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晏殊(公元991-1055年)、晏几道(1030-1106年)父子二人,其词作相映成辉,闻名于当世,后世词话家称之为“二晏”,或“大小晏”晏组词。二人词作,均承南唐传统,但在“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并不流于轻倩、浮浅。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晏组词。自幼以神童闻名,14岁时就因才华横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仕途顺畅,官至宰相,故其词作多表达出一种悠闲雍容的气度,于平静之中给人留下余韵。如《垸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组词。”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其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故他的词一改父亲的雍容闲适,而是形成哀感缠绵的风格,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词风接近李煜。如《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
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晏组词。”甚至有人认为其成就超过其父,现存其词集《小山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