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自始就是个开放结构的故事,皇帝欲白蛇撒豆成兵,以御金军,素贞只笑而不语,不置可否白蛇传大结局。可见这是个可以随时代各方所需而任意改编的故事,我也粗略编了一版,虽是假语村言,若有人懂,也算歪打正着,更不枉又折腾白蛇一遭。

宇宙疯-白蛇故事新编

乱世本为一出好戏白蛇传大结局,可那是人家用身家性命捱着一死拗圆了才唱出来的,所以销魂摄魄,都是动真格的你死我活,何以撕心裂肺,又全是无可挽回的予夺生杀。诸位若不信,有无题一首为证,水袖舞得半生醉,一对秋波追雁来。莫失莫忘胭脂扣,不聚不散两无猜。梅林春雨添更漏,青衣朝露玉梨开。指间飞沙不留意,桃花眉目杏花腮。乱世歌伶人不怪,不问痴心为谁埋。东风西风凭空唱,绿女红男怨黑白。戏中有戏难自主,人外有人全祸胎。只恐后生无身段,裁碎紫衣赴尘埃。这里我不多解释,怕是说多错多吧。京戏“白蛇传”唱了百八十年,我虽看了又看,却无奈生得晚而太落伍,就凑合着独爱史敏,但好在她扮相极美,人高挑秀颀,又身手矫健,唱念坐打,无一不精,一出水漫金山,白娘子水斗里兴风作浪,霎时云涛压城,草木皆兵,其中那霹雳一般的身段,堪比孙大圣一怒打上凌霄宫,又娇逸似一树李花在罡风里摇坠,雪瓣弧旋飞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小半盏便使天兵不敌干戈退去,白蛇半闭双眸,目空万钧,再四击头瞪眼一亮相,恰似女武神长枪在手,战马忙催,威风凛凛,颈后一时金光大作,星汉齐飞。然好景弗继,花去枝孤,“枯树婆娑,生意尽矣,”白蛇疲惫不堪,倚枪颤立,自持于小腹,云消潮退,去了神通,败走之际,凄然一声唱念“许郎”,初高破天际,再穿透乱世,后叫凉了人心。史敏的唱腔,圆润醇朗,音声似从脑后酝酿,再盘旋至额间,一气呵成,故而具备男旦才有的沉甸甸的气韵,又天生女人吹灰般细俏的额顶共鸣。一张口仿佛一架缩微的留声机,转着黑胶,把年代都拖散了架。梅兰芳走的早,走的巧,再晚些他也是不合时宜的。史敏又幸而来的迟些。毕竟蓝嫔对梅派是吃味儿的,优伶和肥猪皆不能落在她手里。李胜素也极好,只可惜时不时用力过猛,“敌血飞溅石榴裙,”竟释出从前报大幕之刑师太的煞气。最妙的要属李维康,只她唱“红灯记”时才有的响亮高亢,细听竟是街头卖唱一般的尖细脆锐,好一下子就完了,根本不耐听,也许名伶演样板,如学生考政治,必心有不屑,又不能敷衍,所以干脆礼多人不怪,故意唱得佻达,失了周正,才不违心。总之,这三位都像女菩萨,虽也还是仰人鼻息,却也不挑肥拣瘦,就这么在一个极糟糕的时代,和光同尘着,好歹唱到了今天。及至粉墨登场,个个都像个神女像,裱在窗玻璃上,动弹不得,明朝,不拘什么晨光,只等打家劫舍的再来几遭,待梁倒屋塌,韭菜割光,趁着人亡家破,菩萨们也解脱这无常,好至天上做个白相人了。伶界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粉头,锯了嘴的葫芦,自是有口难言,新世界的娼窝子里不着边际地插科打诨总不能说尽,但“戏子”的人生又是社会的皮影,是人民乐见喜闻的夸张又浓缩的世情凹凸,嘻笑怒骂间皆是可触发人群情绪的精华干货,搞不好,乐极生悲,纵虎归山,就即刻触了马上治天下的霉头,故而现在也还不能尽说。虽说是“可萌绿亦可枯黄”,然绝少人可真的如言慧珠那般不谙宠辱,自遣自甘。又何况大势所趋,君不见,香花毒草烹,蛇鬼牛神蒸,乱世的锅边素,说着轻巧,哪那么便宜,吃人不吐骨头的食肆,休谈分杯羹,既是槁木死灰,只喝西北风的,也得一早洗地出门,自绝于形势。譬如,一日,许仙焚书诛心洗了脑,从了法海,揭发白蛇,白素贞亦欲洗心革面故早也有此打算,却晚一步动作,反被先发制人而恼羞成怒,遂妖性大发生啖了二人,再杀死一早偷情又告密暗算自己的青蛇,随之以雄黄剑将腹中已穿肠破肚而出的蛇胎斩作两段,最后一口气终于发动洪水淹没了全宇宙,惨绝矣,可这才是极恰与时代的改编,因为全是坏的,统统该死,宇宙疯。风波过后,似一撮鬼火,太阳还在水里,像爆开的栗子,又拖了一万年,才冷下去。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的邀约白蛇传大结局。

