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黑嫂金婚老人晒幸福,我来回答。
前几天,村里有个老人去世了,三个闺女都不愿意去给老人处理后事,其实之前已经闹出了太多矛盾,三个闺女都不伺候老人金婚老人晒幸福。老人也并不是只有三个闺女,也有一个儿子,但前些年儿子出意外先去世了。
三个闺女之所以不伺候老人,是因为一个奇怪的理由,老人每个月有三千来块钱的退休工资金婚老人晒幸福。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农村有退休工资的老人并不多,这人老了,有退休工资岂不是美事一件?为什么就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呢?这真是咄咄怪事。
黑嫂听人议论时金婚老人晒幸福,心里无数次说过这个老人不如没有退休工资,原因很简单,老人儿子去世后,还有孙子,老人儿媳妇也并没有改嫁。
三个闺女之所以不伺候老人金婚老人晒幸福,是因为谁都想自己拿着老人的退休工资本,老人却谁都不给,于是就天天闹矛盾,最终导致三个闺女谁也见老人面。
所以,什么是幸福?有退休工资就是幸福吗?这个老人幸福吗?关于农村哪一类老人过得最幸福,黑嫂就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农村老人的幸福很简单不管到什么时候,幸福都是个非常抽象的词,它没有具体的标准,有人认为一个月花十万叫幸福,有人认为一天能吃饱三顿饭就叫幸福。所以,人和人的悲欢从不相通,幸福也没有具体的定义。
但农村老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有碗热饭吃,有个地方睡,对于老人来说就已经叫幸福。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不会要求儿子女儿非为自己做什么,相反,他们会阻止儿子或者女儿为自己做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经历,为自己家老人买东西时,比如衣服什么的,他们总是会非常生气,说自己有衣服穿,又买新衣服是干嘛?这不是浪费钱吗?
孩子们会感觉好笑,常常骗老人说这衣服其实非常便宜。
是老人不知道穿新的好吗?并不是!他们是怕孩子浪费,他们对于穿没有要求,新不新无所谓。同理,对吃也没有太高的要求,热饭,能饱,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满足了。
这很难吗?并不难,现在的人,每天剩下的饭都够老人吃了。
但另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确实有些老人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就是因为和孩子们有矛盾,导致孩子们心有怨念。比如黑嫂上面说的那个有退休工资的老人,老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自己儿子没有了,自己还有孙子,自己的退休工资不能交给她们,老人想给孙子积攒。
但是,女儿们不这样想,她们认为孙子也应该管爷爷,凭什么让几个女儿管?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久而久之,竟然发展到了女儿完全不去看自己父亲的地步。
老人会幸福吗?黑嫂觉得他一定非常痛苦。农村人常常会说隔辈不管人,也就是说隔了辈就不管了,这里的不管并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在养活或者是去世后,隔了辈的就没有太大的责任。
但三个女儿不这么认为,闹得并不好看。假如老人没有这个退休工资,三个女儿就不会有太多想法,也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所以,有时候有钱并不一定能带来幸福。
Ⅱ:农村大多数老人是幸福的我们上面说的是个极端稀少的个例,不能当成普遍现象。而事实上,在农村的老人,大多都是幸福的。因为黑嫂前面就说过了,幸福没有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幸福的要求并不一样。
比如有些农村老人粗茶淡饭,他们已经很满足,但有些老人天天大鱼大肉,心里却还有别的欲念,那就会不满足。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吃得好就叫做幸福,主要是一种满足的状态。
农村现在的老人大多吃过大苦,他们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岁月,他们对于吃和穿都没有要求,只求吃饱,只求穿暖,这对于农村人来说并不难。
而农村的孩子们大多会做到这些,父母老了,他们没有劳动能力了,孩子们如果多,就轮流伺候老人,如果独子,那就一直不分家,跟老人住在一起。
这就是幸福,每天三顿饭做好了,晚上有个不冷不热的地方睡,农村老人就已经满足了。
所以我们才会说农村大多数老人是幸福的,我们不能去对比,只要对比,那就没有幸福的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对比是不幸福的根源。
你说你每天生活费一百,还有每天零花钱一万的呢,所以这个并不能去定义幸福。
农村的孩子大多讲究个面子,因为农村里都是相互认识的人,如果真是对老人不好,以后也不好见人,是要被人耻笑的。而老人老了后则容易满足,这就有了幸福的根基。
不管到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拿着个例去放大,有人说看报道说某地某人不孝啥的,之所以报道出来,就是因为稀少,太多普通家庭不会报道,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正常事。
Ⅲ:关于幸福不幸福这个话题,关于农村什么样的老人过得幸福,黑嫂要说,对生活充满希望,容易满足,心存宽容,性格平和的老人最容易得到幸福,他们也确实过得比较幸福。
而相反,那些坏了一辈子,孬了一辈子的人,他们年轻时不会幸福,到老了也不会幸福,这类人完全不知道体谅别人,年轻时不体谅父母,年老后不体谅孩子,总是认为自己做得对,总是认为自己有理,他们哪里会幸福?天天生气都生不过来,谈何幸福?
幸福是相对的,您认为呢?
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