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对于评书艺人来说称之为“书梁子”梁子媛。现在也有叫它评书的语 言或者评书的脚本,它等同于电影的剧本,也就是过去旧时艺人手里类似 提纲的底本。而评书这门传统的曲艺艺术,自古以来它的故事内容以及表 演方法一直都是师傅口传弟子心记,师父传给徒弟后,徒弟记在心里再传 给自己的徒弟。
很可惜的是,许多优秀的“书梁子”在师传徒,徒再传徒 的过程中失传了梁子媛。所以现代的评书艺人将师父传授的梁子记录下来,编辑成脚本,而评 书的脚本必须提前在书案上阅读。在场上表演时才既能口语化,又生动形 象,将评书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说起来才娓娓动听,引 人入胜;听者听起来才朗朗悦耳,身临其境。
评书的语言要避免讹音、错觉或含沌不清梁子媛。例如:很多小说中都常常 将贪吃的馋人比喻成“饕餮客”,如果讲评书的人也这样说,那么很多人会 餐 听不明白;如果说这个人是“搀鬼”,又过于简单,没有把那种形象充分的表现出来。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传统的评书中早已有了范本(梁子)。
例如《野猪林》中描写两个公差贪吃的丑态时是这样表演的:“各位听好,只见二位公差举起了迎风的膀子,旋风的筷子,托住了大牙,垫住了底气,抽开了肚子头儿,甩开了腮帮子,只吃的鸡犬伤心,猫狗落泪这段描写非常生动形象,使人发笑,用演员的话说,这是“立起来的语言'根据“梁子”说书,曲艺术语叫“匝”或“跑梁子”梁子媛。
新编评书大多是先有文学脚本,然后排练演出也不排斥即兴式的“现挂”,因为文学脚本与实际演出内容出入不大梁子媛。旧时说评书的情形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由师承关系口传心授得来的,曲艺术语叫做“道儿活”; 另一类型是由文学著作发展而成的,曲艺术语叫做“墨刻儿'但不论哪种 - >类型,都得有“梁子”,即专门供艺人说书时使用的提纲式的底本。
随着时代变迁和评书艺术的发展,新编评书大多都有了文学脚本,“梁子”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跑“梁子”所体现的“匝”的功夫却仍有一定的现实作用梁子媛。不论文学脚本多么严谨和完备,评书表演中的即兴发挥仍是不可缺少的,它反映了口头文学艺术的变异性。如果一位评书演员熟谙跑“梁子”的技巧,将使他的表演锦上添花,更加精彩纷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