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在2014年9月24日《天涯论坛》网上发表的由本站提供的“福建省农科院虚报材料欺骗省督导组使‘教育实践活动’走过场”一文中刘波院长是以刘X院长出现的刘德盛。本站指控其伙同时任院纪委书记的林倩为打击报复举报原纪委书记钱午巧等涉贪1500多万元的实名举报人刘研究员而聚众扰乱和非法查封本站造成严重恶果。本站与刘波等原无瓜葛,只因长期代表该院与本站搞科研合作的刘研究员举报遭报复而使本站受株连。其聚众扰乱和非法查封不仅致使本站十多名职工因受株连已惨遭失业近十年的迫害,而且还致使由该院和刘研究员主持的三个“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和一个省级研发项目的工作因被中断了植物生长调节剂TA乳粉的供应来源而已近十年无法进行,造成了几百亿元的国家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还造成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创“五个国际领先”、“挽救TA命运”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创该院建院50多年所获科技成果奖的最高纪录,此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第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等重大科技成果被彻底毁灭了,使之前功尽弃,得而复失。同时,还使TA乳粉在海带、紫菜、裙带菜、水稻、茉莉花、瓠瓜及螺旋藻等作物上的应用能增产20%以上并显著提高品质的科技成果无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作用。当2010年福建省纪委向省工商局交办查处后,刘波院长为干扰组织审查又利用手中的院公章伪造公文两个,并勾结分管果树所的原院纪委书记林倩、果树所所长叶新福、院纪委书记陈世奎等先后以所和院的名义再伪造公文3个。然后又勾串厦门大学化工厂、福建省工商局、福州市工商局、仓山区工商局及仓山区法院等单位的当权者,以刘波伪造公文的内容为根据再伪造公文17个,以其伪造公文22个的方法对抗省纪委的交办查处和继续打击迫害本站,在非法查封本站6年后又对本站罚款6万元,使之雪上加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波论文造假的劣迹和丑闻曝光绝非偶然的事,而是其腐败思想品质的又一次大暴露。
刘波院长“论文造假”的真相大白刘德盛,铁证如山:
(一)其伪造的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并发布新闻欺骗全世界
2012年福建农科院刘波院长等在《福建农业学报》第6期上发表的《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芽胞杆菌的采集与鉴定》一文的摘要写道:“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土芽胞杆菌的多样性,丰富特殊环境下芽胞杆菌的地理分布刘德盛。本文研究的‘方法’是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中采集土壤样品,对芽胞杆菌进行筛选和鉴定。本文研究的‘结论’是研究结果表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中存在着丰富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了我国极端环境下芽胞杆菌资源地理分布。”并在该文《讨论》中写道:“本文首次报道了从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分离到芽胞杆菌,丰富了极端环境下芽胞分布踪迹,对芽胞杆菌资源的应用也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
2014年2月19日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福建农业科学院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中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孢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孢杆菌’刘德盛。这将为人类开发利用芽胞杆菌提供新途径。这一发现的论文在国际权威的《列文虎克微生物学杂志》发表。” 经查,其在该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该论文也造假称:“土壤来源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isolated from theNo. 1 pit soil of Emperor Qin’sTerra-cotta Warriors.)。”该论文的发布,引起广泛关注。《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日报》、《华商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但是,已被秦陵博物院举报的事实表明,刘波院长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及其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兵马俑杆菌’”完全是弄虚作假,因为其宣布的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中采集土壤样品经研究后取得一系列与1号坑有关的重大科技成果都是凭空捏造的,都是以造假的方法欺骗全世界的刘德盛。
(二)被秦陵博物院举报后刘波又玩弄种种骗术
刘波的论文发布两天后就遭到秦陵博物院的举报:“福建省农科院从没有在兵马俑坑取过土刘德盛。兵马俑虽然参观者众多,但想从坑内取走土却并非那么容易。秦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说,游客参观只能在护栏外观看,一般人都不能到兵马俑坑里去。如果有研究需要,经过批准之后,才能到坑里面去,取土同样需要经过批准。对于福建省农科院所说的实验样本是从1号坑中取的土,周铁表示,秦陵博物院从来没有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过,更没有给他们提供过土样。福建省农科院所说的土不可能是兵马俑1号坑的土。秦陵博物院已经与对方取得联系,希望对此予以说明。”(见2014年2月22日《华商报》)。在被举报后,刘波又玩弄种种骗术。
