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在八十年代,那时间我们豫南地区大部分结婚前一天都是女方先在家中待客(也就是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湖南鬼结婚。第二天男方家里待客,女方有抬嫁妆的劳力(俗称“歪脖”),还有长辈等组成的送亲队伍(俗称“送客”),开始是由扁担等抬嫁妆过去,而后几年条件好一点的用拖拉机拉嫁妆。
说起结婚当天更是热闹喜庆,男方一早由家里出发娶亲(本地人叫娶新媳妇),有犟子嘴(负责放炮,协调娶亲),娶妮客(一般有男方嫂子或者近门婶子)两人或者四人成双,再有一个近亲小伙子骑自行车带新娘(那时间新郎不随车去新娘家),(再后来有头有脸的用吉普车娶亲,已经算是最高级的)一般都是六个人或者八个人(需成双寓意好事成双),一路鞭炮,十里八村听到都知道有人家娶媳妇啦。
至于娶亲还有很多规矩风俗,不能一一言表,但那时风俗纯朴,人性简朴,由于没有其它更多娱乐,所以每当村里有人结婚,往往都是每家每户都有礼品送过去,(譬如,单子,毛巾被之类),主家也摆宴席招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于是村里便一派喜庆,热闹起来了……
相约不嫁,联袂而死的自梳女,只能和死人结婚,是女性的悲歌吗
自梳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女性文化。
指的是一群终身不嫁的女子,将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自行盘起,相互扶持,矢志不嫁。
她们多数是华南地区一群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女子,她们的自梳,是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一种抗议。
她们被人看成异类,她们压抑女性的情感,采用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女性的反抗和控诉。
一、自梳女的起源 自梳女起源于明代,那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萌芽阶段,中国南方出现了很多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工业作坊,分布在纺织、蚕桑等领域。
机器化生产也给女性带来了就业机会,女性可以通过养蚕、纺织等手工业实现自给自足,不再完全依赖男性,这是自梳女产生的物质基础。
(自梳女)
明代和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礼教压迫女性最严重的历史时期,一些女性为了反抗这些压迫,在有能力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将头发盘起,勇敢的向封建礼教说“不”。
中国人对身体发肤是很珍惜的,女性到了十五岁,就要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以示成年,这种礼仪叫做“笄礼”,是女性成年的标志。
而在华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未婚女子,成年未婚时都梳着一条长辫子挂在背后,结婚时,由母亲或女长辈替其把辫子挽成一团紧贴在脑后勺,称为发髻。
一旦女性梳了发髻,就表示她已嫁人。
而有一些女性在未婚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仪式,自已将辫子梳成发髻,表示终身不嫁,自此正式成为"自梳女",终生不得反悔。
二、自梳女的风俗习惯 自梳女除了梳着已婚女性的发髻外,一般在发髻边上斜插白兰花或者茉莉花做装饰,她们穿白衣黑裤,带红头巾,外人称她们为“乌衣队”。
她们一般不在娘家居住,而是自己建一间单身小屋居住,有自己一份口粮田耕种,表示和已婚女性一样脱离娘家。
她们往往将单身小屋与其他自梳女建在一处,或者几位自梳女集资建一间稍大的房屋居住,称为“姑婆屋”。
她们在一起传授生存经验,交流谋生技巧,相互帮助,应付各种人生路上的坎坷。
自梳女信仰观音菩萨和天后娘娘,她们有的是自己决定终生不嫁的,有的是还没嫁人,未婚夫就已死亡的,她们自梳后,便不得再嫁人。
自梳女自梳的原因,不外乎生活自由,不用受气,不用生孩子,或者对婆家的生活感到畏惧,怕受丈夫、公婆的气,怕生孩子给自己带来危险,也有少部分对性充满恐惧心理的。
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中收的,妇女嫁人后就得逆来顺受。
有些妇女的婆家条件不好,不但嫁过去后生活艰辛,还要生儿育女,使得一部分女性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过受折磨的婚姻生活。
冥婚是珠三角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婚俗。
当订亲男女双方都死亡后,男女双方常常会以婚礼的形式结为亲家,为死去的男女举行仪式,让他们在阴间结为夫妻。
若是男方死亡,也会将订过亲的女方娶进家门,叫做“嫁鬼”,妇子与男子的灵牌拜堂。
还有一种是女方死亡后,男子再娶其他女性,但要在与其他女性的婚礼前与已订婚的死亡女性的灵牌举行仪式,但这种情形很少发生。
大多数没有订过亲的自梳女,会找一个死去的未婚男性做为名义上的丈夫,有时还要出钱购买死去的男性。
这样她们的身份就视同寡妇,将来死后可以在名义上的夫家的墓地安葬。
三、自梳女的悲惨生活 自梳女们因为种种原因,终生不嫁,这并不代表她们会幸福。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交合,方为天地人伦至理。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世界上最美妙、最令人向往的感情,自梳女们永远失去了对美好爱情的体验。
虽然她们往往成群居住在一起,但同性之间的情感体验远远比不了男女两性的情感体验。
自梳女没有丈夫,也就没有孩子。
她们丧失了做母亲的机会,长久的单身生活会让她们慢慢的自我封闭,不但排斥男人,也排斥社会,导致行为偏执,或者精神抑郁。
(冥婚)
由于自梳女对封建礼教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所以历来为社会主流所不容。
人们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她们,歧视她们,将她们当做异类。
而自梳女对社会上几乎所有男性存在固执的偏见,她们平时的衣服都是上下相连的,夹口处缝得特别牢固,喜欢身藏剪刀,以作自卫武器。
她们很多人活在对男人的“假想敌”之中,精神上的压力很大。
如果自梳女忍受不了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想要反悔,往往得不到社会的理解,甚至在自梳女群体中间也被视为叛徒。
反性的自梳女往往会被宗法制裁,或毒打之后重新回归自梳女队伍,或与男人发生感情而被沉塘淹死,死后也不得埋葬。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得到大幅提高,女性不再受到压榨,有了和男人同等的社会地位。
自梳女做为一个历史名词的日子不远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作者:冯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