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空间站上装了26台发动机和平号空间站,其中有4台发动机保证不让空间站不掉下来。
空间站的运动速度并没有达到每秒7.9公里的速度。从理论上讲,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只要达到每秒7.9公里的速度就不会掉下,但通过空间站不会采用每秒7.9公里的速度,只是采用每秒7.8——7.9之间的速度。(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是每秒7.8公里)
原因是空间需要和很多航天器对接,对接的时候航天器会与空间站进行碰撞,而这个碰撞会导致空间站加速。一旦空间站加速的速度超过每秒7.9公里,就会脱离地球引力控制,飘向外太空。
由此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由于通过空间站的运动速度并不是一直保持7.9公里每秒,而是稍微低于这个速度。
但是空间站的运行速度一旦低于每秒7.9公里,就会被地球引力往下拉,由此空间站每天都会往下掉,国际空间站每天会往下掉100米——150米。
为了保证空间站不掉下来,每隔一段就是就会对空间站进行加速。由于空间站的运动速度是低于每秒7.9公里的,所有受到微重力影响,会往下掉。
其实除了微重力会导致空间站往下掉之外,稀薄的大气同样会对空间的运动速度进行减速,而空间站一旦速度降低,那么会加速往下掉。
为了保证空间站不会掉下来,由此在空间站上装上推进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空间站进行加速,通过加速来调整空间站的轨道高度。
当空间站速度每秒大于7.9公里时,空间站轨道就会变高。
中国空间站不会掉下来得益于4台轨道加速发动机。中国空间有26台发动机,其中有22台发动机是用于纠正飞行姿态的,只有4台发动机是用于轨道加速的。
中国空间站用于轨道加速的发动机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尔推进器,每台加速器的推力是800毫牛。别小看800毫牛的推动,在太空中没有引力、没有空气阻力,800毫牛的是非常大力气了,4台霍尔推进器每天只要启动几秒,就可以给空间站带来足够的速度,从而让空间站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另外说一下,中国空间站使用的霍尔推进器是电推的,不是使用化学燃料的,比当前国际空间站的推进器先进。
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区别在哪
主要区别是结构,空间站构造已有四代,三种结构:单舱(礼炮1~7,天空实验室、天宫1和2)、多舱积木式(和平号、未来中国空间站)、桁架式(国际空间站)。
美国当年有航天飞机,能把大型的桁架构件和各模组放在货舱里通过机械臂和太空行走进行装配,集中供电,各个舱段不需要再布置独立的动力、电力、散热系统,桁架结构提供了更宽阔的设备安装区域和观测条件,空间站也能做的很大,专用的大直径货运对接口可以更换整个实验机柜。
对于没有航天飞机的国家只能给各个舱段部件加上独立的动力和电力系统进行对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也存在太阳能电池板互相遮挡降低供电效率、空间局促容易与飞船碰撞、扩展能力受限等缺点 。
>>>
国际空间站是第四代的桁架结构空间站,目前质量420吨,长72米,宽108米,高20米,内部空间1200立方米,供电功率120千瓦,33个国际标准机柜和20个实验机柜,常驻6人,最多时9人。
截止2010年累计投入1551亿美元,其中美国1311亿,俄罗斯120亿,欧空局50亿,日本50亿,加拿大20亿。
国际空间站不是一直都是建成时的状态,也在不断的更新硬件和实验设备,俄罗斯还有个新实验舱还没发射上去呢。
设计寿命15年,最新的授权法案已决定至少会服役至2030年后。
国际空间站的组件清单
几乎全部是由航天飞机带上去并进行组装的
中国未来的空间站是第三代积木式结构空间站,基本版规模3舱66吨,最终版规模可达180吨,66吨规模时约110立方米活动空间,功率80~100千瓦,23个机柜,常驻3人,轮换时可供6人短期驻扎。
预计于2022年前后开始建造,设计寿命10年。
基本上所有新空间站的想象图都会对接上两个飞船,这样看上去会显得更大一些。
国际空间站经常同时停泊5艘飞船,相比于庞大的空间站主体,有没有飞船看不出什么区别了。当然,如果停泊的是航天飞机就不一样了
下图的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85吨(满载可达115吨)的航天飞机对接在120吨的空间站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