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成就霸业秦穆公称霸,如何成功的呢?关于这些历史问题大家有没有什么简介呢?下面小编跟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秦穆公成就霸业。秦穆公在位时,开拓疆土千余里,灭了许多小国。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代君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穆公的霸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秦穆公重视人才。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的哥哥秦成公死了,秦穆公顺利即位。当时的秦国与东方诸国相比,文化比较落后,而且人才奇缺,这与秦国的历史有关,秦国人是从西部戎狄转化过来的,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农耕生活是需要时间来学习的.
秦穆公求贤若渴,其中有一个著名的“五羖大夫”的故事。“五羖大夫”说的就是百里奚,百里奚之前是虞国的大夫,由于虞国被晋国灭了,百里奚不幸成了晋国的俘虏。晋国国君晋献公要和秦国结秦晋之好,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这个俘虏就被晋国选做“媵人”,也就是做了女方的嫁妆。
百里奚觉得没面子,堂堂一国大夫,竟然成了俘虏,成了人家嫁妆。于是趁人不注意,在去往秦国的路上溜了,结果跑到了楚国南阳一带,被人家抓住了,给人家养牛。
当秦穆公多方打听得知此事,设计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换了回来。百里奚见秦穆公态度十分诚恳,求贤若渴的样子,就和他进行了三天的长谈,秦穆公一听,了不得,这是个治理国家的大才,于是就委以重任,让百里奚料理秦国政务。
另外秦穆公又任用了百里奚推荐的蹇叔,想方设法得到贤才由于,给秦国以后的“霸西戎”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霸西戎。
崤之战的惨败,秦穆公主动把失败的责任都归咎于己,秦国上下一条心,经过了四年精心准备,秦国终于在王宫之战取得了胜利,一血前耻。
王宫之战后,秦穆公深刻意识到:当前的条件与实力,直接向东发展是不可行的,必须另辟溪径。
经过一番思考、论证,秦穆公决定向西挺进。对绵诸这个国家采取突袭,趁着戎狄军队亳无防备,把西戎军打得个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最强的一支被打败后,秦军势如破竹,开国二十,辟地千里,大片的土地就划归到秦国统治的范围之内,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说英文“CHINA”这个词就来源于秦这个字的音,这就是秦穆公霸西戎产生的影响,把中国声名远播到西方。
秦穆公成就霸业如何成功的呢?1.寻求贤才,重用贤才。2.对崤之战的失利,敢于把责任归咎于自己,使秦军重心上下一心。3.霸西戎,向东发展条件不成熟,便果断向西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为什么是七雄称霸,有哪些国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战国初期,先后相继称王的诸侯国有八个,齐、楚、燕、韩、赵、魏、秦、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王偃是宋国第一个称王的,也是最后一个称王的,虽然他在位时期宋国强盛过一段时间,甚至欺负强大的齐国、楚国和魏国,但不久就堕落成为一个跟他祖先纣王极为相似的暴君,被他周边的诸侯国合起来给灭了,国土也被瓜分,在战国没有多少存在感,持续时间也短,不能算作一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国在韩昭侯时期,重用申不害,国力强盛,后世称王,虽不能称霸,但也硬撑到了秦始皇时期。魏国在魏文侯时期,人才济济,国力强盛,曾经开疆扩土,强盛一时,自魏惠王以后,国力大不如以前,但仍然时不时的欺负一下邻居,也总算熬到了战国最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一个就是赵国,祖上跟秦国远房亲戚,在赵武灵王时期,胡服骑射,也曾开疆扩土,其子赵惠文王时期也是国力强盛,但自长平之战以后,战国一蹶不振,还好也算撑到了最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接下来就是燕国,他也算是老周朝的远房亲戚了,姓姬,在燕昭王时期,重用乐毅,联合五国之兵,一鼓作气拿下齐国七十二座城池,齐闵王客死他乡,差点让齐国亡国。燕惠王时期,齐国收复城池,之后的燕国也就勉强撑到了最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说说齐国,他可是鸠占鹊巢,祖先田完本是陈国政治逃难的工资,齐桓公收留了他,了他的后代田和却自立为齐君,他后代齐威王在位时,马陵之战打败了嚣张的魏国,称霸一时,甚至与秦国分庭抗礼,齐愍王时期,又联合他国,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宋国,然而自己也在不可一世的辉煌胜利中被燕国给灭的剩下了两座城,幸好田单跟他儿子复国,才撑到了最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下来就数楚国了,说起楚国,人家自周朝立国始,就开始难分家,早早的就称起了楚王,当时整个南方几乎都是人家的势力范围,五霸争雄时,楚庄王就问鼎中原,后来的楚灵王楚威王就更不用说了,到了楚怀王时期,跟秦国打了两仗,损失了大片领土,才不再那么嚣张了,直到王翦打败项燕,楚国自此寿终正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一个就是秦国,祖上曾是周天子的专人司机,后来被封在一个叫秦的小县,一步步强大成为了诸侯,春秋时期,秦穆公称过霸,秦孝公时期变法图强,秦惠王秦昭王时期不断蚕食诸侯,秦始皇上台,一扫残星统六合,战国结束。谢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