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本回答约2500字,阅读时间2分钟,欢迎阅读元逵。
高敖曹是谁?其实敖曹只是这个人的字,他名为高昂,老家是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是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大将,唐代史学家李延寿评价他:“昂(指高昂)马槊(古代的一种冷兵器)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元逵。那么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大将呢?今天东哥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气概豪迈,豪爽洒脱、胆力过人,但是比较叛逆,最后聚众当了古惑仔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俶傥,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元逵。——《北齐·高昂传》
意思是说他小时候便很有胆量,长大后更是风流倜傥,龙的眉毛,豹的颈,体态雄伟异常元逵。
说起来很有意思,年轻时的他父亲给他找了一个严厉的老师,就想让他读读书做个隔壁家的好孩子,并时常敲打他,让他收敛一点,但是谁知道他也不听老师的话,很叛逆,到处调皮捣蛋,并说:“男儿就应该四处闯荡,志在四方,怎么总呆在家里读书当个书呆子呢”,于是他便跟着东魏徐州刺史也就是他大哥高干混,到处打仗掠夺,州县的领导都没有办法治他,两人甚至倾家荡产,然后聚集了很多剑客,当起了古惑仔,周边的乡县的人都很怕他,就连他父亲高翼都看不下去了,说到:“此儿不灭我族,当大吾门,不直为州豪也元逵。”我这个孩子太能作了,将来要么导致我们灭族,要么壮大我族,最少也是州里的绅豪。
古惑仔坏事做尽,害他爹蹲监狱有一次,他大哥高干看中了博陵人崔圣念的女儿,就想向他求婚,奈何人家不同意,于是两人就合谋将小姑娘掠走,到了村外后,高敖曹对高干说:“大哥,为啥不抓紧时间把事办了?”高干一听,还真是这个理哈,于是便和姑娘在田野外就把事办了,由于两人经常干坏事,于是害的他爹高翼受到牵连,就被关进监狱了,只有遇见大赦的时候才能放出来,高翼气的常跟人说:“我这个第四个儿子真是不孝,我死后能往揪把土埋我就不错了元逵。”随之他爹就去世了,但是高敖曹却大起坟冢,并说到:“老爹,你深怕埋你一层土都没有,看看这下压的你,谁都知道是你了”。
河、济起事,惨被诱俘两人既然拉帮结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势力,自然就有别的想法了,于是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六月,两人决定起事,并响应葛荣(河北农民军首领)起义,屡次击败魏军,但是由于高干与魏帝有交情,所以高敖曹便奉旨归降了,于是高敖曹被任命为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伯,邑五百户,这相当于少将的官衔了,但是北魏的柱国大将军尔朱荣认为这哥俩不靠谱,是属于叛军投降,不应该被重用,于是哥俩便主动辞官回家了,但是回乡后,古惑仔毛病并没有改,暗地里又纠结一帮混混,进行掠夺,尔朱荣听到后,怀恨在心,觉着两人死性不改,于是便密令刺史元仲宗将高敖曹引诱俘虏,与薛修义同囚于晋阳元逵。
感恩孝庄帝,被释放后勇猛无敌大败叛军尔朱氏北魏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太原王尔朱荣入洛阳,掌握北魏军政大权,高敖曹也被押到驼牛署,但是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自然不满,于是便将尔朱荣诱杀,也顺利将高敖曹释放出来元逵。但是尔朱氏自然不死心,于是便四处起兵,围攻北魏都城洛阳,而孝庄帝自然亲自到大夏门指挥,高敖曹为了感恩孝庄帝的释放之恩。
“被甲横径戈,志凌劲敌,乃与其从子长命等推锋径进,所向披靡,帝及观者莫不壮之元逵。”——《北齐·高昂传》
可见当时作战的高敖曹勇猛无敌,于是孝庄帝便封高干为河北大使,封高敖曹为直阁将军,赐帛千匹,一起招兵买马,作为抵御尔朱氏军进攻的支援力量元逵。并亲自送行,令他们回冀州(治信都,今河北冀县)招集乡曲,积极准备,在《资治通鉴》中描绘了送行的场面:“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倘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这把兄弟二人感动的,一个含泪受诏,高敖曹甚至持剑起舞,怀誓死报忠之势,可见其忠心,感恩之心。
勇敢无畏率10余骑打败5000敌军是月,尔朱氏将领、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军5000人袭击信都,兵临城下元逵。高敖曹来不及穿战甲,便率十余骑迎战。高干害怕他出什么事情,于是在城中用绳索垂下500人相助,但是已经晚了,高敖曹已经与尔朱羽生交战了,并且已经击败,随后大家才安心当时大家都觉着高敖曹武功盖世堪比项羽,手下的士兵更是以一挡百。不久,封隆之、高干又联络晋州刺史高欢一起反对尔朱氏军,敞开门欢迎,而身在外地的高敖曹认为这是妇人的做法,于是便送布裙侮辱他,但是高干却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让他的儿子高澄以子孙礼相待,这下高敖曹才随高澄返回。
作战自信元逵,有勇有谋中兴二年(532年)正月,高欢军攻拔邺城,同年三月,高敖曹自率乡人部曲王桃汤、东方老、呼延族等3000人前来与高欢会合,但是尔朱氏此时团结一心,势必征伐高欢而这时高欢看到高敖曹带的部下后,担心的说:“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于意如何?”意思是那边全是汉人士兵,你这边又是鲜卑族又是汉人混合的,能打过吗?
