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李弘怎么死的。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同时建立了武周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特殊身世和成长经历,导致围绕她的谜团很多,“武则天女儿之死”就是其中之一。
唐朝武德七年(624年),武则天出生,他的父亲是唐朝应国公、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武士彟,母亲杨氏则出身于隋朝皇室。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召14岁的武则天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唐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即位,史称唐高宗。
武则天虽然依例进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之前就与唐高宗李治有旧,仍然藕断丝连。
这时,王皇后和萧淑妃正在后宫争宠,王皇后发现唐高宗喜欢他的庶母武则天后,就决定配合唐高宗召武则天还俗入宫,试图与她合作扳倒萧淑妃。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如愿将武则天接入宫中,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
唐朝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生下长子李弘,不久被拜为二品昭仪,备受唐高宗的恩宠。
让王皇后高兴的是,情敌萧淑妃失宠了,但失望的是,唐高宗一心都在武则天那边,并没有对她回心转意。
于是,王皇后和萧淑妃开始联手,竞相在唐高宗面前诋毁武则天,但唐高宗根本听不进去,反而进封武则天为宸妃。
而武则天此时已经不再满足于专宠,而是暗暗瞄上了皇后之位。
唐朝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又生下一个女儿,作为后宫之主,王皇后也去探视过这个小公主。
可没过几天,小公主突然去世,这让唐高宗和武则天都伤心不已。
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在跟随唐高宗祭拜昭陵途中,生下次子李贤。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后宫谣传王皇后和他的母亲柳氏行厌胜之术,唐高宗大怒,不仅将柳氏赶出皇宫,还想趁机废掉王皇后。
但是,以赵国公、太尉长孙无忌,河南公、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坚决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
同年十月,唐高宗还是颁下诏书,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唐朝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追封早夭的女儿为安定公主,谥号思。
由于安定思公主李氏死时,正值她的母亲武则天后宫斗争最激烈的时候,而且一年之后,武则天就当上了皇后,所以后世包括当时的很多人,都认为是武则天害死了安定思公主。
成书于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的《新唐书》中记载: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在这里,武则天杀女栽赃王皇后,就如同有监控录像记录下来一样,可谓绘声绘色。
成书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的《资治通鉴》,同样也有类似的记载:
“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虽然这里的字句与《新唐书》中有所出入,但也同样认为武则天杀女栽赃王皇后。
不过,悦史君通过深层次查阅,还是认为安定思公主绝非武则天所杀,而是因病早夭,具体缘由如下:
第一,《旧唐书》中没有类似记载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此时距离唐朝灭亡,仅仅过去38年,各种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旧唐书》中对安定思公主只有一句记载:“丁卯,长女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其卤簿鼓吹及供葬所须,并如亲王之制,于德业寺迁于崇敬寺。”
这里只是一个追封,没有关于安定思公主死因的任何描述。
第二,《唐会要》中没有类似记载
《唐会要》成书于北宋建隆二年(961),比《旧唐书》晚了16年。
《旧唐书》中对安定思公主的死因,有了第一次描述:“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但这里写的是“暴卒”,就是突然死亡,具体怎么死的,并没有展开说。
不过,死因写了是“王皇后杀之”,成了武则天晋升的一个阶梯。
显然,《旧唐书》和《唐会要》成书比较早,而且距离唐朝灭亡时间不久,为什么他们没有记载的事,距离唐朝灭亡已经150年开外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能够写得那么详细呢?
无他,武则天是女主当国,越到后面越被黑化,看看《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武则天的描写,就一目了然了。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唐高宗重振皇权的需要
唐高宗登基后,权力一直受到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限制,心中常常郁郁不得志。
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很强的女人,她和唐高宗一拍即合,唐高宗决定借“废王立武”的机会,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于是,虽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极力反对废后,但武则天私下接触了不少官员。
不久,中书舍人李义府第一个支持“废王立武”,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重赏。
随后,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纷纷请求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
唐高宗询问英国公、司空李勣时,李勣只说了一句话:“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于是,唐高宗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人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同时,褚遂良第一个遭到打击,被贬为潭州都督。
唐朝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再次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从此,唐高宗乾纲独断,真正掌握了大权。
因此,武则天这污名,实在是没来由,怪只怪她太有本事,当了女皇帝罢!
(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和评论,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