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御医都是对古代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服务的医生称谓;其所就职的机构在不同朝代名称也不相同,隋唐时期为太医署,宋朝时期为太医局,元、明、清时期为太医院傅振邦。
在封建皇权时代,太医首要服务对象当然是皇帝本人,其次服务对象才是皇族成员,最后就是为重要大臣及皇宫工作人员傅振邦。毕竟太医院属于国家医疗机构,如果只服务皇帝难免造成国家资源浪费,在保证皇帝利益的同时,适当扩大其职权范围还是允许的。
首先,太医对皇帝及皇族服务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就不给大家举例说明了傅振邦。第二,太医对重要大臣服务也是有事例的。就有史料记载,晚清一品经略督臣傅振邦,为朝廷屡立战功,救国朝于危难;由于在阵前督战时腕部受重伤后,同时还在肩负国家重任,皇帝便赐御医专门负责他的伤病及健康;甚至后来另赐御厨,与御医共同负责其治疗和保健工作。其实,皇帝将御医赐给朝中功勋大臣治病,已经屡见不鲜了,毕竟医生就是给人看病的嘛,何况给自己重要大臣治病,既能笼络人心,又能让其保重身体为自己更好的干事。
另外在朱元璋时期就出台一项规定:凡内外官吏有告老疾者,付太医院转行惠民局委官相视,明白具奏;如不堪医治,奏放为民;如急难医治,具奏放回原籍,等痊愈时再听候吏部任用傅振邦。这就说明太医出来负责给皇帝看病,还有负责给大臣们体检呢。
第三,太医服务与国家其他人群傅振邦。太医对宫中宫女、宦官服务也是正常的,毕竟这些人生病倒下了,皇帝也就没人伺候了,不过给宫女、宦官瞧病的就不是那些专门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医生了。
另外太医也派遣医生至军队、边疆、灾区等地方服务,毕竟每当国家某些地方需要医生,就由太医院负责派遣太医或者地方组织医生进行服务傅振邦。
其实在根据清朝典籍记载傅振邦,太医的职责主要有八项:
侍直、进御、扈从、奉差、储药、祭先医、诊视狱囚、施药傅振邦。侍直就是现在的轮流值班制度,在宫中称宫直,在外廷称六直。进御就是帮助皇帝调理身体,让皇帝保重龙体,能够夜夜生龙活虎。储药就是药材储备,关键时刻药材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呐。扈从是皇帝出巡期间跟随听用,随身携带必要药材防止皇帝来个感冒头疼。祭先医就是祭司先代名医,其实就是负责医学的总结传承。诊视狱囚就是给监狱囚犯诊病治疗。施药就是每当民间有瘟疫等疾病,太医还有负责发放药物。
所以说,古代太医不仅仅是在皇宫看病,还要在国家其他需要的区域看病傅振邦。毕竟皇帝需要的是医术高明的太医,固步自封守在皇宫是出不了大名医的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