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嵩的困局,主要还是起源于一个团队整体的层次,特别是老板的境界,格局上韩嵩。
在写作《悠悠子衿女儿情---一代才女蔡文姬》的时候,感觉蔡文姬才华横溢,相貌出众,却唯独对曹操情深意切,念念不忘,把曹操作为心中的大英雄韩嵩。
于是,对曹操的才略和格局,与同时代的主要豪杰做了一些比较韩嵩。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韩嵩。
套用流浪大师的一句话说,就是:不是刘表他们不行,而是曹操太厉害韩嵩。
看《三国演义》,我认为: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的绝非周瑜一人韩嵩。
“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或许更多的是旁观者的幸灾乐祸,或者看热闹不嫌事大韩嵩。作为对手都恨不得“温酒斩华雄”,一刀见血,斩敌于马下。
“三英战吕布”的时候,谁也没想放过对方韩嵩。
但归根结底,水平差不多才能玩到一起去韩嵩。
韩嵩的困境就在这里,不在一个层次自然就弄不到一起去韩嵩。
01
水桶定律
也就是“短板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韩嵩。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是哪一个人多么厉害,必须是在各个层面上都有合适的优秀的人才韩嵩。
有一个缺口就是麻烦,有一个人太突出也未必是好事韩嵩。
02
韩嵩就是那个最长的木板
韩嵩,少年时就勤奋好学,虽然贫困但不改变操守韩嵩。知道天下将乱,不应三公之命,避难南方,被刘表逼着出来做官。
刘表郊祭天地,韩嵩直言进谏,逐渐失去信任韩嵩。
奉刘表之命去许都探测曹操虚实,回来后盛赞曹操威德,请求刘表遣子入质,交好曹操韩嵩。
刘表怀疑其为曹操做事,大怒,要杀他韩嵩。在刘表之妻蔡夫人的周旋之下,才逃过一劫。
03
刘表不是最短的韩嵩,但不足长
刘表,身长八尺,姿貌温厚伟壮,少年知名于世,名列“八俊”韩嵩。
汉末宗室,诸侯之一,荆州文坛领袖,身边也是人才济济韩嵩。
主政荆州期间,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韩嵩。
但生性疑忌,好于空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大志韩嵩。
与曹操相比,格局就差了一截韩嵩。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而刘表只能是“治世之能臣”,乱世求自保,却又不能审时度势。做一个守财奴,寿终正寝,也算是不错的结局啦。
04
唯一的出路在跳槽
韩嵩的远见卓识,已经超出了刘表的格局韩嵩。自然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既不能在刘表的格局里出谋划策,建功立业;又不能独善其身。
打破这一困局的唯一出路,就是跳槽,另谋高就韩嵩。
在汉末三国时代,跳槽是很平常的事,有的人跳槽是“鸟栖良木”,有人则是见利忘义韩嵩。
其实,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公论韩嵩。
有兴趣的朋友韩嵩,自己体会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