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历来自认为还是比较理性和有涵养的,但看到这样的问题,哥还真是有些怒了多铎怎么死的。我不知道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别有用心,想替异族入侵者和汉奸卖国贼张目,还是某些现代人的三观出了问题,居然可以这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善恶?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史可法要不要为扬州十日中的八十万受难者负责?如果以上逻辑成立,那么某人路遇持刀抢劫,因反抗而被杀害,法庭是否可以认为受害者因为此负责,因为是其的反抗行为导致对方的杀意?那么以此类推,是否呼救,报警,逃跑之类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犯罪行为升级,因此都需要为对方的犯罪后果负责?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从法理和逻辑上讲,谁实施的犯罪行为,谁就应为此负责。史可法等人的反抗行动从逻辑上讲不是导致扬州十日的必然条件,客观上完全不具备为后果负责的可能。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而从感情上讲,史可法等人历来是受推崇的民族英雄,其在国破家亡,神州陆沉之际所迸发出的爱国热忱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肝胆是王朝末世的血色残阳之中不多的一抹亮色。我巍巍中华历五千年风霜雨雪而不倒,靠的正是以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为代表的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和肝胆血性,正是他们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史可法等人固然才力不足,举措失当,多有不尽人意之处,可以说他们应当为抗清失败负一定责任,但这绝非他们为扬州十日负责的理由。如果史可法要为扬州十日负责,那么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人就应当为崖山之战后的十万浮尸负责,十九路军将士就要为南京大屠杀的数十万死难者负责,民国政府就要为抗战中死难的数千万军民负责。。。那么外敌入侵,民族存亡之际,还会有谁挺身而出,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一个失去了血性的民族,又何来自立自强的希望?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最后送上田间的诗句《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希望以后再看不到类似的问题,谢谢。

顺治帝为什么挖掘多尔衮的墓而且还鞭尸

自古以来,想给皇帝当假爹的人,都没好下场,吕不韦、嫪毐是这样,多尔衮同样也是如此。他是满清入主中原的头号功臣,但得意忘形地当了“皇父摄政王”,自然让顺治难受之极,生前动不得他,死后挖坟掘墓就是必然的了。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多铎怎么死的:史可法要不要为八十万扬州百姓的死负责

多尔衮本来是有机会做真皇帝的,但为了避免造成内部的分裂,他以政治家的目光选择了妥协,辅佐顺治皇帝登上了皇位,自己则坐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在一段时期内,他是为顺治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年幼的顺治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他才是满清的主宰之人。

多尔衮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东征西讨,在对蒙古、朝鲜以及大明的征战中战功赫赫,谋略和勇武都是一时之选。这一点,从他当机立断进军中原就能略窥一二。

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满清军队获得了数千年都极为罕见的天赐良机,多尔衮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总动员令,女真人几乎有行动能力的男子都拿起了武器,如同野兽看到了一块肥肉般地去征服他们眼中富饶的土地。 多尔衮给整个部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以及广袤无垠的土地,而他的地位也如同火箭般攀升。

摄政王变身为叔父摄政王,叔父摄政王变身为皇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最后成了皇父摄政王。

他本来就是顺治的叔叔,做叔父摄政王也在情理之中,但在叔父前面加个“皇”字,就显得意味深长了。等到最后干脆撕掉了最后的面纱,直接把自己定义成为皇帝的父亲,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当时的多尔衮,一切的礼仪和皇帝无异,为了方便办公,把皇帝的印玺都拿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大臣们上朝不是去皇宫,而是去多尔衮的王府。纵观历朝历代,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都是曹操、司马昭之类的人物。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如果多尔衮不年纪轻轻就摔死,以他的尊号变化轨迹,下一步肯定会有兴趣干一届皇帝的。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受汉化影响十分严重,汉人历史上从尧舜禹开始到曹丕,再到后来的赵匡胤,上演了无数次“禅让”的把戏,而年幼的顺治面对手握雄兵的多尔衮,估计配合着再来一次“禅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可惜的是,多尔衮天不假年,39岁就归西了。而顺治心里这口气,应该是憋了很长时间。多尔衮归西,他的政敌们开始反攻倒算,给多尔衮列出了十多条大罪,这些罪状也都是摸准了顺治的心思罗列出来的。顺治一看大臣们如此拾取,自然就顺势而为,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尊号,还刨了他的坟!

至于坊间所说的多尔衮染指了顺治的老娘,让顺治怀恨在心,我觉得应该不会。多尔衮权倾天下,只要他愿意任何女人都能唾手可得,又何必去招惹皇帝的娘呢?更何况这种举动,在政治上失分太多,以多尔衮的智慧,自然不会因为因小失大!

多尔衮对满清的贡献是不能被磨灭的,最后还是乾隆给他平反了!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