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报道员管沁雨、记者仇博香港报道张秀萍。)5月11日,全球水墨画大展在香港公布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位参展画家名单。公布的500位画家的水墨画将于今年8月在会展中心展出。届时,书画爱好者可享受一场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墨盛宴。
大展主办方从去年11月开始向全球征集水墨作品,经评审团评选后,来自水墨精英们的500幅画作将在8月3日至8日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上首次亮相张秀萍。
作为水墨艺术交流的平台,大展既为水墨大师们提供了分享和交流的机会,也让观众一饱眼福张秀萍。据悉,如果以市场价计算,这500幅画作总估值超过5亿港元,均价每幅超过100万港元。作为一场全球性的东方艺术活动,全球水墨画大展将传达中国文化精神,引导大众思考如何重塑中国书画历史光辉。
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沈揆一:水墨,在中国有很大的人数参与,也有很长的历史张秀萍。那么作为有很长历史传统的媒介艺术,如何与当代社会、当代人的观念、思想有所切合,如何把传统的水墨媒介在当代继承下去。我觉得从这一点来说呢,大展可以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大展策展人郭浩满表示,在500幅作品中,除了以山水、风景和花鸟鱼虫为题材的传统水墨画作之外,不少画家打破框架,以生动活泼的笔法呈现了40多幅动物水墨张秀萍。
全球水墨画大展策展人郭浩满:有些是用工笔形式表现的,有些用传统技法来表现,新概念、新思维、新审美,这个都是我们出乎意料的张秀萍。
全球 500 水墨精英名單(排名按地區及姓氏筆劃為序)
澳洲
鄧國祺
比利時
陸惟華
加拿大
李靜雯 林再圓 張 恆 郭杭建 陳田恩 盧清遠 羅建生 羅偉顯
中國
丁秀琴 丁保成 丁密金 于宏濤 于長江 于艷華 大土三陽 (李曉輝) 仇德樹 勾奇志 孔 淩 孔維克 方 土 方 立 方 然 方 瓊 王 震 王 力 王 宓 王大方 王天勝 王玉良 王玉璽 王申勇 王有政 王西京 王奇寅 王昌楷 王明明 王冠軍 王美芳/趙國經 王家訓 王筌力 王煌湘 王裕國 王維寶 王學東 王樹清 王鴻澤 包金星 史國良 正 奇(鄭琪) 田 力 田秀玲 田黎明 石 虎 石 齊 石 晶 石 琳 任 偉 伊賢彬 安 佳 庄小雷 朱 樸 朱必頂 朱艾平 朱訓德 江文湛 江宏偉 江恩蓮 江漢城 牟 成 米春茂 何二民 何多俊 何雨春 何家英 何鴻佳 吳 揚 吳山明 吳孔庭 吳冬梅 吳占春 吳玉亮 吳建科 吳齊鳴 宋 滌 宋玉輝 宋光偉 宋承德 宋彥軍 宋桂林 宋維成 李 江 李 兵 李 旺 李 喆 李 然 李 濤 李乃蔚 李小可 李永文 李永波 李安生 李志宏 李長田 李夏夏 李振輝 李魁正 李靜文 杜應強 汪曉靈 沈春南 沈道鴻 沉 浮 肖 偉 邢誠愛 周 冰 周 凱 周中耀 周明安 周逢俊 周連剛 周韶華 孟雨陽 孟憲濤 招務超 林 琳 林 濤 林良洪 林容生 林瑞庭 林德才 武衛萍 金 鑫 金格格 雨 石 姜志峰 柳財順 段 煉 紀連彬 胡 慧 胡永凱 胡家龍 胡澤濤 唐秉耕 夏 野 夏道發 孫建林 孫紅麗 孫紹維 徐惠君 徐源凱 殷明尚 海 天 祝 燾 秦 龍 秦天柱 翁振新 荊騰龍 袁 武 袁 林 郝建武 高 強 高 雲 高健勝 高喜占 高澤海 崔如琢 張 策 張 爾 張 廣 