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恨那些道德绑架的人了郭美美事件。本来捐款是好事,但是没必要强迫,或者说在公司里有意无意地说其他没捐款的员工,这样真的很让人讨厌。

捐款没必要强迫,捐了是个人的善心,不捐也没什么可以责怪的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领导有这份心意当然是好的。领导个人要捐多少就捐多少,不要让员工也一起捐。而且本来每个人的收入都不一样,领导个人捐1000跟员工捐1000其实也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现对于捐款去向的不信任,很多人不愿意捐款疫情期间,一红十字会对于全国各地捐款的不透明处理,让很多人都非常气愤。现在大众对于红十字会这些都不是很信任。有时候虽然有善心,但是也担心最后这些善款没有给到最需要的地方。

领导捐款,强迫员工就是一种道德绑架。疫情期间,湖北是重灾区, 非常严重,需要医疗物品,我们发发善心,我先捐了,这时候员工有捐的话当然好,没捐也没必要再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有些员工也有家庭,需要更多的开销。

如果强迫员工捐赠一定的数额,那更加是一种道德绑架。

今年这么大的洪水天灾,怎么没有看见谁组织捐款捐物了

今年的水灾,仅次于54年大水,安?的长江.淮河洪水泛滥,多处堤坝溃破,数十万人流离失所,王家坝开闸泄洪;滁河实施爆破泄洪,安徽人民“舍小家,保大家”的壮举,也让长江下游江苏.上海受益匪浅,大大缓解了防洪压力。

目前我在上海,前些天才看到上海派出300多人抢险队,支援安?。但在资金和防汛物资,社会捐助方面还没有这方面报道。上海街头也看不见捐助箱,感觉不出洪水对上海人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无外乎有两个原因:受灾群众的窘况以正面报道为主,地方妥善安置,灾民衣食无忧,有些灾民自娱自乐,还跳广场舞。

郭美美事件,武汉红十字事件,民众对慈善机构信任度大打折扣。取之于民,但用之于民抱有成见,捐款热情不高。

家园被毁,灾后重建,肯定需要大量资金。安徽人不太富裕,房屋被淹,农田颗粒无收,今后的生活会面临很多困难,必然要度过缺衣少粮的日子。农民的艰难和疾苦,没必要遮遮掩掩,实事求是通过媒体广泛报道,博得社会的响应,帮助农民重建家园。

捐赠30多万,冰花男孩只得500剩下的钱去哪了

首先,网友愤怒于擅改对象,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鲁甸发起的捐款倡议书并未明确捐赠对象,因此捐赠款项的后续分发使得网友与鲁甸政府产生了较大分歧。网友们是冲着冰花男孩捐赠的,而鲁甸领导却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网友的这一点,将收集来的款项平分给了男孩所在的山区孩童。其实最大的症结不在于款项没有全给冰花男孩,而在于政府在背后的这一系列操作让网友们非常郁闷。钱是网友们的,在倡议书不明确和慈善捐赠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村里领导擅自改变对象是有失分寸的。网友的质疑很合理。

郭美美事件:领导变相“强迫”职工捐款合理吗

郭美美事件:领导变相“强迫”职工捐款合理吗

其次,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力度有待加强我们先疏通一下捐赠情况,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冰花男孩先接收到了8000元的定向捐赠,为热心人士直接上门捐赠。而这8000元不属于30万的社会捐赠范畴,因此冰花男孩应当是收到了8500元的捐赠。

鲁甸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6.5级地震发生后,目前全县还有3个贫困乡镇、488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摘帽。王福满所在的转山包小学位于海拔2800多米的山顶,冬天最低温度在零下15℃左右,属于乌蒙山冷凉片区的高寒山区学校,也是鲁甸36个边远贫困学校之一。

目前,鲁甸已对海拔2000米以上的学校,每个教室安装了2个取暖器;对海拔2600米以上区域的学校,按照每个学生1顶帽子、1件棉衣、1双手套、1双鞋子的标准给予保障。对全县90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尽力给“冰花男孩”们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教育局长陈富荣表示,这笔30万指定用途的捐赠,平均到每一名在校生身上是500元,王福满也在这个范围内,标准是一样的,若将30万都给予他,会让他一夜暴富,对他的成长不利。

网友们为小满感到不平,因为此次事件受到关注,男孩绝对是功不可没,其实局长用一夜暴富不利于成长的理由解释并不能让人信服,至少应该给予男孩最多奖励或者分次给予。

最后,为冰花男孩的父亲点赞相比局长的解释,男孩父亲的言论让人非常感动。

这位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家条件是不好,但关注的热度总会过去,我怕到时候有落差反而会影响孩子,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具体去了解资助的事情。我不希望因为这事让他觉得可以不劳而获,还是要脚踏实地。”

冰花男孩的父亲文凭不高,家境贫困,但他的这番话让网友们暖了心,相信在这样一个父亲的培养和网友们的关怀下,冰花男孩能更好成长,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