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诞生于黄帝时代,而”广都”三星堆却早于古蜀国三星堆文明。古蜀国属华夏文明,但是青铜文明远高于中原文明。
古蜀由蚩尤开创,《山海经》多处有载,记为钟山之神,其“直目正乘"即所谓“纵目人〞,实为观星者。
蚩尤氏族青铜技术先于其他氏族,他们用青铜记述历史供奉于广都庙堂,夏末商初,罪以“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遭以“是以人夷其宗廟,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隸,不夷于民,而亦未规夫前哲令德之则。”
夷其宗庙,焚其彝器,掩埋宝物于三星堆。三星堆出土象牙乃“巴蛇”供奉在广都庙堂之宝藏。
三星堆掩埋宝藏另有所见,《易》曰:“载鬼一车。”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与外星人的文明是否有关
可能普通人对外星人的文明有什么误解。比如说下面这张图是人类目前的文明,高精度多轴数控加工出来的一个零件。这个零件用在汽车发动机上,但是这种发动机的效率不怎么高,功率也很低,能够承受的温度(几百度、一千多度)在宇宙中看来很低很低,硬度、刚度、强度、耐腐蚀度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能承受高强度的宇宙航行。
所以说在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看起来,上面这个零件应该就是小孩子才会玩儿的零件。真正的外星文明应该会造出来精度、硬度、刚度、强度、耐腐蚀度比上面这个零件高出来几个量级的东西才能叫外星文明。
但是,三星堆文明里面的东西呢?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
就这个冶炼工艺、这种精度的东西能用来干什么?这样浪费空间的零件在19世纪的大工业时代就已经被淘汰了好么?这种东西能往外星文明上想?你就算说这是个方向盘什么的,你就说现在哪个方向盘做成这个歪七扭八的样子,估计业主能把4S店的销售人员脸打肿了。
对于一个没见过真正工业产品是什么样的人,外星人对他们来说就是要“怪”,要“神秘”,要“从来没见过”。但是实际上外星人之所以叫外星人是因为他们有更先进的科技,能够制造出来比人类先进得多的仪器和设备。所以外星人如果工业只能够生产出来三星堆文明中的这种东西,别说宇宙飞行了,估计自行车都生产不出来。
如下图所示,是小说《三体》中想象出来的外星人的科技,这才有那么一点儿外星人的样子——精密、性能强大、让任何一个熟悉人类最先进工业成果的工程师觉得叹为观止。但是如果外星人都是戴着面具拿着青铜法杖的,那不是外星人,那是神经病。
所以说很多人真的对外星人有点儿什么误解,才会觉得三星堆文明在科技上有什么不可解释的。三星堆确实有很多神秘之处,但是这些神秘之处没有一项是违反科技的,都是文化人种上的神秘之处,比如说三星堆文明使用的语言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图腾为什么会那么奇怪,他们的风俗习惯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等待研究的,但是跟外星人与否没有关系。
三星堆文明和同时期的殷商文明哪个更先进
感谢邀请。
不好意思,“三星堆文明”的表述大约不准确,应该是“三星堆文化”。其与中原夏商文化有联系也有不同,目前看,规模及水平,没有达到或超过中原。
一,“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市以西约10公里的南兴镇三星村。那里发现了古城遗址,北面是鸭子河,南面是马牧河。马牧河南岸有三座黄土堆,故被称“三星堆”。马牧河北岸有月亮湾,1929年有玉器出土,使“三星堆”引起外界重视。 二,上个世纪50年代,相关大学和考古研究单位联合对“三星堆”进行了调查。80年代以来,正式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多处重要遗址,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并且证明,“三星堆”是一个年代跨度较长时间的“城邑”。
三,学者们根据考古成果,重新审视了以往对“三星堆”的认识,将相当于更早的龙山文化期的三星堆遗址一期,归入“宝墩文化”。因此,现在所说“三星堆文化”,是指“三星堆遗址”的二期和三期,基本时间段为商末至周初。 四,三星堆城址,东西长1600-2000米,南北长2000米,面积3.5-3.6平方公里。城墙高约5-8米,宽40米,平行夯筑,使用土坯。城邑建设,亦以中轴线方式布局。沿中轴线分布三星堆、月亮湾、真武宫、西泉坎四处高台,当为祭祀或封禅场所,也是集中发现器物坑之处。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金杖、金面罩、金虎形饰、青铜立人像、人头像、人面像、神树、尊、鼎、玉牙璋、玉琮、玉瑷、象牙、海贝;玉石璧、琮、璋、圭、玉瑷、玉斧,铜牌饰件、箍形器件、凿、石璧组等数千件。 五,三星堆遗址所表现的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在1、2号坑出土的器物上。两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立人像、 跪坐人像、小人像、持璋小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眼形器、眼泡、爬龙柱形器、虎形器、罍、尊、盘、器盖、铃、瑗、小型凤鸟饰、鸟形饰、蛇形饰、夔龙形饰、神殿和神坛的模型、神树、各种形制的青铜牌饰、戈、戈形器、钺、凿、镞等,还出土海贝4700余枚、玉璋、玉戈等。这里面,一类不见于中原,如大型站立人铜像;人面和兽面的铜面具;各类铜人头像等。除此之外,其他器物基本都看出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比如玉器,形制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时期,殷商时期已很少孑遗,但三星堆在大量使用。一些学者认为,这说明,第一,三星堆与与中原的交往是单向的——中原对三星堆的交流,而无反向或很少;第二,交流主要集中于礼器方面——是族群高层的交往形成;第三,二里头中期以前的礼器,殷商时期已基本不用,但在三星堆盛行不衰,说明中原文化影响时间不短且影响深远,这些影响,已成为三星堆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 六,关于三星堆文化的族属,有学者认为是蜀人的祖神“蚕丛”;还有人认为应该是“鱼凫”;有人认为是“鱼凫”之前的“柏灌”。也有学者从蜀都的地理沿革的角度,认为今广汉三星堆城址,当为早期蜀都所在,而称蜀城,其最后废弃很可能与鱼凫王出行有关;……。由于史书记载多有缺略,而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年代跨度又较长,目前关于三星堆城址和三星堆文化的族属研究,还只能看做是各有所据的推定。当然,也有学者并不主张把三星堆的遗物与《华阳国志》等相关古史的资料及“羌戈大战”等口头传说直接加以比较对照,认为,古史传说和口头传说都有今后各自整理研究的必要,在现阶段就把它们与考古资料随意连到一块,未必会产生好的结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