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谢邀破釜沉舟主人公。“巨鹿之战”爆发前,江东义军首领项梁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把原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从民间找来立为楚王,仍称其为楚怀王。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不料,之前连吃败仗的秦将章邯很快卷土重来,突然向江东义军发起了疯狂反扑。项梁猝不及防,战死于乱军之中,反秦义军被章邯打得大败亏输, 项羽(项梁侄儿)和另一枭雄刘邦被迫引溃军撤往彭城(今徐州)。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章邯乘胜追击,指挥秦军北击赵国(并非战国时的赵国,是秦末诸侯新建的割据政权),并攻破其都邯郸。赵王歇落荒而逃,至巨鹿(今河北平乡附近)后连连向楚怀王发出求救信号,希望他派兵来援。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楚怀王召集麾下诸将,商议发兵直捣咸阳、抄秦军后路之事 。他许愿道:“谁先打进咸阳,谁就是关中之王”。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项羽、刘邦闻言皆蠢蠢欲动,都想往攻咸阳。楚怀王命刘邦率部攻取咸阳;命项羽北击章邯,围困并歼灭屯驻在巨鹿的30万秦军。项羽虽然想做关中之王,但更想和章邯拼个你死我活,替叔父项梁报仇。楚怀王害怕勇冠三军的项羽人多势众,不服管束,就拜宋义为上将军,有羁縻、监视项羽之意;封项羽为副将,拜为鲁公;谋士范增为末将,共领20万大军直扑巨鹿,讨伐章邯。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公元前207年,宋义率楚军浩浩荡荡开到安阳(今河南安阳)后,居然下令扎下营盘,连停十余天,再也不肯向北进发了。原来,宋义惧怕秦军威势,忌惮章邯骁勇,所以首鼠两端,按兵不动。项羽心急如焚,屡屡催促宋义,央告他兵贵神速,须尽快进兵。楚军在安阳呆到第46天时,宋义还是没有一丝进兵之意,项羽再次恳请他尽快拔营出击 。宋义恼羞成怒,拍桌子呵斥道:“你想造反吗?怎敢不听主帅号令” !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项羽怒不可谒,立马拔剑将宋义杀死了。他提剑奔出帐外,对众将士大喝道:“宋义贪生畏死,违背大王将领 ,拒不发兵往攻秦军。我奉大王密令,已经将他诛杀了“!

破釜沉舟主人公:破釜沉舟的由来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大家本来就服项羽,于是公推他代行上将军一职。项羽派人将杀宋义一事告知怀王,怀王只好立他为上将军。项羽立即下令:大军立刻拔营离开安阳,往北进发,赶到巨鹿和章邯决一死战。

项羽命悍将英布和蒲将军率20000人马先行渡过漳河。楚、秦两军初次交手,秦军就吃了败仗,防线被迫往后收缩。

项羽率主力随后渡过漳水,等大军全部渡河后,他颁令全军:每人只带3日口粮,再把行军打仗时用来煮饭的锅具全都砸毁,把过渡用的船只尽数凿沉。项羽的用意是不留退路,一鼓作气全歼敌军,若失败的话全军玉碎。成语”破釜沉舟“ 即源于此。他鼓励全军将士道:”此战乃生死之战,我军只进不退 ,用3天的时间彻底击败秦军“!

战斗打响后,楚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项羽一马当先、咬牙切齿地直奔章邯而去。章邯本打算佯装败退,再诱敌深入,一鼓聚歼之,不曾想楚军人人俱怀必死之心,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楚军攻势犀利,进展神速,章邯的计策还来不及实施便告破产。项羽挥舞着长戟带头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戳翻了无数兵马。项羽胯下那匹乌骓马风驰电掣,载着他像飞一样追击着溃逃的秦军,秦军抵挡不住楚军亡命徒似的雷霆攻击,争先恐后地狂奔乱窜,反将前来接应的后队阵势冲乱、冲垮。章邯见大势已去,自己也飞马逃命去了。

驻扎巨鹿的30万秦军被楚军几乎消灭了一半。项羽以“破釜沉舟”之勇气,以直进不退的不要命打法,干脆利落地取得了巨鹿之战之完胜。

之后,各路诸侯被项羽舍我其谁的气势给震慑住了,皆敬称他为“楚霸王”,谁都不敢撄其锋芒,大家公推其为诸侯上将军,将统辖诸路大军的最高指挥权全部交给了他。

项羽准备乘胜追击,彻底歼灭章邯,范增劝曰:“章邯虽败,但他麾下还有十几万人马,实力不容小觑。如今,秦廷风雨飘摇 ,早已危若累卵,赵高专横,二世昏庸,章邯吃了败仗,一定会遭清算。我们不如休整军队,静观其变,等其内讧生变,再起兵攻入关中,必能以最小的代价大获全胜” 。项羽应允,遂按兵不动。

果不出范增所料。章邯请求二世派兵增援,赵高诬其无能,还攻讦他阴欲图谋不轨,撺掇二世严惩败军之将。消息传来,章邯手下将领个个义愤填膺,部将司马欣乘机劝章邯率部向项羽投降。

司马欣代表章邯来楚营乞降。范增劝项羽摈弃旧怨,以大局为重,项羽同意,并跟章邯订立盟约,拜其为雍王,封司马欣为上将军,令他二人率十余万(也有史料说20万)投降秦军做前锋,项羽自己则亲率楚军和各路诸侯的人马,遮天盖地的向西杀将过去。之后,历史进入了“楚汉争霸”的阶段。

欢迎探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剽窃必究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