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发的苏秦,第一次来到赵国,说服了赵王采取联合来面对秦国的威胁车裂之刑。在得到赵王的支持下,苏秦很快又说服了其它六个国家。由此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拜苏秦为相,执掌6国相印。那么,执掌6国相印的苏秦可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为何却受到了和商鞅一样的车裂之酷刑呢?说起来这和一场刺杀有关。苏秦出生在一个平民的家庭,师从鬼谷子,跟随着师傅,苏秦学习如何游说君主,谋取政治地位的呢?在技艺学成后,苏秦带着自信下山开始游说秦国,然而,初次的游说,并没有让他获得成功,在苏秦带着落魄的样子回到家乡,受到了家乡人的冷嘲热讽。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苏秦再一次闭门不出,苦心学习,终于在一年之后研究出了成果。由此实现了他的第二次游说。宣王十九年,齐宣王病逝,他的儿子继位,即位后大臣们为了争新王的宠爱,便派人刺杀苏秦,苏秦受了重伤逃走。为了抓住刺杀的刺客,苏秦请求齐王以自己谋乱的罪名把自己施行车裂。这样可以让人拿到赏金,凶手就会被发现。齐王采取了苏秦的建议,果然刺杀的凶手被抓住了,然而苏秦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战国时期,苏秦被人刺杀,临死前他为什么让齐王把自己车裂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谋略家,纵横家,雒阳(今河南洛阳)人。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是中国四分五裂的时代。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由于东周就像一头没牙齿的老虎,没有能力统治全国,一些有实力的诸侯国纷纷自立,于是出现了秦、楚、齐、燕、赵、魏、韩七个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本文的主人公苏秦就生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少年时的苏秦,师从鬼谷子学习兵书战策和攻城略地之术。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鬼谷子号称一代谋圣,他的徒弟都是一些牛人,比如孙膑、庞涓、徐福等人,在众多师兄弟中,苏秦和张仪最要好。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5年后,师满出山的苏秦意气风发回到了老家,他决心用学到的知识改变命运,实现锦衣玉食官拜上卿的理想。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苏秦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接连碰壁。

车裂之刑:一人执掌六国相印,被誉为古代最牛丞相,为何又受到车裂之刑

由于他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资质,只不过是一个怀揣理想的空谈书生,遭到了各国君王的冷落和拒绝也在情理之中。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苏秦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不难理解,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很难做到,“一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二是把自己的认知装到别人的脑子里。”

面对挫折,苏秦没有灰心丧气,他总结出各地国君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是因为不太实用,他要从实际出发,重新装备自己。

于是他找到了《周书阴符》,开始了学习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揣摩,他终于悟出了“合纵连横”之术,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专著论文,他要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再闯“江湖”。

沉下心来的苏秦,在这一年中悟出了许多道理,他的“合纵连横”之术主题思想就是联合弱小的六国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

当时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其他六国单打独斗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苏秦的切入点相当敏锐,再出江湖推销自己的战术得到了燕国、赵国的支持,燕、赵两国都拜他为相国,相当于后来的丞相。

苏秦说服了燕、赵两国加入联盟,开局还算顺利,接下来他要说服另外的四国加入联盟。

就在苏秦刚要动身去说服其他四国时,突然得到秦国将要进攻赵国的计划,这使苏秦大吃一惊。

要知道联盟还没完成,秦国就攻灭了赵国,自己的“合纵连横”的战术就会破产。

情急之下,苏秦想到了自己的师弟张仪。

此时苏秦官拜燕、赵两国丞相,召唤自己的师弟,张仪自然屁颠屁颠地来了。

张仪原指望苏秦能赐他一官半职,然而苏秦却故意冷淡他,故意激怒他,张仪不忍受辱一怒之下投奔了秦国。

原来这正是苏秦所要的结果,然后他暗中资助张仪,张仪最后成了秦国的军师。

当张仪得知是苏秦暗中相助,内心十分感激,让人传话给师哥,说只要他是秦国的军师,秦国就不会进攻赵国。

由于张仪的暗中帮助,秦国最终取消了进攻赵国的计划。

苏秦趁此机会,说服其他四国,六国联合抗秦的联盟最终实现。

苏秦因此身配六国相印,奔波往返六国之间,合纵抗秦的战局形成。

此后秦国再不敢觊觎函谷关以外的国家,这种安定的局面达15年之久。

当然了,秦国一直不甘失败,千方百计要击溃这个联盟。

后来秦惠王将女儿嫁给了燕国太子,目的就是从内部瓦解六国联盟,齐惠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燕易王继位。

当时齐国看到燕国和秦国结为秦晋之好,自然心中不满,于是趁燕国国丧期间攻占了燕国十座城池。

由于齐国率先撕毁了联盟,这让燕易王很恼火,燕易王让苏秦去赵国讨要城池 。

此时苏秦感觉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毕竟联盟是自己一手缔造的,齐国侵占燕国城池自己负有不察之责。

苏秦来到了齐国,拜见齐王,鼓动不烂之舌,说服齐国归还了燕国十座城池。

苏秦一会儿帮着燕国,一会儿帮着齐国,其反复无常的做法令两国大臣对他十分不满。不管怎么说,苏秦总算弥合了联盟的裂纹。

苏秦不辱使命回到了燕国 ,燕易王对他更加亲近,更加厚待。

也许苏秦恃宠而骄,也许苏秦色迷心窍,他竟然和燕易王的母亲私通,他这种行为和秦国时的吕不韦惊人的相似。

苏秦害怕有一天奸情泄露,为了避免被杀,于是假借自己去齐国作卧底,请求燕易王批准,燕易王没怀疑就批准了苏秦所请。

苏秦来到齐国,见到了齐王,他说燕王要谋害他,所以逃了出来。齐宣王求之不得,于是拜他为客卿(相当于丞相)。

讲真苏秦就是一个双面间谍,他在齐国期间,表面是为了齐国的利益,暗中却帮助燕国,他想“做空”齐国。

苏秦位高权重,引起了一些同僚的羡慕嫉妒恨。

当时齐国的一位大夫暗中收买了一个杀手,趁其不备行刺苏秦。

当时苏秦身负重伤,但他强忍着剧痛,捂着伤口很快跑到了宫里。

齐宣王闻讯赶了过来,震怒之下发令要捉拿凶手,这时苏秦已经奄奄一息,只见他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让齐宣王下令捉拿凶手。

只见苏秦的嘴巴张了几张,齐宣王急忙俯下身:“大王先不要下令捉拿凶手,我死后,大王在宫门前,把我施于车裂之刑,就说我是燕国派来的间谍……”

原来苏秦想用“自污”办法引出凶手,齐宣王明白了苏秦的意思,依计而行,传旨说苏秦是燕国间谍,刺杀他的人是英雄,必须得到奖赏。

当时凶手看到了布告,主动站出来到宫里去领赏。毫无悬念,齐宣王杀了凶手,苏秦临死一计为自己报了仇。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