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市体育馆路的这处居民区,一排排白色的“板楼”错落有致,与北京所有的住宅小区没有什么区别吴学谦。当目光在惊艳于张扬而摩登的都市建筑之后,这里反而给人以沉静宁和的美,一如日薄西山,浮华尽敛,躁气全收。

  何振梁仿佛一滴融入春池的露珠,在这里的某个单元、某间斗室,有他洗尽铅华后的自我空间——家吴学谦。

  进门不用脱鞋吴学谦。没有奢华的装潢。书架挨着书架,成了墙壁最好的修饰。阳台上晾着衣服,随风摇曳。主人是儒雅而适意的。只有写字台上小山一样的资料、信函,以及陈列柜中那些浓缩着时空的照片和见证了历史的勋章、奖杯,无言地传释着居者的传奇人生。

  我们站在此刻,故事从历史中走来吴学谦。

  梦开始的地方

  1929年,无锡源康丝厂经理何梦莲的第二个儿子降生人世吴学谦。这并没有给做父亲的何梦莲以格外的惊喜——当时正赶上世界经济大萧条,何梦莲虽然参股拥有包括源康丝厂在内的三家工厂,但严重的开工不足、家境每况愈下,都令他忧心忡忡。何梦莲给这个生于忧患的儿子起了个名字——振梁,大概也是寄寓了中兴家道的愿望吧。然而,事与愿违,在此后的几年中,何梦莲的两家小厂先后倒闭,只有源康丝厂还在苦苦支撑,惨淡经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学谦。“八一二”事变后,日军轰炸无锡,何梦莲半生的心血“源康丝厂”,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何振梁随家人躲到乡下,眼中所见,尽是日寇横行、鸡犬不宁的景象;耳中所闻,都是炮弹轰鸣、子弹呼啸的声音。这些终生难忘的记忆,像虫豸般啮咬着他的神经。振兴祖国的梦想,在何振梁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种子。

  1938年初,何家迁到上海,住在公共租界里吴学谦。侵华日军占领无锡后,组建了华中蚕丝公司,多次派人到上海,希望由何梦莲出来担任公司负责人。何梦莲拒绝出任,又与人合办了一家有200部车床的缫丝厂,但不到半年就倒闭了;何梦莲只好将源康丝厂的“七星”牌商标及表明郑重与信誉的亲笔签名出售给上海的丝厂,月得四、五百元的收入维持家用。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吴学谦。民族资本再度遭到重创,何梦莲的商标也无人购买。走投无路的何梦莲只能回到无锡的一个办事处工作。经年的劳累与忧虑,使得何梦莲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他身患气喘、心脏病、高血压,重病缠身偏又祸不单行——一个亲戚又骗走了他最后剩下的那一点财产。这位一生好强的老人再也无法承受命运的不公,于1946年4月,在无比愤懑中离开了人世。

  那一年,何振梁十七岁吴学谦。父亲悲剧的人生命运,深深震撼着他年轻的灵魂。积贫积弱的国家,人为刀俎的耻辱,给他烙上了刻骨铭心的印记。这一切,促使何振梁后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正同学少年

  何振梁1935年上源康丝厂的小学,1937年因抗日战争中断学习,1938年在上海继续读小学吴学谦。后来搬到法租界,又转到中法学校就读。

  何振梁学习成绩优异,上初级班时跳过三次班吴学谦。每到期末总能考入前三名,因此被免过几次学费。但教会学校里教育制度蛮横,在何振梁的内心深处,对中法学校使中国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尊严受到损伤的殖民主义教育有着强烈的反感。

  正是这样的情绪,鼓舞何振梁参加了1945年上海发生的一次“反法”示威,当他高呼“打倒奴化教育”的口号的时候,当第一次看到法国教士对学生束手无策时,那种心情,他直言不讳地描述为“无比痛快”吴学谦。

  历时八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预想中国泰民安的生活并没有到来——国民党接收大员腐化堕落,人民生活依然困苦不堪;美国大兵取代了日本侵略者到处胡作非为吴学谦。何振梁逐渐产生了对国民党的不满,这一段日子里,他有时会在辩论时事或文章中慷慨陈词;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黯然神伤,眼神中多了一份超越年龄的深沉。

