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系女孩也有翻身的时候
小女孩本身长的不算漂亮,素颜也不是那么好,没关系!自古至今才女配潘安的事例不在少数,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王菊旧照。
远的不说,就说近代长的不漂亮,素颜也不咋地才女和现在的影视明星,如明朝的马皇后长着一双大脚,但她能辅助皇帝丈夫朱元璋管理朝政和后宫管理,是一个颇有才智的女人;如影视女明星中有几个是才貌双全颜值超群的,恐怕是少之又少吧王菊旧照!她们靠什么?她们靠的是才智和机遇的一炮而红,这就是笔者对菊花女的定论!
感谢邀请王菊旧照,朋友圈刷屏“王菊”是否刷新女团标准?
我认为王菊出现之前的女团标准千篇一律,无自己思想,颜值和身材一级好,至于内涵呢?似乎没人考究,似乎女团的粉丝群里就是宅男,那么宅男关注的就是颜值和身材了,颜值中多少整容的也不得而至了,要说,真实,内涵,敢说敢做,真性情,还真没发现啊,而且,长得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啊,也没有谁真有歌唱实力和舞蹈实力,大都是唱个几句或者劈叉,扭个屁股,更别说有思想者了,王菊的出现刷新的女团的标准,使女团不再千篇一律,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目标,有个性,拒绝平庸者,不整容,不撒娇,真实,敢说敢做,如果我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我的生活也会多几分色彩呢王菊旧照!
《创造101》火得太快王菊旧照,而王菊起到的是火上浇油的作用,与社交媒体、网民心理紧密勾连的营销策略,成功地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到这场网络大拨哄当中。用“聚沙成塔”这个成语来形容“菊现象”再恰当不过,已经开始有人担心,处在塔尖的王菊,会给方兴未艾的女团网综带来什么样的遭遇。
▲粉丝自发制作的波普风格的王菊头像,在各大新媒体传播
比起王菊,更值得关注的是推出她的平台——网络综艺节目《创造101》。即便没有王菊出现,这档节目所呈现的女孩们在舞台上下的状态,节目形式所传递出的娱乐理念,以及隐藏于视听语言背后的价值观,都打开了中国社会火热沸腾但却又不太为人所知的一面。通过这档节目,很多人会意识到快速的时代变化在加速淘汰陈旧的生活模式与生命态度,年轻人的精神气质,裹挟着陌生而又凶猛的风暴滋味,在冲击着堤坝一样牢固但却缺乏变化的旧秩序。
《创造101》洋溢着野蛮的资本野心,视频平台想要彻底更改以往由电视主导的娱乐生态的欲望不可抑制。王菊出人意料的爆红,如同一枚引爆的核弹,她几乎满足了互联网思维中“四两拨千斤”的一切诉求,在继续运营王菊以及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对王菊进行“熔断”之间,资本与节目制作者肯定无法抗拒前者的诱惑,但同时也不得不提高警惕,谨防形势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在这场“造菊运动”中,真正的主角不是王菊,而是无数张面孔模糊的“陶渊明们”。陶渊明在一千多年后因为王菊又火了一把,很是有讽刺性。陶渊明爱菊众人皆知,但在陶渊明与菊花的关系当中,菊是客体,陶渊明是主体,陶渊明咏菊,主要是借菊言情,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向往。
王菊的粉丝们,几乎不差分毫地移植了陶渊明与菊的主客体关系,在“陶渊明”这三个字强烈而鲜明的象征意义下,粉丝们精准地找到了抒情载体,以及自我陶醉的点,他们根本不是热爱王菊,也不是什么从众心理、大众审美变化,而是一场具有定制效果的刻意消费,在“陶渊明们”那里,王菊与此前的网红芙蓉姐姐们并无本质的区别——以喜欢的名义去消费,以塑造的名义去摧毁,以美化的名义去丑化,这正是多少年来不变的互联网造星文化的本质。在“王菊不出道,我们不睡觉”、“你不投,我不投,王菊老师怎么红”等口号式的宣言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一颗戏谑的心。
“王菊”与“陶渊明”,是一场一拍即合的娱乐游戏。王菊在节目中引起讨论的那几句“语录”,可以视为她真实思想的体现,也可以当作节目编剧赋予的台词来看。无论从哪个视角切入,那几句“语录”都不过是极为平常的都市白领心声,每一个在同事午餐会上发言的女生,都可以轻易脱口而出,王菊恰恰是在一个火起来的节目中饰演了一个被需要的角色而已。
全民pick王菊中的投票者是“弱势群体寻求集体声音表达”的说法并不成立,相反,无数以“陶渊明”自居的人是“强势群体”,他们在通过制造“王菊幻象”,来巩固自己的某种优越感,尽管他们把这种行为包装得比较光鲜,冠以了励志的名义。
(文/韩浩月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6月4日21版 原题:“陶渊明” 真的爱王菊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