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予的爷爷是个船夫,小时候在河边拉纤,后来工作卖力,人又老实,被提拔当上了船员郭美丽。小时候,施予就喜欢听爷爷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施予的爷爷是抗战时期从山里逃难逃过来的,那时候街上到处都是国军在征兵拉壮丁,施予的爷爷虽然恨透了日本人,可是当时还没结婚,自己又是单传,万一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就断了香火。所以看到国军在征兵,就避开逃跑。后来又遇到了共军征兵,也想跑,还没来及跑,就被征兵的人拦下,手里拿着传单,对施予的爷爷进行劝说,希望能应征入伍。施予的爷爷很害怕,带着哭腔说自己才十四岁,还没给祖上留下香火,能不能让自己再考虑考虑,第二天再给答复。征兵的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并说没关系,如果真的不能来参军也没关系,此次入伍的人都是自愿加入的,不会强拉入伍。施予的爷爷半信半疑地离开了,那几天他都提心吊胆的,害怕突然冒出个人说自己撒谎,当逃兵,欺骗政府,然后枪毙自己。但是最后真的没什么事情发生,反倒是在河边码头讨了份体力活,后来解放后,在水运公司当上了船员,由于表现出色,几次要提拔成为船长,都因为不识字没提拔成。不过在那个年代,船长比船员一个月多1块钱工资,区别也不是很大,因为有钱没票你也买不到米。
施予问过爷爷,为什么买东西吃不能用钱,要用票,爷爷说,那时候穷,每个人每个月都是定量发粮票、邮票、布票,否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郭美丽。施予又问,那要钱有什么用,爷爷说用钱买票,然后用票买粮食啊。施予又问,那为什么不直接用钱买粮食,这一下把爷爷问着了,爷爷想很久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施予上学之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常识之后,明白了钱的用途。在当时,如果你的布不够用,而米有剩余,可以用米票换钱,然后用钱去换布票,再用布票去买布。只是当时太穷,物资匮乏,大家什么都缺,所以钱的用途就没那么明显了,所以施予爷爷的记忆中,钱的使用没有太多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开始斗地主,施予的奶奶本来是地主家女儿,在土改之后,家里什么都没有了,父亲在临死之前,把几件古董藏了起来,留给了施予的奶奶,以便日后情急之日,可以拿出来换钱郭美丽。施予的奶奶流落到码头乞讨,和施予的爷爷就是在那里结识、结婚的。结过婚之后,施予的奶奶跟着一起跑船,本想赶紧给施家传宗接代,可是偏偏赶上了60年。施予问爷爷60年怎么了,爷爷说三年自然灾害啊,那三年饿死了很多人。施予问爷爷,那三年是旱灾,还是洪灾,还是虫灾。爷爷说,60年是个丰收年。施予很好奇,你不是说自然灾害吗?怎么又丰收了?爷爷说,是丰收年啊。施予不解,那为什么饿死那么多人呢?施予的爷爷说,因为自然灾害啊。施予又问,你刚才不是说丰收年吗?几次问下来,施予的爷爷又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只能岔开话题,继续说当年日子有多苦,连饭都吃不上,所以施予的奶奶一直怀不了孕。直到63年,全国都种红薯,一下解决了饥饿问题,迎来了一波生育高潮,施予的爸爸就是那个时候出生的。