張 藝 張民軍 張帆春 張秀萍 張建民 張偉民 張賢明 張鎮華 曹 輝 曹小欽 曹金華 曹雯輝 梁 岩 梁 善 梁培龍 梁業鴻 梅 凱 莊劍剛 許欽松 許麗莉 郭正英 郭志全 陳 帆 陳 俊 陳 輝 陳 鵬 陳乃建 陳文傑 陳永康 陳永鏘 陳玉蓮 陳如冬 陳孟昕 陳春勇 陳訓勇 陳雲鵬 陳萬福 陳鈺銘 陳福新 陶怡帆 陸 軍 陸天寧 陸春濤 傅振文 喬宜男 彭先誠 彭銘利 曾 謙 鈕茂生 馮 勇 馮 豪 馮 遠 馮一鳴 馮大中 馮水清 馮長江 馮霖章 黃 群 黃永玉 黃明珠 黃炯青 黃開叢 楊小洋 楊天問 楊延文 楊明義 楊芝文 楊僖宏 楊儉樸 楊曉陽 楊熹發 萬利民 葉 峰 葉其青 董小明 董希源 虞蘭因 賈向國 鄒 明 鄒 莉 鄒傳安 雷 玲 趙志章 趙京橋 趙建成 趙栗暉 趙無眠 趙準旺 趙漢忠 趙澄襄 趙曉安 趙濺球 齊 昕 齊 然 劉 剛 劉 原 劉三餘 劉大為 劉子建 劉元模 劉可明 劉光達 劉金貴 劉勁松 劉春潮 劉祖良 劉新華 劉樹楓 劉龍耀 劉懋善 劉繼彪 劉鐵泉 歐作興 歐陽錦 潘 纓 潘永帥 潘喜良 蔡 超 蔡金花 蔣德斌 諸 彪 鄧天平 鄭 忠 鄭 強 鄭文森 鄭百重 鄭宏光 魯雙喜 黎柱城 盧禹舜 蕭 瀚 蕭玉田 戴雨樵 薄 雲 薛 亮 謝振甌 鍾汝榮 韓 昊 韓 優 韓 璐 藍 寧 羅 翔 羅文峰 羅雲山 關玉良 龐泰嵩 嚴 華 蘇 睿 蘇百鈞 蘇維賢 蘇繼海 饒 薇
法國
朱藝忠 宮雪花 馬德升 馬澤霖
香港
Frank Vigneron 天 池 王秋童 王無邪 王鎮西 司徒乃鍾 伍月柳 伍家賦 朱潔儀 江立峰 何才安 何百里 何洵瑤 何紀嵐 何露絲 吳盛源 吳麗萍 呂豐雅 李志章 李林先 李景民 李頌翔 李綺媚 沈 平 沈 默 卓家慧 林小枝 林天行 林文傑 林湖奎 俞毓華 派瑞芬 韋邦雨 韋勁敏 容子敏 容藝文 徐海秋 徐益行 徐錦江 馬達為 高 楠 高杏娟 康雁屏 張中柱 梁兆隆 梁麗雯 莫一點 許昭奇 陳成球 陳君立 陳東山 陳勉良 陳家義 陳球安 陳詠怡 陳瑞瑩
陳澤輝 陳燕雲 陳鏡田 麥翠影 麥錫恩 麥羅武 曾斯琪 馮永基 馮若城 馮娜瑪 馮禮慈 黃 今 黃孝逵 黃偉建 黃琮瑜 黃黑蠻 楊國芬 楊頌雅 葉樹菁 董慶義 靳埭強 廖東梅 熊 海 熊 輝 趙志軍 劉孟歡 劉昆餘 蔡布穀 蔡健如 蔡湘君 鄧國榮 黎 明 蕭柏強 蕭輝榮 賴筠婷 鍾立崑 鍾育淳 鍾建新 韓秉華 簡志雄 羅志強 羅致勇 譚年耀(半 未) 饒宗頣
冰島
盧 弘
日本
王子江 里 燕 張 弛 趙龍光 樂震文 謝春林
澳門
吳陸升 李德勝 沙劍朗 麥光榮 曾國明 楊大名 廖文暢 譚植桓 關權昌
馬來西亞
林國忠 葉逢儀 黎潮湘 鍾正山
荷蘭
周 俊 新西蘭 劉 觖(丹增.謝朱)
新加坡
陳建坡 鄭劍峰 賴瑞龍
台灣
江明賢 江麗香 何懷碩 吳珮華 宋瑞和 李重重 李振明 李源海 李憶含 李轂摩 周 澄 林章湖 林象元 洪根深 孫翼華 袁金塔 張克齊 張梅香 張禮權 莊連東 許秀蘭 陳正隆 陳朝寶 曾肅良
程代勒 黃光男 黃淑卿 黃朝湖 楊 喆 劉振富 劉國松 劉蓉鶯 歐豪年 蔡 友 鄭月妹 韓訓成 羅 芳 瀰力村男
英國
曲磊磊
美國
王海嬰 古銑賢 吳 毅 胡宇基 梁藍波 舒益謙 虞世超 靳傑強
相关资讯:
当代水墨画将成为艺术市场新宠张秀萍,拍行巨头纷纷看好!
(整理节选自:海峡生活网 / 作者:木子伟)
2016年中国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第一大国,中国书画市场是中国艺术市场的主力军张秀萍。在当代油画出现盘整后,更多买家特别是新进场买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当代水墨上。相对传统板块,当代水墨画所占的市场份额急速攀升。
