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连续杀死十几名青少年,尸体碎尸后被凶手成功贩卖或残忍食用云南晋宁系列杀人案。而凶手能落网,源于死者家属的不懈追查及媒体大量曝光。凶手身处案发地中心地段,有杀人前科,判过死缓,警方却迟迟不肯对他下手......
这是一件令人愤怒的连环杀人案,人们愤怒凶手张永明过于残忍,是社会残渣的同时,还愤怒一些人尸位素餐、拿着国家发的工资不作为,让明明可以避免的悲剧屡屡上演,令人闻之无奈、心寒、愤怒!
鸵鸟肉事件(又名昆明5.10连环杀人案)
张永明,出生于1964年,云南晋宁人,他出生在一个声名狼藉的家庭。他的二哥,性格暴躁,曾在街头与人吵架时,用锄头将一个人打死。他的母亲,经常虐待儿媳妇,有传闻说,她还杀过一个小贩!张永明出生在这样一个烂的家庭,那张永明自然也不是什么好鸟!
张永明坏到骨子里的坏,从他青年时期就体现出来了!张永明这人,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基本没有朋友。
张永明曾有一个小学同学兼好友叫陆土荣。在张永明18岁那年,陆土荣曾在张永明家居住。那晚深夜,陆土荣半夜醒来,发现自己被绑住了,而张永明拿着刀将他当菜一样地砍。好在陆土荣大声呼喊,引来了张永明父母,张永明父母将陆土荣解救下来。而张永明被警方逮捕,但只被关押了六个月就被放出来了!
张永明22岁那年,又交了个所谓的朋友,叫杨树荣,才十六岁,他们是在一起干活的。某一天,张永明和杨树荣外出,张永明趁机把杨树荣给杀了。警察通过侦查发现,是张永明杀害了杨树荣。张永明对此供认不讳。遗憾的是,这次法院只判给了张永明死缓,给了这个恶魔重返人间的机会。
因为张永明在监狱伪装得很好,被各种减刑,从死缓两年变成了坐牢19年,他在1997年被释了出来,食人魔就此来到了人间。
张永明出狱后,独自一人生活,拥有几间房子和一片田地,这构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张永明出狱后几年,他所处的南门村常有青少年失踪。十几个青少年失踪后,警察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尸,就不立案,就找找失踪人,找不到就不找了,不了了之。
有人提醒警方,要去查张永明那个老家伙,他们对此置之不理,觉得一个独居的老家伙,干不出杀人的事来,平日里张永明沉默寡言,会和村民有所谈笑,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唯一异常的表现是他爱大半夜推着个平板车到处走,人们说他发神经。
直到2012年4月,一名叫韩耀的大学生在南门村失踪了。韩耀失踪后,他父母向警方报案,警方故技重施,说失踪可能是孩子离家出走了,不能立案,就在村里找找,找不到就算了。
结果,韩耀父母火冒三丈,决定自费破案。他们一边在南门村询问村民,知道了近几年有十来名青少年在南门村附近消失,又打听到,村里有个张永明的糟老头,晚上的行为诡异,还有过杀人的前科。另一边,韩耀父母向媒体求救,媒体发布青少年连环失踪案后,全国闹得沸沸扬扬。
这就震惊到了昆明市的公安部,赶紧成立专案组,去破解连环失踪案。结果,专案组不费吹灰之力就破了案,他们去张永明家中搜索到大量杀人罪证,并把张永明抓捕了。
张永明的家中,是人间惨象,我就稍微地提一下:房间里有四个垃圾桶,垃圾桶里是分门别类的人体器官;厨房里有盘子,盘子里的菜是人肉;药罐里面泡了人的眼珠子;在房间里搜出了十几个人的衣服与物件,包括韩耀的身份证等也在;田里都是人的骨头,那些骨头是张永明用平板车推去埋的......
张永明还把吃不完的人肉拿去市场上卖了,说是鸵鸟肉,好多人买了,吃完说鸵鸟肉不正宗,味道怪怪的,说不出到底是什么,!唉,有个人买了“鸵鸟肉”,知道真相后,把冰箱都扔了!