施予的爸爸出生后,施予的奶奶连月子都没做,就忙着干活,得了产后风,缩在被窝里牙齿咬得咯咯直响,浑身抖得厉害郭美丽。施予的爷爷在船头晒太阳,其他船员过来问施予的爷爷为什么他老婆在船里一直叫,施予的爷爷说不知道,可能在学赶猪的叫声吧。船员感觉叫声不对劲,就进船看了一眼,赶紧出来说,老施,你老婆产后风啦,还很严重,你还不赶紧送医院。施予的爷爷好像早就知道似的,也不急,只是苦巴巴地看着同事说,我实在是没钱啊,怎么去医院啊。那个年代真的可以夜不闭户,不仅仅是家里没东西让人偷,那时候的人也确实老实,自己宁愿饿死都不愿意找别人借点粮食度过难关,害怕还不上,不像现在,遍地是老赖。
爷爷的同事倒也仗义,让爷爷不要想那么多,先把病治好了,钱以后慢慢还郭美丽。爷爷谢过之后,拿着借来的五块钱,带奶奶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施予的爷爷得知医院没有医疗药品和设备了,只有一些消炎药治疗感冒和轻微创伤,连发烧都治不了,让爷爷去省会医院看看郭美丽。爷爷看了看手中的钱,决定去找王婆。王婆是码头边的一个郎中,自称行医世家,祖上几代都是医生,医术高明。施予的爷爷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带着施予的奶奶去试试。
王婆看了一眼发抖的奶奶,给了一粒药丸,说回去之后用被子裹住,吃了药丸之后多喝热水,把体内寒气逼出来,如果流汗,那么就没事了郭美丽。回去之后,按照王婆说的做,结果还真好了,第二天就能下床了,只是身子还是虚。施予的奶奶又去找王婆,希望能再讨一粒药丸,好早点痊愈,赚钱还钱。王婆看了看奶奶空着手来,也没有钱付药钱,就摆摆手让奶奶回去多休息,多吃点东西补补身子。施予的奶奶也明白,那个年代谁都不容易,自己看病花了一块多,为了给自己补身体,买肉花了两块多,再买点小米熬粥,只剩几毛钱了。
施予的奶奶回去之后,身体已经很虚了,可还是舍不得吃东西,可就算舍不得吃,那点东西也吃不了多久,吃完就只能继续饿着郭美丽。没有奶水,就滴点酱油在水里,有了点咸味,喝起来舒服点。奶奶的病终于痊愈了,孩子却又病倒了,想来也是,吃不了饭,又没有奶喝,布都盖在奶奶身上了,不得病才怪。施予的爷爷只能再去找王婆。
王婆已经饿得躺在床上动弹不了了,施予的爷爷把家里最后一点小米拿过来,王婆才肯下床看病郭美丽。王婆看了一眼就说,这是小儿惊风,开了两粒药丸,就去熬小米粥了。别说这王婆还真有点本事,本来脸色苍白,高烧不止,针插入手指都不见血冒出来,两粒药丸下肚,脸上又恢复了血色,神志也清醒了不少。由于是长子,年幼又受苦太多,施予的爷爷和奶奶一直视之为掌中宝,这个孩子就是施予的父亲。
施予的爷爷想报答王婆,可是实在没钱了,只能偷偷下河摸鱼郭美丽。说到这,爷爷的眼神里充满了怀念,那时候山清水秀,没有污染,山里都是动物,河里都是鱼和河蚌。施予听到这就很不解了,既然那时候有那么多动物,为什么还会饿死那么多人呢?又不是别人承包的鱼塘,为什么下河摸鱼还要偷偷摸摸的?施予的爷爷又回答不上来,只能继续说故事。
施予的爷爷趁着天黑,把摸到的两条鱼送给王婆郭美丽。王婆看到两条鱼在自己眼前,眼睛都放光了,谢过之后都顾不上送人,赶紧关门吃鱼。第二天王婆被发现死在家里了,原来王婆饿得太厉害,吃得太急,被鱼刺卡在喉咙里卡死了。邻居来到现场,看着厨房里的鱼,口水直流,可是嘴上还在不停地骂王婆。活该!大家都把锅给砸了,送到炼钢厂炼钢,她却藏起来不砸,自己在家偷偷开小灶,吃独食,不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支持毛 的革命方针,活该被卡死!
