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乌龙大家庭,三年困难时期,也要保证过年吃顿饺子。肉尽管少些,也并非不见荤腥。这是当年的的政治任务。文革时期乱,但是生产依然搞,该种种,该收收。记得一年腊月二十三,我家蒸的山芋面大饺子,白菜馅,放的耗油的肉渣,那个香啊,我一顿吃了七个大饺子,哥哥比我还多,娘抿着嘴笑。过年蒸白面包子白面馒头。只不过用白玉米面搅肥,就是发酵。肥放的多,馒头就裂开口子,娘说馒头笑喜兴。菜就是自家长两盆豆芽,用大骨头炖熟,吃一个春节。
出家人不打诳语乌龙大家庭。咱不是作家,不会魔幻主义。记忆如此,那时差别不大,邻里背舍也一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