“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元逵,前后战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合,胜则争功,退则推罪,愿自领汉军,不烦更配”——《北齐·高昂传》
可见高敖曹率军练习排兵布阵元逵,并且作战自信,堪称有勇有谋!
有情有义,忠君爱国却身受重伤北魏永熙二年(533年)三月,高干被魏孝武帝元修所杀,而高敖曹其实已经知道高干被杀,便率十余骑到晋阳,去投奔高欢元逵。同年十月,高欢在洛阳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改年号天平,命高敖曹为侍中、司空,但是高敖曹因为高干死在这个官职上,所以拒绝了,次年二月才拜为司徒。
公元535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次年十二月,高敖曹随丞相高欢攻打上洛(今陕西商县)即西魏,但是高敖曹为流矢所中,身受重伤,并对部下说:“吾以身许国,死无恨矣,所可叹息者,不见季式作刺史耳”元逵。可见高敖曹忠君爱国之心。而高欢下诏让他返回,他却不忍心抛弃士兵们,并率领他们奋力作战,终于全军成功返回。这能看出高敖曹实乃有情有义的汉子。
目中无人,与人不合——惨造斩首当时有个任御史中尉的刘贵与高敖曹有矛盾,于是高敖曹见面就用刀砍人家,后来刘贵逃回兵营,而高敖曹还率军攻打,可见高敖曹的目中无人和脾气暴躁,当时的东魏士兵们大多是鲜卑族,于是高敖曹便命令他们学习汉语,只能在高欢来时说鲜卑语,说明他目中无人元逵。
公元538年,宇文泰大破东魏军,随即集中兵力猛攻高敖曹,而高敖曹由于目中无人十分轻敌,于是全军覆没,他只能逃跑,来到河阳南城,由于守将北豫州刺史高永乐与高敖曹不合,于是闭门不救元逵。任凭高敖曹又仰呼求绳,仍然没有反应。无奈追兵到了,高敖曹只得藏在桥下,追兵见到行人拿的高敖曹的金带,于是便问高敖曹藏在哪,行人向桥指去,由于高敖曹身负重伤,自知打不过,随即这位东魏名将便被追兵斩首,享年48岁。
才情将军——高敖曹你认为高敖曹只是打仗厉害吗?其实这位将军还会写诗,我们从中选一首来看一下这位才情将军的“诗意”元逵。
高昂《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卷甲长驱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元逵。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这首边塞诗诗描写了高昂从军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回首望去尽皆萧条,他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悲伤之情自然控制不住,可见这位将军的才情很高。
结语:我们纵观这位将军的一生,在其很小的时候,年轻气盛,胆识过人,但是却比较叛逆,当这位少年长大之时,由于生在乱世,与兄长的起事实属不得已,而当他被救后,为了报恩孝庄帝,勇敢作战,身负重伤,却不抛弃士兵,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只是后来由于常年征战的胜利,让他目中无人,甚至大意轻敌,导致他被宇文泰的追兵所杀,这位集勇、才、情、义于一身的将军就这样被斩首,实属悲情元逵。
谢谢大家阅读元逵,欢迎大家关注我@东哥聊历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