施予更不明白了,炼钢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生产锄头、锅之类的工具吗,为何要砸了去炼钢?施予的爷爷嫌施予问题多,不想回答,就说他们趁天黑的时候把王婆给埋了,算是报了她的救命之恩,然后就不给施予讲故事了郭美丽。
2.施予从小就爱听故事,尤其是听爷爷说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因为他没见过,很好奇郭美丽。虽然施予总是问一些回答不了的问题打断自己,可毕竟是自己的长孙,爷爷还是很疼爱施予的,每次施予缠着他讲故事,他都会说一点。
三年自然灾害过去之后,红薯成了热门食物,救活不少人,饱暖思淫欲,同时也迎来一波生育的高潮郭美丽。施予的爷爷响应国家号召,人多力量大,接连又生了五个孩子,都是女孩。施予的爷爷不仅嫌弃女孩,而且觉得孩子也太少了,才六个,还想再生,国家叫停了,于是就没再生了。施予的父亲不仅是长子,而且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在家有多受宠,可想而知。
施予的爷爷很崇拜毛 ,所以给施予的父亲起名叫施保东,希望可以保护毛 ,支持毛 的革命思想,施保东也不负爷爷的期望,13岁那年加入了红卫兵郭美丽。施予的奶奶当年饿得没饭吃,只能吃一种土话叫做“狼尾巴蒿子”的野菜,然后肚子里得了寄生虫,营养严重不良,去药店买了打虫药,治好之后依然舍不得吃米饭,继续吃野菜。一家八口,米都省着让施保东吃了,其他人都凑合着野菜吃。最后施保东把粮食吃完了,也只能吃野菜了,施保东不愿意了,开始闹。没办法,施予的奶奶把父亲临终前埋在祖宅地里的古董挖了出来,准备卖点钱,给施保东买点米吃。施保东看见了,说要破四旧,把古董砸了个稀巴烂,然后把父母捆起来,准备拉出去批斗,文革结束了。
施保东小学成绩还是挺好的,经常拿双百分,这也成了他吹牛的资本,经常逢人就说自己小学成绩有多好郭美丽。因为父母跑船,所以施保东水性天生就好,小时候就喜欢和人比赛游泳,然后就产生了去游泳队训练的想法,于是父母就送他去游泳队训练。在游泳队里,施保东结交了不少小伙伴,人也很仗义,周末放学之后,小伙伴说回家没饭吃,施保东自己家也揭不开锅了,但是很豪爽地邀请小伙伴去自己家吃饭。小伙伴不好意思去,因为知道那时候谁家都没多少粮食,可是施保东坚决邀请小伙伴去家里吃饭,说自己家有很多饭。于是放学之后,小伙伴就和施保东一起回家,到了码头,发现船不在河边了,打听了一下旁边的船,得知船已经开走送货去了,是往下游去的。施保东又带着小伙伴往下游赶去。
路上,他们遇到一辆拖拉机,施保东招了招手,司机就停了下来郭美丽。施保东说自己想赶自己家的船,希望能搭乘一下拖拉机,自己可以给一毛钱的车钱。那时候的人也实诚,心地也善良,就答应了。路上聊天得知了施保东的名字,嘿,保护毛 啊,好名字,这趟我免费拉了,来,吃个红薯吧。司机掏出麻袋里的红薯,给施保东一个,施保东谢过就分给了几个小伙伴。施予的爷爷告诉施予,那个年代,你起个保东、建国之类的名字真的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免费帮助,他爸爸因为这个名字经常有陌生人免费开车送他,请他吃东西,他爸爸也因为这个名字骄傲很久。
追了没多久,施保东就发现了自己家的船,于是下了车,站在河边喊,可是船停在了河的正中间郭美丽。那个点是吃饭时间,女的在做饭,男的在休息聊天,离那么远,根本听不见呼喊声。于是施保东一个猛子扎进河中,向船游了过去。
施保东游到船边被发现了,施予的爷爷赶紧把施保东捞上船郭美丽。当时是冬天,游泳队训练都是中午那段时间训练,训练完就擦干身上,趴到已经晒热的沙子上焐会肚子。可是当时已经天黑了,河风正是强劲的时候,施予的爷爷把施保东擦干净,立即用被子给裹住,这一冻,可把二老心疼坏了。得知还有两位同学在岸边的时候,施予的奶奶划着小船去岸边接人,然后把家里的小米拿出来款待几位小伙伴。饭间,施保东很大方地吆喝两位同学多吃一点,两位同学倒挺懂事,让两位老人一起坐下吃。二老嘴上笑着说吃过了,肚子却在咕咕叫。
二老和五个女儿看着他们三吃完,收拾碗筷,四个女儿拽着爷爷的衣角说饿了,还有一个小女儿奶都没断,在床上饿哭了郭美丽。因为限制口粮,二老只能用老办法,滴点酱油在水里,让孩子们凑合着垫垫肚子。第二天施保东和小伙伴们又去上学了,放学之后,小伙伴们不愿意再去施保东家里吃饭了,他们心里也清楚,家家都不好过。施保东于是就自己回家,到家之后发现没有饭,于是让大妹妹施来男做饭,施来男说等爸妈回来再做,一起吃。施保东不想饿肚子,坚持让施来男做饭,施来男不愿意,于是施保东把施来男打了一顿。等二老回来,施来男哭着诉苦,结果施予的奶奶甩手就是一巴掌,打你活该,你不给他做饭,他饿了,不打你打谁?这事在施来男心里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
