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又称蜃景、蜃楼、等。是自然发生的一种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为是蜃吐出的气息。
蜃景可以分类为“下蜃景”(意思是低)、“上蜃景”(意思是高,即“复杂蜃景”),一种包含一系列异常复杂,垂直堆叠影像,形成快速变化蜃景的上蜃景。
英文中的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mirare,再经由法文的mirage而来,意思是“看见的奇景”,也就是海市蜃楼。这与“mirror”(镜子)和“to admire”(欣赏)有着相同的字根。
相对于幻觉,海市蜃楼是一种真实的光学现象。
由于观测到的位置是由实际光线折射形成的虚像,它可以用照相机来捕捉影像。然而,会出现什么样的影像全由人类心灵解释的能力来确定。例如,在地面的上蜃景非常容易被误认为来自一小片水洼的反射。
海市蜃楼,是另一个时空的实物吗
有专家说:这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一种纯粹的光学现象,是对另外空间的真实体现。当光在密度均匀的介质内行进时,它会以直线方向前进,速度、方向不变。可是当光线斜射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呈现在另一个空间上。
专家的解释貌似非常靠谱。从国内出现的海市蜃楼图片和视频来看,多数为高楼大厦和自然景观。出现的地点多为蓬莱、烟台、珠海、海口这些海滨城市,再有就是在沙漠里。近年来,济南、西安和沈阳也出现了这种异像。在国外,欧洲关于海市蜃楼的记载也很多。从映射在天空的高楼大厦来看,真的像是某座城市的投影。问题是,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海市蜃楼的原型!还有,那些古代的亭台楼阁,甚至在伦敦出现的中世纪维京海盗的厮杀,更是无从解释。
海市蜃楼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不仅现代有,古时候也有。蒲松龄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蒲松龄说的是现在的淄博市淄川区,几百年前,几个人在喝酒的时候看到了海市蜃楼。其场面恢宏,绝非当时人世间的场景。从他老人家描述的摩天大楼,如果没有夸张的成分,就可以肯定,必须是现代的建筑技术。还好,蒲松龄没有描述出火车和飞机来。难道,是亘古和当代的情景穿越去了大清朝?
科学家又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海市蜃楼的出现与时空错乱有关。正是因为宇宙中存在着多个时空,因此其实这些海市蜃楼或许所反映出来的是另一个时空的真实景象,而因为时空发生交叉错乱的原因,故而才会呈现在地球上。
听起来有点太蒙太奇了,简直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难以理解。
也许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也许传说中的世界真的存在,也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终结是在另一个世界中的开始。我们不能理解秦始皇,他愚昧的派遣徐福去为他寻找丹药,他殚精竭虑的修建了举世震惊的王陵。我们不能理解牛顿,这是一个智商接近三百的天才。在他85岁的一生中,他用去了40年来研究科学,另外的40年却去研究了神学。还有那位多智近妖的达芬奇,大多数人只知道他画了《蒙娜丽莎》,其实他还是物理学家、医学家、建筑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生物学家……许多人都相信他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去的,就像汉代时候的王莽。还有那位传说能沟通宇宙的特斯拉……
很难想象他们来自哪一个时空,是否在海市蜃楼出现的时候,他们也误入了我们这个世界。他们是最接近先知的存在,仿佛是带着使命召唤而来,又匆匆的离去。
科学家在研究宇宙,研究外太空,动辄几十亿、几百亿元的投入,不知道取得了多少接地气的成果。而恰恰是我们繁衍生息的地球,甚至是人类的本身,我们却知之甚少。
就像是海市蜃楼,有科学家分析说:因为地球频繁的引力和磁场变化,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开启时空之门!有时候大气和磁场可以变成载体,记录下过去时光中的一段影像,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播放出来。
我很难想象这位专家会把这段影像资料存储在哪里,需要怎样的磁场条件才可以重新播放?
我认为,如果一定坚持用科学的观念去研究海市蜃楼,就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其中,重现性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既然专家们能提出这么多的观点,那么,能不能制造一个场景,重现一座海市蜃楼出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