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举两个例子对比一下,都是描述傍晚时分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
王维在傍晚时分的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
李商隐在傍晚时分的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
同样都是在傍晚时分作的诗:
前者表现出:晚暮时的清静与幽美的景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后者则表现出:虽然景色很美,却将消失在黑夜之中,感到无限惆怅、无比伤感。
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关注@演讲口才 ,每天学一点说话的技巧。
李商隐并非道士。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从李商隐人生经历看,仕途多舛,但其对于仕途的追求并没有彻底失望及消极,这与真正道教徒的精神追求不一致。二是从唐朝宗教发展看,皇家更尊崇道教,自诩为老子之后人,为加强巩固其政权,逐渐对道教之外宗教,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这也与整个历史背景有关,必竟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强盛、开放的王朝之一。三是,李商隐个人年轻时,其在令狐楚调任京职后,在王屋山修道数年,这对其之后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用李商隐和李清照来做比较,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蛮有意思的。下面我就通过“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写作风格”和“文学成就”四方面来做对比。而我个人更偏爱李清照,毕竟是千古第一才女。
时代背景:一个生活在江河日下,动荡不安的晚唐。一个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交替的时期,动荡漂泊的年代。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那是一个江河日下,动荡不安的年代,唐诗也从盛转入衰微之时,那些壮志豪情,忧国忧民,田园山水的诗词早被前人写尽,而李商隐却在晚唐时期独树一帜,成为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连李白和杜甫也无法掩盖其光芒。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交替的时期,那是一个动荡漂泊的年代。她的词以南渡为分界线,词风有着显著的区别。前期主要写的是幸福生活,后期主要抒发国破家亡的不幸。李清照虽为女子,却在百花争艳的词坛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易安体”,对当时以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千古第一才女”。
个人经历:一个早期孤苦,一生困顿不得志。
一个早期幸福,但后期孤苦飘零。李商隐: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和低级官僚的家庭,少年时期比较贫苦,由于父亲早逝,在家中又是长子,肩负撑持门户的责任。他也曾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境遇孤苦,暮年飘零,颇为凄凉。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写作风格一个诗风在晚唐独树一帜,无人可遮盖其光芒!一个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被认为是婉约派词人的正宗。李商隐: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在晚唐独树一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流传。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清照:李清照的词十分注重音律声调的和谐美。她的词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如《声声慢》这首词在声调艺术上的大胆创新,是宋词中绝无仅有的。不仅在单调上表现出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节奏感,同时,在感情上也层层深入。
文学成就一个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一个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被称为婉约之宗主。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他的诗歌在晚唐独树一帜,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他善熔百家于一炉,故能自成一家。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被称为婉约之宗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李清照才华横溢,于诗、书、文、赋、画、词、金石无所不精,其中尤以词的创作为后世景仰。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