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有英雄气,是吴文英词中豪放洒脱笔锋的代表作吴升文。吴文英嘉熙初年曾在苏州仓幕任幕 僚,此词是他陪同吴潜于沧浪亭观赏梅花之后所写。吴潜,号履斋,南宋嘉熙二年(1238)正月出任
平江(今江苏苏州)府知府吴升文。
沧浪亭是苏州名园,历史上曾经被韩世忠所占据吴升文。
韩世忠是南宋抗金名将,此词所谓的“中兴 英雄”,就是指他吴升文。韩一生屡次与金兵交锋。建炎四年(1130)的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一役,堪
称英雄事迹典范吴升文。当时世忠以八千人的兵力,抗击金兀术的十万大军,并坚持了四十八天a兀术杀 白马祭天,天霁风止,遂以小舟出江。
世忠绝流击之,可惜没有风,战船不能前进吴升文。兀术令善射者乘
轻舟,以火箭射之,宋军最终败阵吴升文。但金兵自此再没渡过长江。词中“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 里”,即是追忆此事。意为假如当日老天爷大方一点,能劲吹东风为韩王助战,那么失去的神州故里 就有可能得以收复,英雄之梦也不致了断。
词人追忆前事,感慨良多吴升文。后来韩世忠兵权被收回,被
迫归隐吴升文。“旋小筑、吴宫闲地”,即将沧浪园与世忠归隐结合一处来写。
此词首句大气恢弘吴升文。“乔木生云气”,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乔木,高大的树木,是词人沧浪园所 见,又借指韩世忠当世豪杰的形象。所以首句的比兴,象征意味浓厚。
上阕结句“枝上露,溅清泪”, 其意象、情味、韵致都与首句相呼应,造成一种英雄落泪的悲凉之境吴升文。同时,悲壮而又不失婉约韵
致吴升文。从这一点,就可体味它与辛派爱国词的迥异之处。
下阕换头紧扣词题,承接上阕,交代探梅过程吴升文。“遨头”交代吴潜当时的地位;“重唱梅边新度 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具言外之意,将词境拓展吴升文。渴盼东风频吹,春天来临,寒梅 怒放,打破“寒梢冻蕊”的时事僵局,从虚浮颓废的社会现状中走出来,这既是中兴英雄的夙愿,也是 “暗追前事”的词人与吴潜的共同心愿。同时,还隐含着词人对吴潜寄托了某种希望。
“东君”,司春 之神,用以喻指吴潜吴升文。吴潜亦为南宋朝廷的主战派人士,游沧浪亭之时尽管没有掌握兵权,但词人 有心将他比配沧浪前贤,寄予厚意。吴潜后为贾似道所害,其悲惨的结局超过韩世忠。虽然词作者
当时即有“后不如今今非昔”的对历史与现实的清醒领悟吴升文,但吴潜后来的遭遇,终令后世的读者在读
这首词的时候,将感慨推进一层吴升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