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殷双喜教授总结了近年来当代水墨画市场快速升温的两大原因:一是当代艺术市场的波动,更衬托出传统书画市场的坚挺,而当代水墨与传统水墨之间有一种文脉的延续性,更容易进入收藏市场;二是国家这十几年来经济发展、文化自信心增强,不再完全依靠海外博物馆、策展人来到中国挑选作品出去展览,本土策展力量的逐渐萌发,客观上为国内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制造了更多展示的机会张秀萍。
在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水墨展”艺术顾问龙美仙看来,近年来,国际收藏界对中国水墨的兴趣持续处于上升态势,那些兼具传统绘画技巧和时代特色的水墨作品,能带给藏家和参观者更多的新鲜感张秀萍。国际收藏界对中国水墨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在不断上升。
对于近年来国内外拍卖市场和一级市场对当代水墨未来发展趋势的高度认同,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智有自己的看法张秀萍。作为资深收藏家,他认为,主要取决于两大方面:首先,中国人对水墨有一个天生的亲切感,与当代艺术热潮相比,当代水墨的收藏群体基数更大,无论从创作媒介、学术角度、市场角度,当代水墨所具备的条件比其他的门类更完善。其次,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来看,中国当代水墨与中国崛起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中国当代的认知,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需要代表性的东西,水墨在当代艺术领域成为重要的象征。
梳理中国书画市场十年走势可以发现,中国当代水墨市场是从2012年忽然热了起来张秀萍。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大国际拍卖巨头几乎同时在纽约推出中国当代水墨的展览或展售会。2013年,当代水墨已经成为各大拍卖行力推的品类,北京传是国际“全国工笔画获奖作品拍卖专场”一经推出十分火爆,画家曹金华作品《云山清韵》以69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新高。
对于当代水墨未来的价格走势,佳士得、苏富比、保利、嘉德等国内外拍行巨头持乐观态度: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地区藏家的介入使当代水墨已具有一定的国外买家基础,具有国际盘的优势张秀萍。这些都是推动当代水墨市场持续上行的利好因素。
随着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寻找对抗货币贬值的投资品种,正成为公众热心的话题张秀萍。目前艺术品因最高回报率正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人们倾心的投资避险工具,有观点甚至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最后一座金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