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泰坦尼克号很多人就会想到泰坦尼克号事件,唯美的爱情故事,还有可怕的沉船事件,那么你知道吗?在当时有7个名人,机缘巧合没有登上泰坦尼克,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到底有多幸运?
要知道在当时泰坦尼克号作为最大最豪华的轮船,可算是一票难求。能登上船的都是非富即贵,因设备稳定可靠,更是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客轮。而当时被邀请上船的人中有七个人或拒绝或错过了这次邀请,当真是非常神奇。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幸运泰坦尼克号事件?
第一位是约翰莫科泰坦尼克号事件,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因不喜奢华而拒绝了免费的船票。
第二位是阿尔弗雷德,作为一位千万富翁他临时取消船票,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年轻任性泰坦尼克号事件。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钢铁巨头弗里克泰坦尼克号事件,因为妻子突然扭脚。他不愿意爱妻一个人便留了下照顾她,因此躲过了一场灾难。
第四位是金融学家J.P.摩根他在船上有私人豪华房间,还是vip那种。结果竟因为蒸桑拿和按摩太舒服,一下子睡过了头,错过了登船时间。
第五位是糖果大亨赫尔希,他因为买错了票没有上船。
第六位是发明家吉列尔莫·马可尼,为了赶论文不得不延期出行。
最后一位是小说家西奥多·德雷塞,因为船票太贵了,被出版商劝说买了更便宜的船票,只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些人的任性和幸运,才让他们避免了一场灾难。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经过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和爱尔兰皇后镇(现为英国),计划的目的地是美国纽约。 “梦想邮轮”的首次航行开始了。
晚上11:40 4月14日,铁达尼号袭击了北大西洋的一座冰山。 2小时40分钟后,它于4月15日凌晨2:20沉没。由于缺乏足够的救生艇,有1500人被埋在海底,这是和平时期最严重的海上事故,迄今已知的一种。电影《泰坦尼克号》是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最后三位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都是女性。 2006年5月6日,目击事件的幸存者在5岁时去世,享年99岁。2007年10月16日,另一名幸存者在96岁时去世。事件,所以她不记得事件。
2009年5月31日,泰坦尼克号的最后一位幸存者米尔维娜·迪恩(Milvina Dean)在英国一家养老院去世,享年97岁。但是在事故发生时她只有两个月大,也没有对该事件的记忆。
1912年4月10日,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从南安普敦港起航驶向纽约,却在4月14凌晨左右,与冰山相撞最终沉没。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爱情故事片《泰坦尼克号》,就是以泰坦尼克号游轮的沉没事件,作为影片的故事背景。
影片中,由著名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杰克,在游轮沉没后,帮助恋人露丝(凯特·温斯莱特 饰)爬上了一块木板,而自己却冻死在了冰冷的海水里。
就影片中的情节来看,杰克先被冻死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在事故发生之前,杰克由于剧烈运动和偷窃事件,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2、游轮沉没后,衣着单薄的杰克,置身在海水中,又加速了身体能量的消耗。
海水的温度虽然比空气中温度高,但是人体在海水中,却处于不断消耗能量的过程。而木板上穿着救生衣的露丝,在脱离海水之后,能量消耗却相对较少。
我们可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在正常室温下,左手戴着被冰水浸透的手套,右手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左手的手套由于吸收了人体散发的热量,温度会慢慢上升;而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只有在冰全部融化后,温度才会缓缓上升。
也就是说,露丝在爬上木板之后,身上的衣物会随着人体热量的散发,在零度以下的空气中,起到一定保暖的作用。
海水中的杰克,则需要不停的和零度的海水进行能量交换,直到体内产生的能量,无法维持重要器官的体温恒定,在失去意识后走向死亡。
英国学者布朗,曾把人体的低温状态,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温在32~35 ℃,通过打冷颤产生热量。
第二阶段,体温在28~32 ℃,意识昏沉,不再打冷颤。
第三阶段,体温在20~28℃,人体失去意识,濒临死亡。
影片中获救前的露丝,明显处于低温状态第二阶段,而且即将进入第三阶段。而此时的杰克,已经牺牲了自己。
在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阶段,露丝为了杰克在一起,毅然放弃了乘坐救生艇离开的机会。
游轮沉没之后,杰克又把求生的机会,让给了自己的恋人露丝。也许这就是《泰坦尼克号》,让人久久无法忘怀的根本原因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徐笑橙,有你大不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