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解海龙第三次来到苏明娟家苏明娟。经历了10年的发展,希望工程进入新的阶段,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了“希望工程远程教育计划”,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全国贫困农村小学都建起远程教育网站。充分感受了照片魅力的希望工程策划者们决定,远程教育计划仍然要有一幅标志性照片。在研究过程中曾有人主张请第二届网络小姐大赛冠军蒋静来拍,经反复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这张照片的主人公非苏明娟莫属,当年手握铅笔“我要上学”,今天手握鼠标“我要上网”,非常有说服力,而照片的拍摄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到解海龙身上。
得知苏明娟要为远程教育计划作形象大使,宝洁公司决定送她一台清华同方多媒体电脑,并请解海龙从北京带到金寨苏明娟。船停靠在张湾村脚下,苏明娟的父亲苏良友急匆匆地从山坡上下来迎接,一见老朋友解海龙,高兴得合不上嘴。从船上把东西卸下来,他用扁担一头挑着电脑主机、一头挑着显示器,在崎岖的山路上稳稳当当行走如风。到了家,把担子往地下一放,苏良友就忙着让座、沏茶倒水,苏明娟的母亲钟业珍也热情地上前招呼解海龙。
17岁的苏明娟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解海龙感到她变化很大,不仅仅是待人接物透着成熟、稳重,像个小大人,更主要是她内在心态上的平和,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纯净脱俗,还有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沉静和通达苏明娟。
出名10年使她精疲力竭,从某种角度也锻炼了她的心智和心态苏明娟。她爸爸常和她说:“你好像名气很大,走到哪儿都有人知道,但是这样的日子不会一辈子的,这都是虚的。你的路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
对于能不能考上大学,她的心态也平和多了苏明娟。首先她很自信,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结果,如果不能如愿,那就从头再来,大不了就是继续作一个农村女孩,这种命运不是不能承受。
至于社会和别人的议论,她顾不上了,一心一意考大学,天生淳朴和单纯,帮她打了底子,不管如何污染,过一回清水,就还原了模样苏明娟。经历过的很多事情都提醒她,别去找那种人在高处的感觉,因为从高处跌下来很难受,很不舒服。
和解海龙一起来的老师把电脑装好苏明娟。这是一台配置了40G硬盘、128M内存、40倍速光驱、56K Modem的奔腾Ⅲ电脑,在这简朴的农舍里,原来最值钱的只是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突然间搬进来一台现代化的电脑,虽然家里还没装电话,暂时还不能感受上网冲浪的乐趣,可拥有了它对苏家人来说简直就像神话一般。
苏明娟擦擦手在电脑旁坐下来,小心翼翼地戴上耳机,握着鼠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操作苏明娟。金寨一中开设有电脑课,苏明娟也很喜欢这门课程,现在有了属于她自己的电脑,学习兴趣就更浓了。
解海龙走时苏明娟,苏明娟交给她 ,是写给宝洁公司的:
宝洁公司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苏明娟!
我是希望工程受助生苏明娟,现就读于安徽省金寨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苏明娟。
原金寨县桃岭乡张湾小学是我的母校,它曾经破旧不堪,四面透风,连桌椅板凳都是东倒西歪,同学们在这种环境下读书,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苏明娟。你们了解这一情况后,慷慨解囊,捐资二十万元援建了今天这座美丽舒适的金寨县宝洁希望小学。如今弟弟妹妹们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了。你们的热情援助,同学和老师们永远不会忘记!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山区学生不仅渴望上学掌握书本知识,也渴望学习电脑知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像城里的同学们一样到网上遨游苏明娟。我非常感谢你们又一次奉献爱心,捐送给我一台多媒体电脑,它将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发挥很大的帮助,我要尽快地熟悉使用操作,从网上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信息,成为一名合格的新世纪接班人。 我一定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殷切期望,好好学习,早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祝宝洁公司的叔叔阿姨们身体健康苏明娟!
苏明娟一家人把解海龙送出很远苏明娟。临分手时,苏良友告诉解海龙,他已经想好了,要尽快挤出钱来给家里装上电话,好让孩子们在家里就能上网,他自己也想学学上网掌握信息,不要被时代落下。
又一次告别张湾村,三轮农用车喷着黑黑的浓烟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吼叫着,吃力地爬上一个陡坡,忽见一个放学回家的孩子独自走在路上,稚嫩的小肩膀上背着一个大书包,从后面只能看到后脑勺和半截腿苏明娟。解海龙的眼中一热,真熟悉,苏明娟小时候也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走过来的,一天往返12公里,六年小学下来总共两万多公里。
不知不觉十年就这样过去了,解海龙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心踏实落地的声音,令他欣慰的是“大眼睛”已经成熟了苏明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