爱的感觉来。但优点在于接地气,十分亲切。
整体而言。演皇帝还是唐国强演得更好。陈道明演康熙演得最好。唐国强演雍正演得最好。张国立演康熙演得最有人情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