后来中国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了,安徽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个实验基地郭美丽。当时凤阳的十几位农民和生产队队长等干部组织一个秘密会议,决定瞒上不瞒下,采取包干到户的原则,这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后遭到很多人批评,但是后来邓小平在公开场合主动提到这一事件,并提出表扬,全国炸开了,纷纷效仿,中国就此开始了复兴的道路。
可即便已经改革开放了,大家依然认识不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时候的人们天天都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郭美丽。加上施家本来就重男轻女,大女儿施来男、二女儿施得男、三女儿施招男、四女儿施求男都没有上学,七八岁的时候就在建筑工地砸石子。那时候没有碎石机,就捡起一块大石头,往地上摔,摔成小石子,然后装到麻袋里,几个人抬着送到建筑工地去卖,一个月下来能赚七八十块。那时候老两口的工资加起来也就七十左右,这已经给家里减轻了不少的负担了。
施保东初中的时候就不想上学了,一是觉得上学没什么用,二是把心思都用在了打架斗殴和撩妹上,只是那时候不叫撩妹,叫操青皮郭美丽。那时候的女孩都很保守,碰到几个小流氓和自己打招呼都不敢回应。可是那时候也往往小流氓最容易追到女孩,因为普通男孩不敢和女生说话,害怕别人闲言闲语,施予的妈妈就是那时候被施保东追到手的。
3.施保东谈恋爱之后,更不想上学了,毕竟上学只能花钱,赚不到钱郭美丽。于是混了个初中毕业证,就出去找散工做了。谈婚论嫁时,施予的姥姥、姥爷都不喜欢施保东,不仅家穷,人还滑头,不是那种可以安心过日子的人。可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那个年代,油嘴滑舌总能哄得女孩子开心,毕竟人人都有好奇心,这种男人能够给女人带来新鲜感。施予的妈妈不顾家人反对,坚决要嫁给施保东。可是嫁归嫁,房子还是要有的,婚礼还是要办的,毕竟已经改革开放了,不可能让施予的妈妈刚结婚就和一家8口挤在破船上过日子。施予的几个姑姑这几年砸石子赚的钱,每个月都交给父母保管。施予的爷爷把钱全拿出来,盖了栋平房,然后买了条小船,自己拉货赚钱。施保东也把散工多点。
工作几年,施予的爷爷攒了一千多块钱,全部给施保东了,施保东兴冲冲地拿着钱准备第二天去订饭店郭美丽。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饭,发请帖,吃完饭,喝了两瓶酒,想推牌九了,于是买副扑克就玩了起来。一晚上下来,施保东身上只剩几十块了,施保东郁闷地回到家,也不敢和家人说,就说饭店订过了,然后琢磨从哪凑钱。想来想去都没有好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再赌一把,赢回来。
可能是上帝眷顾施保东,也可能是命中注定施予的出生,施保东第二天真的赢回来了八百多郭美丽。施保东把饭店订了,然后没钱买烟酒了。当时施保东已经辞了打铁的工作,进烟厂当临时工了,于是从烟厂偷了点烟,又东拼西凑了点钱,把婚给结了。第二年,施予的妈妈怀孕了。因为施保东从小娇宠惯了,所以家务事从来不做,一直都是施予的妈妈做。生产前三天,施保东还在家里和朋友喝酒,扔的满地花生壳,喝完施保东直接上床就睡,扔下施予的妈妈一个人收拾。第二天,施予的舅舅去看自己的妹妹身体怎么样了,到了预产期了怎么还没消息,结果施予的妈妈居然在家里拖地,给施保东洗衣服。施予的舅舅赶紧打电话到单位,让施保东给送医院待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中国恢复了高考,中国土地上,百废待兴郭美丽。邓小平首先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给祖国建设提供人才,送了许多学生去国外留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八十年代末,学有所成的都留在了国外,学无所成的都回国了。当然,他们也不是一点东西都没学会,他们学会了“民主、自由”,三天两头就到街上游行,在他们眼里,只有每天街头都会有游行队伍的国家,才是民主国家。这显然与送他们出国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
施予就是在那个时期出生的,当时施保东骑自行车带着施予的妈妈去医院,路上许多大学生在游行,见到路人就拉着一起游行,还要拉着一起去北京“支援”郭美丽。施保东很郁闷,问拦他下车的大学生,你们为什么要游行?对方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为了自由!为了民主!施保东更加不解地问道,你哪不自由了?什么是民主?这一下把大学生问闷了,他自己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长大后,施予问遍了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游行的大人们,问他们当年为什么那么喜欢游行,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描述情节也都不一样,甚至连游行的起因也不一样。施予得到的结论就是,他们都在得寸进尺地跟风。他们都在进行毫无意义的游行,他们自己都忘了游行的初衷是什么,只是大家都在游行,所以自己也跟着游行。事情发展到最后,大家都不再去工作,都在广场上聚集,有的跳舞,有的静坐绝食,然后等人都睡去,或者没人看的时候再偷吃两口。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什么,只是觉得好玩,大家这样,自己也跟着凑热闹。
