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阁下和陛下有什么区别?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1、陛下:陛下最开始不是用来称呼皇帝的,而是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这个台阶,就叫做“陛”,所以叫做陛下。“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特指皇帝,现指国家的皇室成员。
2、殿下:殿下原尊称对象也是天子,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现指非元首的皇室成员。陛下的陛,专指皇帝龙椅前的那个台阶,王公等贵族是不能称作陛的。而他们的标志性物件,是宫殿。所以,为了尊重对方,就称之为殿下。
3、阁下:宫殿,是皇族居住的地方。一般的人,官再高,府邸也不允许称作宫或者殿。一般的高级官员,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做“阁”。就像上面两个的意思,为了尊重对方,所以称之为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