张永明被逮捕后,很快就被执行了死刑,恶魔回到了十八层地狱!
这个案件,大家都有两个愤怒,愤怒张永明是畜生,恨不得凌迟他;还有一个愤怒,我不想多说,大家都知道!
最后,这段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5月23日,晋宁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达琦明和晋城镇党委副书记、派出所所长赵会云被免职,随后又有10名警员被追责。
宋江难道就没有看出来朝廷让他打方腊是驱虎吞狼吗
征讨方腊,是宋江自己主动请缨。起初不是朝廷的意思。这在水浒原著中说的很清楚。
梁山剿灭王庆(百回版是征辽国),回到京城后,本该受重用。却因蔡京等人作梗,不仅没有封赏,甚至连城都不让梁山众人进。
众好汉闻之,颇为愤慨。李俊、三阮等水军头领找到吴用,说我们立了大功,朝廷却无半点封赏。如今奸臣当道,想必高俅、童贯之流将来会对我们下手。既然如此,不如现在反了拉倒。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
且说水军头领特地来请军师吴用商议事务。吴用去到船中,见了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昆仲,俱对军师说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权,闭塞贤路。俺哥哥破了大辽,止得个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赏我等众人。如今倒出榜文来,禁约我等不许入城。我想那伙奸臣,渐渐的待要拆散我们弟兄,各调开去。今请军师自做个主张;和哥哥商量,断然不肯。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
劳师远征,没得到应有的封赏,宋江本来就很懊恼。此时众人又嚷嚷要造反,宋江眼瞅镇不住局面,只得放狠话:你们要是觉得委屈,想回梁山,就先把我杀了吧,然后你们爱干嘛干嘛。如不然,你们反了,我也没脸活了。我必然自刎而死,一任你们自为。
你们众人,若嫌拘束,但有异心,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不然,吾亦无颜居世,必当自刎而死,一任你们自为!”众人听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泪,设誓而散。
就在宋江以死相逼,勉强镇住众好汉时,在外活动的燕青和李逵回来了,告诉了宋江一则情报:江南草寇方腊反了,占八州二十五县,从睦州起,直至润州,自号为一国,朝廷已差下张招讨,刘都督去围剿。
宋江闻之大喜,心想如果不尽快给梁山将士找点事做,迟早要生变。
于是,他就去找宿太尉,毛遂自荐,表示自己愿率梁山众将征讨方腊。
宋江禀道:“近因省院出榜,但凡出征官军,非奉呼唤,不敢擅自入城。今日小将私步至此,上告恩相。听的江南方腊造反,占据州郡,擅改年号,侵至润州,早晚渡江,来打扬州。宋江等人马久闲,在此屯扎不宜。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尽忠报国,望恩相于天子前提奏则个!”
听说宋江愿意征方腊,宿太尉当然是大喜过望了。故而,他便马上禀报了宋徽宗。
宋徽宗听了也很高兴。立即允诺。
于是,宋江就被任命为平南都总管兼征讨方腊正先锋。率领梁山众将南下了。
所以,“宋江难道就没有看出来朝廷让他打方腊是驱虎吞狼吗?”的提问,压根就不成立。
在宋江眼里,征方腊是“美差”, 从来就不是什么“驱虎吞狼”。
至于说宋江为什么如此“脑残”。水浒原著中通过对宋江的描写,也是早有暗示的。
想当初徐宁上山时,宋江就说:见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仁不义之事。万望徐观察怜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后来呼延灼上山,宋江又说: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卢俊义上山时,宋江同样表态:员外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他时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官爵升迁,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
从宋江劝说呼延灼、卢俊义等人上山时说的这些话,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出两点。
一方面,宋江对诏安是真有执念,对自己名声很看重。在他看来,宁可自己不活了,对不起兄弟,也不愿意自己的名声毁了。(从宋江毒死李逵就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梁山上很多头领,之所以愿意留在梁山,就是因为宋江当初承诺过,一定会带他们归顺朝廷,恢复他们良民身份。
征王庆(大辽)后,草根出身的几个头领扬言要造反,重回梁山。这个举动,不仅宋江不能接受,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一心想重回体制内的大佬,也不能接受。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好,梁山随时会因此而散摊子。甚至是,火拼内斗!