6月6号,施予出生了郭美丽。在医院,施予的妈妈挂了三天的催产素,还是没生出来,最后用钳子把施予给钳出来的。施予出生后,也不哭,医生对着屁股就是一巴掌,生个你,那么费劲,真当自己是哪吒了。这一巴掌下去,施予大哭了起来。奶奶很开心,六六大顺是个好日子,这孩子刚出生就天下太平,一片安静,长大之后还喜欢说倒话,豆芽总是说成芽豆,绿豆总是说成豆绿。奶奶希望觉得这孙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把这个世界翻过来,希望能把他的知识用在正道上。前文也说过了,施予的奶奶是地主家的孩子,读过私塾,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个文化人了,所以就给孙子起名叫施予,希望他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完施予,施予的妈妈还没坐完月子,施保东就带着母子俩去船上吃饭,因为施予的妈妈没法做饭,而施保东又不想做饭,那只能去施予的爷爷家吃饭了郭美丽。本来是施予的奶奶到施予家照顾施予的,但是两代人生活方式不一样,住在一起不习惯,只能施予的奶奶每天在船上做好饭等着施保东一家三口。每天中午做完饭,施家7口等着施保东到了才开饭,不管饿不饿,都要等着。但是如果施保东提前到了,其他几个女儿在外面工作还没回来,一般都直接开饭,不会等。
4.施保东被开除后,施予的舅舅在一家国企工厂里任书记职,给施保东谋了个工人职位,施予的妈妈继续在传达室上班郭美丽。施保东从小受宠惯了,所以在家什么事情都要顺着自己的意思来,妹妹不听话,就用拳头解决,反正即使把妹妹打了,父母也不会骂自己,依然是妹妹的错。时间久了,施保东就打出了习惯,遇到什么事都用拳头解决,反正有父母在背后挺自己。这一点在施予妈妈的身上,依然没能得到幸免。施予儿时的记忆里,妈妈经常住院,每次问妈妈身体怎么了,施保东都回答贫血。有一次,施予的妈妈和施予的舅妈一起去澡堂洗澡,看着满身的淤青,施予的舅妈气不过,问道,他又打你了?施予的妈妈选择隐忍,说没有。你身上都青成这样了,还说没有?那是贫血。那身上的鞋印和皮带印呢?也是贫血?施予的妈妈选择沉默。
当然也不是每一次住院都是因为家暴,施予的妈妈在施予断奶没多久,又怀孕了郭美丽。日渐涨起的肚子,引起了计生办和居委会的注意,每周都来问几次是不是又怀孕了。当时的政策是第一胎如果是女儿,可以再生一个,第二胎无论男女都不能再生第三胎了;但是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就不允许生第二胎。以上情况中,如果是第二种,则必须上环,如果是第一种,则是要剪断输卵管的。施予的妈妈每次都说自己产后发福,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最终怀孕还是瞒不过去了,施予的妈妈被强行拉去做了手术,因为胎儿时间太久,必须引产了。手术结束,医生看着垃圾桶里的胎盘和婴儿器官,惋惜道,可惜了,是个双胞胎,如果是第一胎多好。当时的确让施予的妈妈心疼了很久,可是如果她知道她未来十几年的生活的话,她会觉得就这一个孩子能拉扯大,就已经不错了。
虽然施予的妈妈被迫引产,可跟邻居王姐的姐姐比起来,还算幸运,毕竟她已经有了一个男孩郭美丽。邻居王姐第一胎生的女孩,第二胎还是女孩,偷偷怀了第三胎,害怕计生办发现,躲到老家农村。但是王姐是双胞胎,她的双胞胎姐姐和她长得一模一样,不听声音,她们的父母都分不清。计生办发现王姐躲避计划生育,于是全国通缉,查到了她的老家。进屋直接拽着王姐的姐姐就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发现并没有怀孕,而且整个过程中,王姐的姐姐都在喊抓错人了,可是他们不予理会,以为是在撒谎,直接把王姐的姐姐的输卵管剪断,从此绝育。事后闹大了,干部追责,可也无法挽回绝育的事实,唯有赔钱了事。
那段时间的计划生育,国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国内也引起诸多不满,虽然有些地方夸张报道了,但是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不采取如此大力的手段,是根本控制不住人口增长的郭美丽。可能有些问题上有违人道,但是二十年后,当施予走向社会,面对茫茫人海、狭窄的生存空间以及巨大的就业压力,计划生育还是功大于过的。