骗术一:“替罪羊道歉”
现存福建农科院网站的道歉事件称:2014年2月22日,福建省农科院宣传部长黄献光在给秦陵博物院的说明中致歉说:“新闻稿(该院2014年2月19日给媒体提供的)‘坑内土壤’是本人未核对研究专家,为避免误解菌株是兵马俑身上,而按芽孢杆菌存活于土壤的常识加注‘坑内土壤’,但本人未到过馆缺乏现场感,出新闻稿后,反而造成公众误解,不够严谨,特向博物馆致歉刘德盛。黄献光说,由于他没有来过兵马俑,所以也不知道游客是不能下坑的,也不能取土的,是自己不小心造成了如此的误会。”黄明知“坑内土壤”出自刘波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却故弄玄虚地编造一段“当替罪羊”的有趣故事。世人评论说,该骗术欲盖弥彰。
骗术二:《鞋底土刮下的样本发现“兵马俑牌”芽孢杆菌》
2014年2月22日《华商报》以此为标题发表评论说:“昨日,华商报记者采访福建省农科院党委宣传部长黄献光,他告知:兵马俑芽孢杆菌新种所取的土壤样本,与兵马俑及兵马俑坑没有关系刘德盛。样本来源是一个研究人员到兵马俑遗址参观,在走过参观过道后,从鞋底刮取了一克土壤样本。”黄明知刘波在《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样品的采集、分离与纯化是从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东经109°27’33”,北纬34°38’58”)中采用三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200克”,却故意说成是从鞋底土上采集的。世人评论说,该骗术弄巧成拙。
骗术三:“土样来源于1号坑周边区域”
2014年2月25日《华商报》又发表标题为《福建省农科院刘波团队负责人刘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承认论文不严谨 ,取土并非兵马俑坑》一文称:“ 经过多方努力,本报记者采访到该事件的当事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刘波(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团队刘波本人,他承认采样地不是兵马俑1号坑内,而是1号坑周边区域的刘德盛。包括刚下高速周边的土壤、1号坑周边的土壤、团队人员从鞋底刮下的土等混合到了一起,回去做研究。所以现在发现的兵马俑芽胞杆菌是鞋底刮下的,还是周边土壤,没有办法说清楚。他和他的团队也没有进入到兵马俑1号坑里面,他也知道1号坑是不能下去的,前几年看过报道有人偷跑到坑里被抓的事儿。我们写作不严谨,不规范,应该是兵马俑区域的,以后会加上‘区域’两个字的。”世人评论说,该骗术此地无银三百两。
(三)被误导的科技工作者险被引入歧途
刘波论文造假不仅欺骗了各大媒体,而且还在科学界起到误导的作用刘德盛。据《华商报》报道,福建省农科院19日宣布,引起媒体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如生物学硕士岳奇峰说,“被发现的新种细菌,它可能是其他芽孢杆菌的‘祖先’。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兵马俑芽孢杆菌是不是也算秦陵‘出土文物’?”又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丽丽也认为,“因为细菌并不长寿,几个小时就会繁衍一代,上一代就会死亡,在温度高的环境里,寿命更短,所以,想要寿命跨越两千多年显然不可能。因此应该不是持续存活的细菌。至于兵马俑芽孢杆菌与别的芽孢杆菌在起源和进化上是否有关系,这都需要研究结果来认定。”然而,幸亏秦陵博物院及时举报并要求福建农科院对此给予说明,否则,被误导的科学工作者必将被引入歧途,必将受骗投入国家人力财力,为上述猜测和开发利用芽孢杆菌而深入研究被称为极端环境的兵马俑1号坑内的土壤。
(四)刘波论文造假为何能逍遥法外刘德盛?
“论文造假”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腐败刘德盛。国内外对学术腐败问题都很重视,一般给予严惩。2006年12月23日《科技日报》发表《让学术腐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文指出:“今年5月12日,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科研骗局被严肃查处,引起了国内外极大关注——作为‘汉芯’系列芯片造假事件的责任人,陈进被撤销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学院院长职务和‘长江学者’称号、解除教授聘用合同、追缴相应科研经费。严肃查处‘汉芯’造假事件,无疑向各界传达了这样一个清晰的信号:对待学术腐败,中国决不姑息。根治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优化自主创新环境,让学术腐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强烈共识。”在这之前,该报曾以《学术造假必受罚》为标题报道说:“同济大学经过对‘杨杰学术造假事件’深入调查后,解除杨杰教授资格,他将不再担任任何教学事务。”2014年7月15日《海峡都市报》发表标题为《“台湾论文造假丑闻”追踪:台“教育部长”请辞获准,检方对造假的副教授展开司法调查》的报道。2004年2月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造假论文曝光后,首尔大学宣布解除黄禹锡教授职务,韩国政府也取消了授予黄禹锡的“最高科学家”称号。美国《科学》杂志也宣布,撤销黄禹锡等人两篇被认定造假的论文。黄禹锡等六人被检察机关以欺诈罪起诉,指出其在编造的论文发表后,又以虚假论文为依据,夸大干细胞技术的可行性,从不同单位两次骗取20亿韩元。事实表明,刘波同样存在以虚假的论文为依据,骗取和侵吞巨额科研经费等问题。那么,刘波论文造假为何能逍遥法外?主要原因系因其有黑后台和“保护伞”的保护。如同其破坏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伪造公文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受惩处一样,其论文造假行为也无法依纪依法给予追究。
举报人 福州市仓山胪雷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 陈建明
福建农科院.省优秀专家刘德盛研究员
2016、6、26
发布评论