而散了摊子的梁山,哪有战斗力可言?
想当初,梁山打曾头市、祝家庄,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打青州、东平府,更是要靠对方主将投降赚开城门才打下来。
一旦梁山散摊子,且部分人又造反了。可想而知,梁山众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造反者,大概率会被朝廷剿灭。毕竟梁山诏安后,虚实已经被朝廷摸了个七七八八。重上梁山,只能是死路一条。
未参与造反的人,肯定也不会受重用。毕竟都是有黑历史的人。估计这些人,不仅不会受重用。而且还有可能被贴上“前草寇”的标签。永世不能翻身。
而既然如此,那在宋江看来,倒不如主动请缨征方腊算了。
一方面,征方腊可以让大家有事做。暂时缓解梁山内部的矛盾。
另一方面,方腊势力强大,若平了方腊,名声在外,说不定在舆论压力下,朝廷就有了赏赐呢?宋江作为老大,他也可以给兄弟们一个交代了。
再一方面。估摸着,宋江也有借征方腊削弱梁山的意图。毕竟他在毛遂自荐前,已经隐约有控制不住局面的苗头了。前面说了,宋江是个很在意名声的人,是个为了名声连自己的命都可以舍弃的人,更何况是兄弟们的命呢?(这也是李俊后来决心离开梁山集团的原因之一)
可能在别看看来,宋江简直匪夷所思。但像宋江这样的人,确实是存在的。
比如历史上的张士诚,在很多方面就颇似宋江。(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水浒传中宋江的原型)
其实,《水浒传》之所以能被列为明朝四大奇书(四大名著是建国后的说法),不是因为它宣扬替天行道,描绘打家劫舍,忠君报国的内容。
而是大家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人,能看到世间百态,能看到这本书对中国历史预言般的意义。
作者施耐庵,作为元末明初曾在张士诚帐下当过幕僚的人物。他太清楚宋江这号人,以及农民起义的结局了。
无非就是四种:
要么转换阶级,杀入京城,夺了鸟位,改朝换代。比如刘邦、朱元璋。
要么玩不下去了,投靠其他更大的势力,比如隋末投靠李唐的瓦岗军。
要么缺乏进取心,投靠朝廷。比如汉末,接受曹操诏安的青州黄巾军。
要么是被朝廷剿灭。比如陈胜吴广。
不管是哪种结局,曾经占山为王者,都不可能当一辈子山贼。
像李俊、张横、三阮所想,洗劫东京,再回梁山当一辈子草寇,绝无可能。
因为就算大家伙愿意,也得认命。小喽啰们二十岁,三十岁,可以跟着老大当山贼。但五十岁,六十岁,还能还当山贼吗?能一辈子打光棍,不娶老婆,不生孩子吗?或是生孩子,然后祖祖辈辈继续当山贼吗?
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
在任何时代,山贼只能是一个过渡职业。不可能干一辈子。作为山贼们的老大,就必须为自己和兄弟们考虑一个前程。小弟们静下心来,也懂这个理。
所以,这也是宋江以死相逼后,大家会“俱各垂泪,设誓而散”的原因。
要说宋江有什么不对的。就是他大大低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过于软弱,在斗争中一味退让妥协,任由蔡京等人摆布。又太在乎自己名誉,把自己和兄弟们的命运,都交付在奸臣手里,任别人摆布。
施耐庵曾经的主公张士诚就是这号人。
做小人物时,张士诚仗义疏财,对手下乡亲有求必应,经常搞得自己揭不开锅了,还要接济别人。也因为如此,他的名声很大,江湖人称“救急雨”。
但当了大王,做大事时的张士诚,却经常犯糊涂。
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时,他不掺和。为了让元朝封自己为王,他在这个关头居然派大将吕珍进攻当时已经坐困安丰,岌岌可危的韩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
结果,陈友谅兵败,朱元璋一统两湖,势力碾压张士诚。而张士诚拿下安丰,打败刘福通,却没能得到元朝的封赏。堪称是既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
最终,一代枭雄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就被朱元璋打趴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