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蕴(越南语:Lý Công Uẩn;974年-1028年),又称李太祖(Lý Thái Tổ),字兆衍 ,是越南李朝的开国君主,1009年至1028年在位,年号顺天李蕴洁。 李公蕴原为前黎朝的大臣,官至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赐姓黎。1009年,前黎朝发生内乱,李公蕴趁机夺取帝位。
1028年,李公蕴病逝,庙号太祖,谥号神武皇帝(Thần Vũ Hoàng Đế),葬于寿陵李蕴洁。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等越南史料记载,李公蕴籍贯北江古法州亭榜村(今越南北宁省东岸县),时至今日亭榜村中依然保存著李氏祖坟和家祠。但是,李公蕴出生时的具体状况在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
《大越史记全书》仅仅记载李公蕴在继位后追封生父为显庆王,并没有对其生父有更多的记载李蕴洁。 越南民间传说李公蕴没有父亲,其母范氏游蕉山时,梦见与神人交合,随后便生下了李公蕴。李公蕴三岁的时候,范氏将其送到古法寺的法师李庆文处当养子。 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桓死,安南大乱,久无酋长。
其后国人共立闽人李公蕴为主李蕴洁。"[1] 在泉州晋江县安海镇发现的一本名叫《李庄厝内李氏房谱》的李氏家谱中则记载,李公蕴是李淳安的次子,幼年时随李淳安前往安南做生意;而长兄李公澡则被留在安海的李家庄中蔡乡,成为当地李姓始祖。 华侨大学华人研究所李天锡教授,结合《宋史》和《元史》考证后认为,李公蕴和陈朝的开国皇帝陈煚均来自泉州安海,福建人后裔。
[9]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李公蕴是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的后裔李蕴洁。
老实说,我觉得东南亚这一片的,基本都属于中国子孙,毕竟,你要知道,唐宋时代,整个东南亚都是中国的土地,而且,像东南亚这样的地方,一般都不会有人去,所以当中国内部流出一部分之后就想去其他土地称王,就比如说水浒里面的混江龙李俊,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李蕴洁。而且你想想,泰语为什么和壮语那么相似。因为他紧邻着云南,历史上不可能有一个大国的人去学习一个小国语言的可能,也不可能从泰国有那么多人移居到中国从而产生这个效应,最有可能的那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着东南亚几乎所有的广大地区,我们就类似于欧洲的德国,是东方文明孕育的摇篮,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承认的,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但是也要承认他国已经独立的事实,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大家要和平有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