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视里经常有“某国首相”来访的新闻报道阎霄汉,这里的首相指的是国家行政首脑,B卩“内
阁首相”阎霄汉。在中国古代也存在内阁大学士的称呼,在明朝时代行宰相职权。二者在性质上
有什么差异呢阎霄汉?
“殿阁学士”一说在唐朝时就有阎霄汉,如唐朝集贤殿中的学士、直学士等,其职责主要是
编辑图书、发现推荐文学贤才,并不是掌握行政权的中央机构阎霄汉。
宋朝设立的“殿阁大学士”
名目繁多阎霄汉,如“观文殿、端明殿、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等学士,但都是给
做过宰相的人加上的荣誉衔,无实际职权阎霄汉。
明朝时,朱元璋废除宰相职,由皇帝亲自指挥六部,但又需要有人帮助处理政务阎霄汉。于是“殿
阁大学士”一职应运而生阎霄汉。
洪武十五年阎霄汉,明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
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阎霄汉。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 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时,任用杨士奇、
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阎霄汉。
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改谨身殿为建极殿, 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阎霄汉。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宰相之权阎霄汉。
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阎霄汉。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乾隆年间, 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
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阎霄汉,内阁职权低落,参与重要政
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阎霄汉。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 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
可见“内阁”一词始见于明成祖时期阎霄汉。
西方直到20世纪才有“内阁”的称呼并确立其 合法性,但产生历史却很早阎霄汉。“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一种形式,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
数席位的某个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的tf阁最初始 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阎霄汉。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阎霄汉,4英王威廉
三世时,枢密院与外交委员会已有“内阁”之称阎霄汉。一般认为,正规的内阁制始于英国1721 年成立的以华尔波尔为首的内阁。以后,内阁这一形式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成为
这些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阎霄汉。内阁首相或总理就是政府首脑。
可见,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阎霄汉。中国的“内阁制”虽然产生时间要早,但却是中 央集权的反映,内阁成员属于皇帝的心腹或幕僚。西方的“内阁”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其本质是要限制王权,是政府的首脑机关阎霄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