白蛇传大结局:《白蛇传》真的是一个爱情神话吗

我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铁杆戏迷,特别喜爱古装戏。昆曲《孽海记》我在电视上不止一次地收看过,戏中好多唱段脍炙人口,听后可以用绕梁三日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关于《孽海记》这部戏曲的故事结局,学术界和民间有很多版本,有说小尼姑色空和小和尚本无逃离佛门来到民间隐姓埋名过上了恩爱圆满的夫妻生活白蛇传大结局;也有说小尼姑色空和小和尚本无因不守清规,私自逃离佛门而遭受到了因果报应,二人被天神惩罚变为畜生。

白蛇传大结局:《白蛇传》真的是一个爱情神话吗

昆区《孽海记》这部戏曲故事的结局,我比较赞成小尼姑色空和小和尚本无的结局是悲惨、凄凉的这种说法白蛇传大结局。

白蛇传大结局:《白蛇传》真的是一个爱情神话吗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白蛇传大结局:《白蛇传》真的是一个爱情神话吗

1、我们先看一下流行在我国戏曲舞台上的几个神话故事的结局。

《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素贞。白娘子最后被法海镇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牛郎织女》的结局,织女被天神带回天界,牛郎织女永远被分开于天河两边;《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气死,后来双双变成了一对蝴蝶。

由此可见,无论戏曲中的男女多么恩爱,因为违背了旧社会所谓的天规和民俗,最终结果都是逃不脱悲惨的结局。

2、这些戏曲故事之所以都是悲惨结局,与旧社会统治者有关。统治阶级为了达到长久统治天下的目的,宣扬“天意”不可违的封建迷信思想,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要做到“安分守己”,“天命不可违”,否则,一定会受到天神的惩罚。

3、旧社会的人们受到迷信宣传的影响,加上对自然界许多自然现象的不了解,深信鬼神的存在,坚信世界上存在“报应”一说。认为如果人们违背了清规戒律、规矩良俗,必然会招致天神的惩罚,后果必然是悲惨凄凉的。

4、有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孽海记》这出戏中的主人翁小尼姑色空和小和尚本无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既然进了尼庵和庙内,就要遵守清规戒律,守得住清寡和寂寞,就不能再过平常人的生活。

5、话又说回来了,小尼姑、小和尚也是人,也有三情六欲,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无可厚非。色空和本无出自内心喜欢对方,愿意逃出庵、庙,追求正常人的生活也是人之常情,他们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是观众所乐见的。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我们看到了他们追求幸福的想法和行动,在封建迷信社会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就是人们不相信命运的自我觉醒,勇气可嘉,追求个人幸福的做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