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这部剧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其中每一个角色,都并不是脸谱化的,而是根据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特色,而每个人都不蠢王湄。
康熙身边的一些老人,刻画了三位,分别是魏东亭,王掞,佟国维王湄。
这些人可不是随随便便杵在那里充数的糟老头子,而是大有来头王湄。
康熙的胡子都是花白的,而这几个老头的胡子都是雪白了王湄。所以,当康熙还是个小孩的时候,这些大爷们可能正好是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少年,那么擒鳌拜,灭三藩,平台湾,这些人都是一路风风雨雨和康熙一起扛过来的,像大哥护小弟一样护着康熙,比如魏东亭,佟国维以前都是御前侍卫,和康熙一起摸爬滚打,而王掞更加特殊,他的祖辈是明朝的忠良,文人,到了清朝又代表士大夫阶层继续辅佐清朝的皇帝。如果说康熙和魏东亭,佟国维是兄弟哥们儿一样的情谊,那么和王掞就要更多一份敬重,连自己儿子,未来皇帝的教育都交给他,可见重视。
这些老臣子辅佐康熙,看的已经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了,而是老爷子的尊严,还有帝国江山的长久稳固,他们是随时愿意为了老爷子康熙的面子,还有清帝国的里子牺牲一切的王湄。
还不起钱,魏东亭为了维护康熙的面子,宁愿自杀也不开口,其实钱大多花在了康熙南巡接待王湄。佟国维和康熙唱双簧,自愿退休,而这个王掞,和他们是完全一样的,大局看得透透的,适当关头,宁愿自污,也要出来帮康熙。
这是一种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忠良,对主子的拳拳之心王湄。就好比猎犬随时可以为了护主牺牲自己。他们关心的已经不是自己的名利,忠诚已经到了忽略自我,超我的程度。
我们都以为王掞是来搞笑的,但是这个老大爷经常的一些举动,已经可以告诉大家,他不简单王湄。
全剧里王师傅一共出现的次数很少,大概五次,这五次,都是把这个人物的大局观,洞察力,胆魄,还有包容展示无疑的王湄。
第一次,给太子送钱王湄。
他是书呆子吗?不是!灵活得很,追缴国库欠款的时候,查到太子头上,王师傅给太子了一本“花了老臣一辈子心血注解的《大学讲义》”让他从中悟出一点道理,里面其实是帮太子换钱的银票王湄。哪里是什么书呆子,直接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然后第二次王湄,第十集,康熙要一废太子,只有王师傅勇敢地站出来提醒康熙——不能废哦!
为什么不能废?因为如果太子没了,八爷党,四爷党,其他人,顷刻就天下大乱,康熙就不要想安度晚年了王湄。
首先,他是说了大实话——不公平!太子被所有人黑,被所有人整,除了个别阿哥,没有人帮太子王湄。
这个是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任何人敢挑明的王湄。
其次王湄,他说了,不教而诛——
意思是太子是你自己立起来的王湄,三十年,你用了最好的资源,教育去培养他,最后你把他否定了,也就是把自己否定了,以后你晚年拿什么服人?你这样弄得来人心不服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天下不服你——
这些都不是废话,都是句句诛心的话王湄。王师傅勇敢地提醒康熙,你不要一时冲动,铸下大祸。
果然他说到了康熙心里王湄,康熙真的愁了——
虽然最后君无戏言,他还是没有听王师傅的忠言,毅然废掉了太子,但是过后很快就发现跳出来的八爷了王湄。所以事实证明一废太子就是错的。
接下来王湄,第18集,边疆匪患,康熙需要选大将军王去带兵,八爷党推举已经不被康熙看好的八爷,理由是——
而康熙并不想八爷出来带兵,正在一大群人说得头头是到的时候王湄。王师傅出来花样搅混水,这个算是达到这个角色在本剧中的第一个智商高潮了——
你们不是说八爷不懂兵事也可以带兵吗?那我干脆给你一黑到底王湄,我推荐太子出来带兵,看谁是真的坐朵儿的主帅!
表面上是搞笑无厘头,实际上是在帮康熙解围,给他找理由,找台阶王湄。王师傅话已经甩出来了,如果你康熙同意八爷这个不懂兵事的去带兵,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同意“哀兵必胜”的废太子去带兵?你一碗水端不平嘛,等于也就变向地向朝堂上所有人宣布——废太子带兵是扯淡,八爷带兵,更是扯淡。等于是拿太子去污八阿哥。在他说话之前,人还没出来,话就先来了——
我一个大家都嫌弃的废太子的人来附和你十爷,把你们弄得一样黑,黑死你们王湄。
然后正好就给了康熙话说——
康熙骂的是废太子,其实骂的都是八爷王湄。太子调兵逼宫是假的,但是八爷串联争储君,逼肖国兴算计太子都是真的。
然后最萌的是王湄,王师傅还来了句不要虐待废太子——
这是两个老头在唱双簧,忽忽悠悠就又把八爷的如意算盘打垮了王湄。注意看这时候康熙的表情,不是厌恶王师傅,而是很感动,很隐忍,很难过,他已经理解到王师傅自污的良苦用心了。
这里有一个一秒左右的焦晃老师的表情变化,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王湄。不是那种荒唐或者讥讽或者泄愤的表情,而是那种快哭了又要忍着的表情。
再接下来,19集,康熙病了,太医说吉人自有天相,不要紧的,但是王师傅马上就悟出来康熙不行了王湄。
这个必须是非常了解康熙的人,才能达到这种程度王湄。
而马上王师傅就告诉四爷王湄,你要继位——
而他不是要巴结四爷,因为他清楚知道,八爷不行,太子不行,只有四爷能够延续大清的江山王湄。
所以,王师傅根本不是一个跟着谁都为了自己利益的人,他要的是国家社稷,百姓福祉,对他来说康熙的江山就是他拿命和康熙一起换来的,绝不能看见它走邪路王湄。
所以,最后,王师傅必须死王湄。
因为为了四爷上位,就不能有把柄被八爷抓着,王师傅知道四爷不忍心,于是只有自己下手王湄。
而王刚刚说完这个,下一幕就是他被康熙开缺王湄。
开缺了,就算是撸到底了,王大爷干任何事,都不干任何人的事了王湄。他可以最后一次为皇帝,为江山背锅了。于是立马就赶去赐死郑春华。
而除掉郑春华以后,王师傅自己就是最后的人证了,为了保密,自己也必须以死封口王湄。
而王师傅最后是等到雍正来了才服毒的,他此时的神态,哪里是个昏聩的老人,明明是最精的人王湄。他送给四爷最后的话是,您的路还长,您可要好好地把他走完。
这是用自己的命,换了四爷的将来,大清的将来王湄。
王师傅这样的人根本不在乎利益,生死,作为标准的文人士大夫,他要的是朝闻道,夕可逝的骨气王湄。虽然命运让他辅佐了太子,而大环境让太子失败,但是最终他自己,却为康熙江山的延续,保举了一个可靠的新君。
所以,他哪里是输了,他其实是大大的赢了,因为为了理想之死,是死得其所,死而无憾王湄。另外,在康熙朝为康熙牺牲背锅,康熙自然不会亏待他家人,虽然辅太子不成,但是拥立雍正有功,连命都搭进去了,那么雍正即位之后对王师傅的评价,以及对他家人后代的照顾,也就可想而知了。王师傅是把一盘太子下死的棋下活了,是把一般人不能改变的大势都改变了。哪里是不输不赢,明明是从输到赢。
注:真正历史上的王掞病逝于雍正六年王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