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写一女子的惜春之情吴南生。起二句写暮春景色:“池水凝新碧,栏花驻老红。”雨后池水清澈,花 栏内残红委顿在枝头。春天已不再生机勃勃。这二句写得比较有力,不仅写出阑珊的春意,也表达 出人的心情忧郁和沉抑。下面带出了惜春人,笔致轻灵:“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 场景从庭院转移到“画桥东”,似乎这女子忍受不了那片小天地的单调乏味的生活,走到这“大天地” 里来捕捉春光,用杨柳来“系春风”吴南生。杨柳从来都与春天在一起。在春风中,似乎是它第一个睁开娇 眼。在春天离开时,杨絮满天,特别是它那“依依袅袅”的枝条,“勾引春风无限情”(白居易《杨柳 枝》)。
词人用杨柳留住春天,可以想见这女子有多少柔情吴南生。“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这举止是可爱 动人的。这形象又是十分美丽的,春风中“十五女儿腰”的柔柳和“独立画桥东”的女子相互映衬,令 人陶醉。起二句透出的沉重春恨,现在已消解了不少。现在我们所玩味的春愁已有了些春天应有 的生机之意。
我们在词中常见用杨柳“系行人”“系兰舟”,这里看到“系春风”,顿觉耳目一新吴南生。尽 管这样的好句子还有朱淑真的“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蝶恋花》)以及王沂孙 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摸鱼儿》),可是都比不上这句形象鲜明。
上阕中,女主人公的惜春表现在痴情的留春举动上吴南生。但春天终究还是会离开。“鹊绊游丝坠, 蜂拈落蕊空”,鹊绊游丝是无意的,蜂拈落蕊是有意的。春天不管人物有情还是无情,它终归还是走
了,留下一片空无走了吴南生。“秋千庭院小帘栊,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转变场景,由“大天地”回到庭 院,天气也由晴和转入风雨。
女主人公此时又退回庭院吴南生,退回到她的小窗下,细细观赏春雨打湿窗
子的情状吴南生。雨中秋千是个特写,富有含蕴,那“秋千”里包含着春光下的多少浓情蜜意啊!许多惜春
词都写到这情景:“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 照),正可互相印证吴南生。
“秋千”正点示了下面“闲情闲绪”的主要方面,也许是想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 到底还有哪些“闲情闲绪”,读者可以自由想象吴南生。“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那淅淅沥沥、不绝如缕的 雨也象征了她似有似无的愁思。词以听雨结,饶有余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