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遍红与黑,还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只有一些强烈的感受于连式人物。最直观的感受是书里面展现了许多“矛盾”。
比如党派之间的矛盾于连式人物、教派之间的矛盾、阶层之间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颜面与欲望的矛盾等等。
主角于连就处在这重重矛盾中央于连式人物。
于连的发迹的前几年,无疑是较为顺利的于连式人物。当家庭教师的契机、与瑞那夫人的相爱、有神父有意提拔庇护、得到许多人物的赏识,谋求到更好的工作、得遇美人……
这其中除了于连本身那种要强的性格以及他那优秀的记忆能力之外,更大功劳的当属“运气”了于连式人物。
因为有运气,他才能够一路走过去。也因为运气没了,他才会卡在了即将有大飞跃的机遇那里。
于连并不是一个坦荡的人,他有些自以为是,只把自己的感受无限放大。他自卑又自傲,这种矛盾把他自己折磨得够呛。他的见识也不够深刻,往往呈现出一种患得患失又以自己为中心的浅薄。他把日常小事放大成为一种战争,这也是他总会产生自身力量内耗的原因。他本身的性格就是极度矛盾的。
他会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把别人对他的好都抹掉;他会用心计算别人的损失而对她们的损失不大关心;他会为了能够获得某些“占上风”的虚无感受而做出危险的事,并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于连的性格,反正不讨人我喜欢。
只不过于连善于伪装,能够瞒得过一些人物的眼睛。这才让那些人只看到他的好,而对他大加赞赏。
于连性格的形成原因,也是有迹可循的。他总会遭到父亲的辱骂、贬低、不容,这必然会使他自卑而缺乏事业上的行动动力,对生活中的规则有着不甚了了的认识,以及深刻的排斥感。
好在,他从老军医那里获得的野心,以及从布朗神父那里获得了强自尊,才让他能够在一些时机下有动力去做些什么。
于连的性格是复杂的,也是容易理解的。当他入狱之后,意识到死亡之后,他原有的性格中的东西看似已经消失,却都在以另一种形式冒出来,且轻重不一。
最直接冒出来的是那种被死亡打垮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一生都伴随着于连。从他在原生家庭无法得到父爱,到他意识到阶层之间的鸿沟开始,直到他面对死亡的时刻。他的无力感又总跟很强的自尊心相关联。这也就是他在公开审判时讲出不适当的话,后又选择不上诉、等待死亡的原因。
祁同伟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重要人物,汉东省公安厅厅长,毕业于汉东大学政法系,曾是汉东大学优秀校友,在汉东省祁同伟位不是很高权却很重。剧中的祁同伟在观众看来是个十恶不赦的贪腐犯罪分子:是他放走了丁义珍,企图让李达康来来背锅;他是谋杀陈海的罪魁祸首、刘庆祝的罪魁祸首;他是山水集团幕后老板;他是“一一六”事件的主谋;他千方百计要置侯亮平于死地……
大学期间是勤奋好学的励志青年,不仅学业优秀,还是学生会主席,在其他同学都被分配到省市甚至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时,祁同伟却被分配到偏远小镇,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正直的陈岩石、他的老师高育良都没替他说话。
本是寒门子弟,希望通过上大学而出人头地,是个懂得感恩的人,陈家对他有恩,他时刻铭记在心。陈阳是他的初恋情人,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对未来充满憧憬,本指望大学毕业不仅学有所成还能抱得美人归而踌躇满志的他怎奈“爱”从天降:
比他大十岁,刚刚堕胎的女老师梁璐看中他,为达到她的目的而棒打鸳鸯,陈阳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而把祁同伟安排到乡下司法所工作,梁璐美其名曰“考验他们爱情”。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祁同伟参加缉毒队,与毒贩以命相搏三弹而险些丧命。他成为缉毒英雄,但并没有能和心上人在一起。被梁璐父亲、前汉东政法委书记梁群峰以惜才爱才为名,硬留下来。
现实让他的梦想碎了一地,他既不认命又不能做到随遇而安。理想信念开始动摇,他选择了臣服于权力。祁同伟明白了,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快速改变命运,更不会有自己想要的未来,于是就有在汉大的操场上惊人一跪,祁同伟这一跪,满足了梁璐的虚荣而他却失去了灵魂。祁同伟说,这一跪把他心跪死了,"英雄在权力面前只是工具",祁同伟用人格和尊严换来十年平步青云。
如果没有梁璐的横刀夺爱,祁同伟的人生将不会被改写: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作为汉东大学高才生、优秀学生干部、侯亮平和陈海的老学长怎么也不会被分到乡下的司法所,至少混的不会比陈海和侯亮平差;如果没有梁璐任性,梁群峰怎么也不会注意到祁同伟这个穷小子。那个时代大学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
虽然成了梁群峰的乘龙快婿,但梁群峰根本看不起他,而是高育良为了报答梁群峰的知遇之恩,投桃报李,才把他收编在自己的门下。本是他就是“汉大帮”成员,在他“落难”的时候,高育良为什么不身处援手呢?
高育良三番五次地举荐祁同伟上副省级,在汉东省委常委会上早就犯了众怒,因为祁同伟的贪腐无论是官场还是坊间都是人所共知。到了公安厅长这个位子有条件再“进步”,高育良先是要他成为马前卒后是为了保自己的退路,说白了就是利用他。后来高育良不止一次地当面骂祁同伟是“小人”,祁同伟在孤鹰岭山穷水尽之时建议沙瑞金下令击毙祁同伟,谁是小人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如果婚后没有梁璐的仗势欺人,也不会有祁同伟在婚姻中对她恶劣的态度,也许高小琴不会成为祁同伟的蓝颜知己;如果不是她的任性,她和祁同伟也许不会没有孩子,好像一切都是报应。实际上梁璐也知道祁同伟从来就没有爱过她,只是把他当作改变命运的跳板,婚姻的不幸,升官和发财就成了他的两大追求。为高育良鞍前马后,到赵家哭坟、到陈家挖地,讨好李达康等等,就是因为出身草根而带有的悲情人物的色彩,让观众有了更多的感叹和思考。而陈海、侯亮平同样是汉大毕业就是因为出身就无需“哭坟”和“挖地”。
人之初性本自然,是环境把人塑造成了善与恶。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成了精于算计、臣服于权力、只想上位的祁同伟不甘于命运安排要做“胜天半子”。他说陈阳是他的天使,很遗憾"我把天使弄丢了"。爱情上的缺失,转移到对权力变本加厉、不择手段的索取上,直到后来遇见了高小琴。祁同伟罪责深重,咎由自取,汉东不欠他一个副省长却欠寒门子弟一个公平。
自己是权力的牺牲品,后来的他却想通过攫取权力将他人的命运操控于掌心之中。这是祁同伟最大的悲哀。“陈海的命我来还”、“谁也别想审判我”,最终他饮弹自尽而没有向来“接他回家”侯亮平开枪,是祁同伟人性最后一点光辉。有种、爷们、是条汉子!赵立春、高育良、刘新建、丁义珍等贪官做得到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