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围棋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中日韩的三国演义,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世界围棋排名。

世界围棋排名:现如今,中日韩围棋水平呈现什么趋势

第一阶段世界围棋排名,清末以前,中国发明围棋并推广到世界各地。

世界围棋排名:现如今,中日韩围棋水平呈现什么趋势

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世界围棋排名。大约在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带回围棋到日本,随后在日本流行起来。而韩国,应该更早一些流行围棋。

世界围棋排名:现如今,中日韩围棋水平呈现什么趋势

日本围棋迅猛发展从17世纪初本因坊开始世界围棋排名,到清末开始超过中国。

世界围棋排名:现如今,中日韩围棋水平呈现什么趋势

第二阶段,清末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称雄世界围棋坛世界围棋排名。

吴清源1928年14岁渡日留学,当时中日围棋差距巨大。日本最早推行围棋职业化,所以进步很快。在称雄世界的百年里,日本涌现了大批顶级高手,除了吴清源外,还包括同时期的木谷实,此后是三剑客坂田荣男、高川秀格、藤泽秀行,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又迎来六超时代,当时有六大超一流棋手统治了世界棋坛,分别是大竹英雄、林海峰(中国台湾)、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韩国)。

中国在1984年开始通过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始于挑战日本,期间聂卫平曾取得惊人的11连胜,帮助中国前三届擂台赛冠军。聂卫平曾短暂地位列世界排名第一,但更多的时候是日本人轮流当第一名。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2012年,韩国崛起称雄日本衰落。

韩国的曹薰铉成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曾短暂取得世界第一,由于他曾战胜聂卫平获得第一个应氏杯世界冠军,引领了韩国的围棋热。

曹薰铉的弟子李昌镐则真正统治了围棋世界,他曾获得18个个人赛世界冠军,从1990年11月起,盘踞世界第一宝座长达15年零6个月。这个时期,日本还有柳时薰、小林觉、王立诚和依田纪基经常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而李世石于2006年6月1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并待了5年多,先后拿到过14个世界冠军。2011年8月朴廷桓超越李世石排名第一,2012年被中国的时越超越。韩国时代因此结束,但朴廷桓一直活跃到现在。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中国时代。

中国在聂卫平之后的八九十年代,也曾出现一些接近超一流的高手,包括马晓春、刘小光、钱宇平、俞斌等,但真正崛起并能和日韩抗衡的却是后来的常昊、周鹤洋、古力、孔杰,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顶起了重担,虽然获得的世界冠军不多,但一直挺到了时越和柯洁们的出现。

2012年11月18日,21岁的中国棋手时越超过朴廷桓成为新的世界第一。中国时代开始。

2014年8月14日,柯洁首次登上世界第一并一直到现在。截止2017年7月,柯洁已获得4项世界冠军头衔,但他只有20岁。

目前中国在世界前十有5人。世界前三十中国有20人,韩国有9人,日本只有1人。

展望未来,中国时代应该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毕竟这些90后都是当打之年,之后呢,还有几百万个孩子在等着。

(原创)

毫无疑问,围棋的难度最大。围棋博大广阔、纵横交错,展开了充分的战略空间。围棋参战兵力数量是所有棋类中最多的,作战空间也最大。围棋棋盘纵横各19道,共361个交叉点,不仅十分广阔,而且没有任何局域限制,堪称“网络化战场”。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才出现网络战场,而中国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构想,非常了不起。更令人称奇的是,在一千年前宋代的围棋著作中,已经出现了“网格”的概念。《棋经十三篇》权舆篇第三:“弈棋布置,务守网格”。网格,是今天人们用于表述网络集成系统的新概念,高于网络,而在我国古代围棋著作中早早就出现了,虽然内涵不同,但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华民族围棋思想的先进与精深。

围棋战场的空间特征,使子力的投放几乎有无穷多的选择。全局的胜利来自众多局部战斗的积累,来自不同方向行动的配合,来自各种利益的取舍和转换,要求棋手必须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

过去计算机在围棋领域蹒跚学步,其实就是因为围棋变化复杂之故,围棋每盘棋的行棋总变化量约为10的808次方。而国际象棋的总变化量约为10的201次方,象棋的总变化量约为10的200次方,与围棋的差别量为天文数字。这样的天文数字差距在电脑学会深度学习后才有了突破,AlphaGo横空出世,打败人类职业高手。

国际象棋史上第二位世界冠军伊曼纽尔·拉斯克说的话很有代表性:“国际象棋是一种仅仅局限于这个世界的游戏,而围棋则有些不象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如果哪一天我们发现有一种天外文明和我们玩同一种游戏,那一定是围棋,决不会有任何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