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是孙坚杀的华雄是谁杀的。小说《三国演义》为了吹捧关羽,虚构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很多人不加求证,便信以为真。
详情如下:
在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来到汜(sì)水关前被董卓的大将华雄阻拦。联军派出多个大将挑战华雄,不料都被华雄斩杀。正在众人惊慌失措,一筹莫展之际,关羽毛遂自荐,请求出战。曹操让人倒了一杯温酒,为关羽壮行,关羽却说:“酒先倒下,一会儿我回来再喝。”不多时,关羽提着华雄的人头回来了,而酒还是温热的。
《三国演义》中这段“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写的很精彩,家喻户晓,也成了很多戏剧的经典曲目,大家也对此事信以为真。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虚构了很多历史故事,而“关羽温酒斩华雄”就是此书虚构的一个故事,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不过,华雄倒是确有其人,而斩杀华雄的就是东吴大帝孙权的父亲孙坚。孙坚骁勇善战,有智谋,在东汉末年是一位有名的猛将。
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道,奸臣窃权,朝政崩坏,民不聊生。扬州吴郡富春县有一个英武的少年,名叫孙坚,可能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人。
孙坚胆略过人,17岁时便独战群盗,闻名郡县。其后参加讨伐黄巾军起义的战争,所向无前,战功卓著,闻名于朝廷。其后孙坚被朝廷任命为长沙太守,平定荆州三郡叛乱,因功被封为乌程侯。
汉灵帝崩逝,外戚集团之首何进与宦官集团之首张让争权,双方同归于尽,凉州军阀董卓率兵入京,坐收渔翁之利,控制了朝廷。董卓当政,残暴无道,群臣激愤,各州郡长官纷纷兴兵讨伐董卓。
孙坚也积极响应,兴兵讨伐董卓。 孙坚借此兼并郡县,讨伐不服,势力逐渐壮大,成为一个实力不可小觑的军阀,后来依附了大军阀袁术。当时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但人人心怀鬼胎,按兵不动,伺机兼并他人地盘。而孙坚坚持奋战,多次击败董卓的军队,威名远扬。
有一次孙坚被董卓大军围攻,寡不敌众,与几十个骑兵突围逃走。孙坚常常戴着红头巾,于是脱下来让亲近的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敌军以为戴红头巾的是孙坚,于是争先追杀祖茂,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走。孙坚经此大败,毫不气馁,再次收拢士兵,伺机再战,终于大败董卓军队,斩杀了敌军都督华雄等人。
后来,孙坚奉袁术之命攻打荆州牧刘表,与刘表的部将黄祖交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单枪匹马追击到岘(xiàn)山时,被敌兵射杀。
史书参考:《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檐雨坠珠,转瞬流年千秋。阶苔行蚁,方寸浮世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关羽温酒斩华雄,华雄的武艺怎么样
华雄的武艺不错,应该有一流水平。关羽温酒斩华雄是大家熟悉的三国故事。这一战罗贯中没有直接描写两人的厮杀过程,只是通过众诸侯在帐中听到外面“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来间接反映了关羽和华雄交手的激烈场面。
不过这一战虽然激烈,但是时间不长。在关羽出战前,曹操准备了热酒一杯让关羽喝了再上马,关羽却说酒暂且放着,去去就回。结果等关羽斩了华雄,取了首级回帐,酒还是温的。
演义中虽然没有写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什么时候,但是从历史上董卓迁都长安的时间看,关羽斩杀华雄应该是在寒冬之时。
冬天热酒冷得快,从热到温大概也就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关羽从出帐提刀上马,冲出营门大战华雄,将其斩杀以后斩首再回到帐中,总共就花了这么点时间,两人交手的时间自然更少。
而葭萌关之战张飞和马超从下午厮杀到天黑,不过战了两百二十几个回合。关羽和华雄交手应该最多也就是二十个回合左右,并不算多。
考虑到此后夏侯惇和关羽曾经交手十几个回合不败,管亥也能和关羽杀上几十合以后才被杀,单从和关羽交手的结果看,华雄的武艺似乎不强,要弱于夏侯惇。
不过华雄和关羽交手前还连杀了联军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将。其中鲍忠、祖茂都是一刀杀死,俞涉是三合被杀,潘凤虽然没提几合战死,但是书中也说是去不多时,自然也不可能坚持多少回合,所以四将都是被秒杀无疑。
这四将虽然都是一出场就被华雄所杀,没有什么表现,不好说他们武艺高低。但是在演义中能在正面交锋中这么直接秒人的,基本上武艺都不差,至少也得是马岱、李典这个水平。
更何况华雄斩杀的四将中,祖茂可是孙坚手下的四大将之一,和程普、黄盖、韩当并列。程普等三人虽然不算什么顶尖高手,但是在后来也有所表现,武艺不弱。祖茂能和他们并列,自然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少说也有二流水平,对上夏侯惇、张辽这个级别的武将,也不至于被秒杀。
因此从华雄能连续秒杀四将,特别是祖茂的表现来看,他的武艺应该比夏侯惇等人还要强一些。
所以综合考虑华雄对关羽和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将的表现,他的武艺应该和夏侯惇等人相当,但是攻强守弱,遇到不如自己的人可以秒杀,但是遇到高手也难以持久,是一个优点缺点都很明显的武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