  1946年,何振梁高中毕业,继续就读于震旦大学吴学谦。随着家庭经济的日益困顿,何振梁与进步同学有了较多接触,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1949年3月,蒋家王朝的覆灭以成定局,上海的汤恩泊困兽犹斗,街头挂满了“凡是通匪,隐藏不报者格杀勿论”的反动标语吴学谦。就是在这样的白色恐怖之下,何振梁义无返顾地参加了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地下学联震旦小组。同年4月,他又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配合解放军解放上海的上海人民保安队,组织宣传学习,进行调查,为迎接解放作准备。

  黎明前的黑暗吞噬了一些年轻的生命,而何振梁幸运地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吴学谦。

  1945年5月24日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进入上海吴学谦。那个晚上,何振梁兴奋地整夜守在窗前,听着市区里传来疏疏落落的枪声,偶尔还能看到沿着愚园路向前推进的解放军的身影。

  天终于亮了吴学谦。何振梁一头扎进各种慰问和庆祝活动中,沉醉在无边无际的快乐中。1949年10月,震旦大学开始建团学习,何振梁第一批参加了青年团,担任了团支部的宣传委员。1950年初,在震旦大学的地下党公开大会上,他表达了入党的决心。

  1950年4月,由于解放后大量外事活动的需要,专长法语的何振梁被组织安排到了北京青年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工作吴学谦。开始了他一生中富于转折意义的崭新生活。

  贺老总“耍赖”

  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何振梁开始从事体育工作吴学谦。1954年底,何振梁在二机部被团中央借调,参加由吴学谦带队的国际农村体育大会。转道莫斯科时,在火车上遇到国家体委代表团,团长是国际司副司长张联华。国家体委当时成立不久、需要大量外语人才,何振梁是推荐的对象。张联华曾向当时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专门写了报告,爱才心切的贺老总又亲自写信给当时的二机部部长赵尔陆要人。而赵尔陆是贺老总的老部下,只好同意放人。这个消息让那时充满革命豪情的何振梁十分沮丧:“当时我有一个很狭隘的观念:只有在工农生产的第一线才是为国家实实在在做贡献。尽管我不在生产第一线,但至少也是在工业部门。让我到一个只有蹦啊跳啊的部门,我的确不太愿意。部里也没办法,说这是贺老总的意思。那时我刚入党不久,讲服从组织命令,我不得不勉强地来到国家体委。”

   何振梁后来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人才纠纷”吴学谦。

  外交部几次想调何振梁过去,国家体委提出:用外交部的三个翻译来换这一个吴学谦。等到外交部的三个人来了,体委还是不同意。1964年,何振梁被借调去莫斯科参加党的会议,一次陪同周恩来参加完一个外事活动后,总理让他一起去小食堂吃饭,贺老总、乔冠华都在。乔冠华当着总理的面提起这事,以为贺老总不会驳面子,谁知贺老总一句话就给顶了回去:“你们外交部需要人才,我们体委就不需要人才?”。

  忆及此事,何振梁笑笑说:“人生的机遇很多吴学谦。如果当时还在工业系统,也许从机关到车间、从车间到工厂,我也不知道会怎样。如果外交部调成了,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又是很难想象。不过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就再也不必回想。你就走好它,走到一个最能发挥你的人生价值的极限。”

  天步维艰

  何振梁的陈列柜中,有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很醒目,但不清晰吴学谦。那是他1981年在巴登巴登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时拍的,胸前挂着奥林匹克徽章。他当时的笑容,后来成为了新中国体育史上最生动的碑铭,昭示着在经过3000年的守望之后,在经过百年的屈辱与压抑之后,中国终于以昂然的姿态,汇入世界体育运动的洪流。

  何振梁没有明确承认自己当时是否流泪,他用的词是“热泪盈眶”吴学谦。时代的变迁,使我们无法真正理解他斯时斯地内心的感慨,但重温那一段历史,会让彼此的心头趋向毗邻的边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吴学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