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说,那些质疑的人,不是坏,就是傻乌龙大家庭!

借用一位网友的回复“见不得穷人锅里起个油花”

先说个最简单的例子乌龙大家庭,北京二环内有没有困难户?如果有,把房子一卖,就几百万,比全国大多数家庭有钱!如果没有,那你去看看胡同里那些退休的老头老太,如果有病在身又只有最低退休金,北京街道的领导们去慰问一下,是不是应该?!

所以,贫困要相对的来看,青岛本就是是全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去过棘洪滩镇几次,棘洪滩基本都是渔民后代,大多数村民住着独院小楼乌龙大家庭。

而且棘洪滩镇是在规划中的青岛新市政府所在地附近,随便一拆迁,村民都是几套房,你想找一个类似云贵川大山里的泥胚茅草房土炕头,你想找也找不到啊乌龙大家庭!

两个老人住在大女儿家,只有93平米房子,也就是两室一厅,这对青岛沿海渔民,已经足够局促狭窄乌龙大家庭。当地盛产海鲜,即使是海参鲍鱼,在当地人眼里,那根本不算什么奢侈食品。

还有,如果你有一点常识,未开封的茅台酒或者五粮液都带包装盒,只有酒瓶,而且有三个,唯一的可能就是空酒瓶。你见过有钱人家里把喝完的酒瓶子当摆设?

再有,从电视粗重边框来看,只是一台千元左右的老款普通液晶,这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是城市家庭标配了,估计放在闲鱼卖不了300块!现在小米70寸4k窄边超薄也不过3000块,你见过有钱人家有这么便宜的电视?

甚至一盆墨兰也有人大作文章,在集市上,20块钱连盆带花,这也算奢侈品?!

可笑的是,还有人得出结论,老人家的立柜就至少三万多,这种人就不是傻了,纯属坏的流脓,一次成型的板材估计两三千也用不了,难道你通过模糊的相片,就能得出,白色油漆下是金丝楠木?!

大家揪住不放的一点,是镇政府第一次声明中,说二老住在安置房里,正式的调查结果,又说是住女儿家,看最新的报道,大女儿老公已经因为癌症去世,房子是女儿的,而且是社区给困难家庭的解困安置房,调查结果中也说二老自己的房子在统一改造,按照政策,改造期间政府会出资让民众暂时在别处安置,可以选择住朋友家,也可以用政府出资另行租房或政府短期安置房,住女儿家,无非是为了省点钱,这也完全正常?!

退一万步,家里有一个瘫痪十年的老人,女婿早逝,住社区安置房,这怎么算,都是一个不幸的家庭,社区慰问,天经地义!

所以,再重复一遍,质疑的人,不是坏,就是傻!

妻子离世,姐夫和小姨子结婚没啥不好的。这种现象影视剧中有,现实生活中也有。如果姐夫能和小姨子结婚,亲上加亲,对小孩子一定好。

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的继母,就是她 的小姨。当时听说以后觉得很稀奇,以后进入社会,接触生活多了,反倒觉得没啥了。

同学兄妹两个,在她六岁的时候,亲妈因病去世。那时候她弟弟才三岁多,需要有人照顾。父亲想再婚,但又担心后妈对孩子不好,犹豫不决。后来经人撮合,她的小姨嫁给了父亲。

小姨做后妈,对外甥和外甥女的关心当然不像外人那样。小姨嫁给她爸之后,还生活一儿一女。同学最后是兄妹四个,关系相处得非常好。跟父母的关系也都相处得非常好。

过去在农村,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现象是,大哥去世,小叔子娶嫂子,代替大哥抚养孩子。这种现象对于家庭困难一点的农村人来说,还是比较多的。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附近的村里就有一个小叔子娶嫂子的事情。

大哥意外死亡,留下一个儿子和妻子。妻子想改嫁,正好小叔子还没有娶媳妇,所以,在亲戚们的劝说下,小叔子娶了嫂子为妻,跟嫂子一起抚养大哥的儿子,以后他们还生了四个孩子,夫妻两养育了五个孩子。

因为都是近血缘关系,所以小叔子的四个孩子对大哥的孩子非常好,彼此之间并没有那种同母异父的感觉。

总之,姐姐已经不在世了,妹妹和姐夫只要有感情,嫁给姐夫一起抚养姐姐留下的孩子有啥不好,又不是姐姐在世,妹妹横刀夺爱。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乌龙大家庭:“困难户”上热搜,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大家怎么看

分家这是个十分常见的家庭演变节点。

乌龙大家庭:“困难户”上热搜,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大家怎么看

俗话说,树大分叉,人多分家,在我国漫长的传统时期,一般家里的男丁成婚之后,一个新的家庭就诞生了,就像一棵树上一个成熟的果子一样,要脱离原来的组织。

乌龙大家庭:“困难户”上热搜,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大家怎么看

分家,就是这个脱离的过程。

乌龙大家庭:“困难户”上热搜,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大家怎么看

在古代中国,一家子生很多孩子是很正常的,所以一般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亲姑如妈,长兄如父,说的就是这个。

乌龙大家庭:“困难户”上热搜,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大家怎么看

一旦老大成家之后,就会分家来过,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也可以少点负担。对于年轻的夫妻来说,分开家来,也能减少一些大家庭人员混杂带来的矛盾。

毕竟嫂子和小姑子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的。

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了奖励耕织,一般都会鼓励这样的分家行为,一个单独的家庭,就更有开拓的可能,而广开荒野,多生人丁,也是传统时期维持统治稳定,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手段。

分家单

甚至有法律规定,子女成婚后必须分家的,这样大家庭分成小家庭,减少了世家大族的力量,其实也是稳定地方社会的一个好办法。

就现在来说,都是小家庭了,就没有分家的必要了。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