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氏家族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孔家有内、外孔之分,如 果一个人说他姓孔,人们往往会问他是内孔还是外孔孔一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孔氏家族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次几乎灭门的大事。 南北朝刘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诏令蠲免靠近孔墓民 户孔景等五户,让他们专门负责孔府陵墓的洒扫,称为庙户,又 称洒扫户。
其后历代都有钦定庙户,在洒扫之外又加上许多其 他差役,如看庙、巡山、祭祀等,户数也因之增加孔一诺。到了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5年),孔景的后裔孔末见孔族嫡 裔人丁单薄、门祚日衰,就趁当时社会动荡、农民起义之机,将居 住在曲阜阙里的孔子后裔全部杀死,又跑到泗水,将时任泗水主 簿的孔子嫡裔四十二代孙孔光嗣杀死,夺取了他的权力,吞没了 他的家产,然后冒充嫡裔,取而代之。
由于孔景本来并不姓孔,只是因为被定为庙户才随主家改 姓为孔,所以其后裔孔末虽以孔为姓,但和孔家没有血缘关系, 不算孔子后裔孔一诺。这次事变几乎使曲阜孔子后裔灭绝,惟有孔光嗣九个月大 的幼子孔仁玉,幸亏先由其母张氏抱藏于张扬村外祖父家,才得 以幸免于难,为孔族嫡裔留下了后代。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有人向官府报告了孔末假冒嫡 裔、窃夺爵位的事孔一诺。明宗查明事实后下诏诛杀孔末,恢复孔仁玉 的地位,授孔仁玉曲阜县主簿,主孔子祀事。两年后,授孔仁玉 袭丘(今山东宁阳县)令,封文宣公。孔仁玉资貌雄伟,精通六 艺,犹善《春秋》,为人严谨,临事果断,因为在孔子后裔延续上成 为关键人物,被后世孔子后裔尊为中兴祖。
但另有一种传闻见于孔德懋所著《孔府内宅轶事》:孔家遇 难时,孔仁玉在乳母张妈妈家,孔末追至张妈妈家孔一诺。张妈妈有个 儿子和孔仁玉年龄相仿,她便效仿赵氏孤儿的故事,学程婴把自 己的儿子献出去被孔末杀死,孔仁玉躲过一劫。孔末后代在曲阜等地也有繁衍,如今亦有万人以上,俗称 “外孔”,而孔子正宗后裔称为内孔。
历来孔氏对内孔、外孔都有 明确而严格的区分孔一诺。当然,随着岁月的变迁,历史上的恩怨早已 烟消云散,内、外孔也能够和睦相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