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马琳绝对是一个特殊存在张继科vs王皓,因为他打球时对比赛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让对手十分难受,甚至严重影响其技术水平的发挥。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曾开玩笑地评价马琳:“有的选手与马琳打完球恶心的上厕所哇哇吐。”说的就是马琳在比赛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思考战术并打断对手的比赛节奏。马琳这一系列控制比赛节奏的动作,网友戏称十八摸,比如用手摸摸球台啦,用球拍扇扇风,用胳膊擦擦汗,用手系一系鞋带等等。

马琳在比赛局面被动时使用节奏控制战术,往往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拿下关键分扭转不利战局,直至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张继科vs王皓。然而2009年全运会男团决赛第五场马琳面对张继科使用节奏控制战术,却被张继科利用神暂停打乱,从而输掉比赛。这场比赛也成为张继科的经典战役之一。张继科这个最快大满贯可不是吹出来的,真有实力和天赋啊!

2009年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张继科vs王皓,对阵双方是马琳率领的广东队与王皓率领的八一队。那年21岁的山东籍年轻队员张继科被交流到解放军队,代表八一队参加全运会。

第一盘广东队马琳VS八一队王皓。马琳在0-2落后两局的情况下张继科vs王皓,3-2逆转战胜王皓。为广东队拿下第一分。

第二盘广东队张超VS八一队张继科。张超在0-2落后两局的情况下张继科vs王皓,3-2逆转战胜张继科。广东队形势一片大好,只需要再拿下一分就能成为全运会男团冠军。

第三盘广东队金义雄VS八一队雷振华。雷振华3-0战胜金义雄为八一队扳回一分。

第四盘广东队张超VS八一队王皓。王皓3-1战胜张超,又为八一队扳回一分。双方盘数战成2平。

决胜第五盘广东队马琳VS八一队张继科。

第一局张继科打得顺风顺水,很快以11:4拿下第一局。第二局马琳充分发挥发球变化多的特点,同样以11:4扳回一局。第三局张继科再次爆发以11:6拿下第三局。只差一局张继科就能为八一队夺冠立下大功。

第四局张继科反手爆拧和反拉频频得手,马琳用发球抢攻与之周旋,双方打成4平、5平、6平。6:7马琳落后一分叫暂停。暂停回来,马琳发球反被张继科反手抢拉直线得分,8:6张继科领先两分。张继科在远台被动中反手发力反拉得分,9:7领先马琳。

马琳发球后抢拉直线得分8:9,只落后一分。这时候马琳开始控制比赛节奏,用球拍扇扇风,在场地溜达一下,再用球拍扇扇风,用左衣袖擦下汗,用右衣袖擦下汗,再用球拍扇扇风,然后准备发球。在马琳将球抛起的一刻,张继科叫暂停。这一举动大出马琳意料之外,让马琳之前想的算计发球战术全部落空。无奈马琳只好放在球拍,也拿着毛巾回到了本队教练席前。八一队主教练王涛对这个暂停叫的时机极为赞赏,递给张继科饮用水后,向他竖起大拇指。

暂停回来后,马琳继续控制节奏,扇风、擦汗后准备发球。这时张继科表示没准备好,正用衣袖擦汗。这一下又打乱了马琳的算计。马琳只好再重新准备。马琳发球后,张继科迅速上步用反手拧拉到马琳正手斜线。马琳正手反拉直线球出界,张继科10:8领先,拿到两个赛点。

张继科发球后,反手劈长到马琳反手底线,然后迅速侧身进攻斜线,在马琳调正手时扑出去形成正手对拉,马琳正手拉球出界。11:8张继科拿下赛点,为八一队赢得了冠军。张继科兴奋地双手攥拳仰面躺在赛场上,王皓、雷振华扑上去将他压在身下,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场比赛成为节奏控制与反控制的经典战例,张继科用他过人的胆识在关键时刻成功化解了马琳算计,定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从而赢得比赛的胜利。所以说张继科的成功并不偶然,他天生就具备王者之气,只要站在赛场上成功一定会到来!

大家平时所说的马琳、王皓、王励勤环环相克,指的是:马琳克王皓,王皓克王励勤,王励勤克马琳。当然,竞技体育没有绝对的克星,这种说法是相对的。

张继科vs王皓:2009年全运会男团决赛张继科是怎么战胜马琳的

张继科vs王皓:2009年全运会男团决赛张继科是怎么战胜马琳的

马琳之所以是王皓的克星,是因为马琳的发球特别好,擅长前三板,且马琳的心理特别强大,在大赛中能正常发挥技术水平,王皓对此很不适应。相比之下,王皓的技术没有任何问题,训练也非常刻苦,但是在万众瞩目之下,内心容易起变化。王皓三次打进奥运男乒单打决赛,迄今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这说明他的技术是世界顶级的,可是他三次决赛均获得亚军,只能从心理层面找原因了。

张继科vs王皓:2009年全运会男团决赛张继科是怎么战胜马琳的

张继科vs王皓:2009年全运会男团决赛张继科是怎么战胜马琳的

马琳与王皓的经典战役是2008年北京奥运男单决赛,马琳以4:1取胜,他在那届奥运会上还拿到了团体金牌,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对于那次输球,王皓多年之后曾提起过:“北京奥运会决赛的对手是师兄马琳,我们在同一个组训练,感觉比赛的时候下不了狠心,心理特别纠结,最后输了。”

王皓“克”王励勤,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王皓比王励勤年轻5岁,到了运动生涯的后期,王皓在体能上占有很大优势;二是王皓的打法更先进,他是真正的两面弧圈打法,反手连续性和杀伤力极强,且变化多,速度快,王励勤的反手技术一般。

至于王励勤“克”马琳,则是广为人知的说法。两人年龄相仿,同时进入国家队,从1996年亚洲杯男单决赛开始,到2010年直通莫斯科的那场PK,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两人几乎在所有大赛中碰过面,大到奥运会,小到乒超联赛,在决赛中碰到的次数也很多。

“马王”之间的碰撞,最为戏剧性的就是2005年、2007年、2009年世乒赛,王励勤三次夺冠,马琳三次屈居亚军。当然,马琳也有“报仇雪恨”的时候,比如2010年直通莫斯科的名额之争,两人进行了一场队内比赛,马琳3:1战胜王励勤,获得最后一张莫斯科世乒赛的入场券。

事实上,马琳和王励勤要相互感谢对方,如果没有两人长时间的竞争,他们都不可能坚持那么长时间。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国乒,能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担任主力,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