施予的妈妈引产之后,也上了环,施予成了家中独子郭美丽。父母每天都上班,没时间带他,于是在施予妈妈的工厂里盖了间房,这样工作照顾孩子两不误。那时候盖房子很容易,单位同意,就可以在厂区盖了,也不用担心违章建筑被拆什么的。而且当时厂区里有很多工厂单位的人居住,也不像现在的小区,大家进屋就关门,对门邻居都互不认识。所以施予虽然家中独子,但是从小就有很多小伙伴陪伴着。
刘秀、罗彪、郭美丽就是施予发小中关系比较好的三个人郭美丽。刘秀的爸爸是当时的市长,妈妈是工厂里的书记;罗彪的爸爸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郭美丽是个女孩,爸爸也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施予笑称他们三人是“刘罗郭”。
在工厂里的那段时间,施予生活得很快乐,每天有小伙伴们一起玩郭美丽。盛夏的夜晚去树上捉幼蝉,一晚上可以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回家炸着吃。每天下午和罗彪他们在沙堆上摔跤,摔得浑身都是沙子;有时候在地上玩玻璃球,为了进洞,整个人都趴在地上瞄准方向,一下午结束,身上已经没有干净的地方了。每次罗彪回家都挨骂,施予的妈妈从来不骂施予。施予的妈妈总是说,谁家孩子不调皮啊,长大就好了,衣服脏了再洗,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小时候的施予感觉不到,长大之后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母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工厂里还有一个水塘,施予他们经常去捉虾,每次施予都趴在池塘边,刘秀、罗彪在上面压着施予的腿,施予伸手抓住虾就往池塘边上扔,郭美丽去捡。那段记忆每次回味起来总是很开心,后来施予上了大学,和大学同学一起分享起来,也是津津有味。但是有一个同寝室的同学,就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一直是在家待着的乖宝宝,从来没接触过这些东西,完全插不上嘴,只能听着施予他们说,脸上充满了羡慕的表情。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施予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下岗潮来了,国企纷纷倒闭,施予的妈妈也成了下岗工人郭美丽。施保东仗着自己的大舅子是书记,每天在工厂里开赌桌,拉人赌博,群众举报次数多了,施予的舅舅也没办法,给他安排一个夜班闲差。结果他经常晚上趁着没人,溜回家睡觉,或者出去找个附近小店,晚上门口有摆赌桌的,就上桌玩两把,过过手瘾。后来工厂里频频丢东西,施保东翘班又被抓个现行,施予的舅舅实在罩不住了,给了一个停职留薪,不让他上班了,每个月发140块钱的生活补助。这140块在当时想养活一家三口,日子还是比较吃紧的,施予的妈妈决定出去找份工作。
索性施予还算争气,从小就聪明,成绩一直不错郭美丽。乘法口诀别人要背上很久,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因为背不下来而被罚站,施予只是听大家读了二十分钟就会了,这也是他很自豪的地方,所以从小就对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希望长大之后能当一个数学家。施保东知道了施予这想法之后,一顿骂,当数学家有个屁用!一个磨嘴皮子的人,你看陈景润,一辈子都在那研究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有什么用?以后要当发明家,像爱迪生一样,发明很多专利,赚很多钱。
长大之后施予才知道,陈景润先生研究的并不是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是“一加二”,并且“一加二”只是个简称,指的是“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称为陈氏定理,为以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打下了基础郭美丽。这对当时全世界都瞧不起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理论证明,值得全国人民为之骄傲。陈景润先生在数学方面做出的贡献,更是震烁古今,彪炳史册,绝不是一个磨嘴皮子的人。
摘自:《童年》 — 正小歪
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
本作品由正小歪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郭美丽。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郭美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